凶悍屠户太旺夫 凶悍屠户太旺夫 第120章

作者:发病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甜文 逆袭 古代架空

  松明笑道:“说来也怪,这两只狗从来见了人都是爱答不理的,对着夫郎却是谄媚得不行。”

  松意道:“那能一样吗?听说它俩还吃奶的时候就被夫郎带了回来,不知道喂了多少好东西才长到这么大呢。也是它俩命好,碰到夫郎这么个善心人。”

  松明道:“是啊,再没有比夫郎更好的人了。”

  他就是柳天骄带回来的病秧子,许是小小年纪就伤了根本,怎么补身子骨也还是比常人差了些。明明是个男子,个头比着松意这个哥儿还差了一截。但这小子脑袋很是灵光,又极有眼色,如今糕点铺子的生意主要就是他帮着柳天骄在打理,算是一个小管事。

  松明眉清目秀个头又小,笑起来温温柔柔的,容易让女子哥儿起怜爱之心,倒是阴差阳错地很合适主顾都是女子哥儿的高点铺子。

  他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卫文康见他颇有些本事,又对自家夫郎很是忠心,还特意请了夫子教他识字做账。当然,松意等人也在学识字,只是他们学得浅显些。松明也没有辜负卫文康的苦心,夫子对这个学生赞不绝口。

  如今家里一共七个奴仆,松意、松韵是最先买回来的那两个,经过一年的培养,松意厨艺大有长进,是食肆灶房的顶梁柱。松韵没啥特别的才干,胜在踏实可靠,跟在柳天骄身边,处理各种杂务,家里有贵客,也是他帮着张罗。

  松泉、松石、松明是一块被买回来的。松泉是哥儿,松石是男子,两人都有些厨艺天分,跟着柳天骄学了一段日子,在寻常菜色上自然是比不过先入门的松意,但点心尤其做得好,是糕点铺子的大厨。松明将将说过,在糕点铺子当小管事。

  后来两间铺子生意都红火,柳天骄不得不又买了两个人。一个是女子,叫松玉,是家中的老大,自小就忙灶房伙计,是柳天骄给松意挑的灶房帮手。另外一个叫松风,是男子,在食肆跑堂。

  说来柳天骄买松石和松风两个男子可是破费了一番工夫,这年头,女子哥儿不值钱,但凡家中银钱不趁手就有人打主意卖给人伢子。什么爹娘生病,什么家里穷哥哥弟弟娶不上媳妇,甚至单纯嫌女子哥儿只是白费粮食,都是卖他们的理由。

  男子却是不一样,是顶门立户的,谁家生的男孩儿多就有福气,因而不是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并不会把男孩儿往外卖。柳天骄买人又挑剔,这两男子可是足足花了十两银子,比哥儿足足贵一番。

  要不是看中了松石的厨艺天分,还有食肆客人吃多了容易闹事,柳天骄才不愿意花这个大价钱呢。说来松韵也在食肆跑堂过一段时间,就有客人喝醉了调戏他,柳天骄才把人调回了自己身边。

  总之,零零散散的,家里都有七个奴仆了,还不算食肆和高点铺子里帮忙洗碗、备菜的三名杂工,每日里各种开销不是小数目。更叫柳天骄为难的是,家里的宅子要不够住了。

  先前就说过,因着前主人高升,这宅子一共就修了六间房,以前家里人口少又急着入住,柳天骄和卫文康两口子也没想着要多建几间房,只是修葺了一番便入住了。谁能想到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家里添了这么多人口。

  柳天骄和卫文康一间卧房和卫文康一间书房是跑不了的,小包兄弟俩住一间,这就还剩下三间房。家里七个奴仆,松意和松韵是一道来的关系好,就占了一间房。剩下的一间松泉和松玉住,松石、松明、松风三个男子就只有挤一挤住一间了。他们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与动辄六个人、八个人甚至十个人同住的大通铺相比,柳家提供的住宿条件已经很好了。

  可柳天骄觉着这不是个事儿,两位师父偶尔过来休憩都只能在书房,也太委屈了些。若是日后再添人,更是恼火。

  柳天骄就想着要不再添置一座宅子。

  卫文康听了自家夫郎的想法,先是有些恍惚,接着就满是自豪。沈知行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才把欠秦百宣的债务还清,如今还在努力攒会试的路费呢,自家都已经有余钱再添置一座宅子了,自家夫郎真是了不起。

  当然,作为经魁老爷,沈知行乡试后也是收了不少道贺的银钱的。只是有来就有往,各种缘由送出去的银钱也不少,总不能日后同窗成亲生子这种大事他都不送礼,因而这些银钱就没敢动。至于家中,还是那么多人挤在那个小宅子里,能把他们自己的嘴巴糊弄好就不错了。

  同样的原因,卫文康乡试收的那些银钱也不能动,要是添置宅子,就只能靠自家夫郎拿出银钱了。辛辛苦苦这么些年,最后还是要靠夫郎养家,解元老爷自豪地昂起了头。

第188章 大赚特赚

  “你想再买座宅子?也是, 你家现在住的宅子虽好,到底卧房少了些,就没考虑再多建几间?我看空地还是多。”

  “是有再建几间房的想法,左右厢房和耳房都要建, 只是建房的时候人多东西杂, 住起来总归不便, 我想着不如先买座宅子搬过去。”

  秦墨思笑道:“看来银子是没少赚, 财大气粗了啊。”

  柳天骄也没否认,“成日里累死累活的, 多少要赚些,不然谁还干啊?”

  “是这个道理。”秦墨思也只是调侃一句,他出身名门,嫁妆里光压箱底的银子就是上万两,宅子铺子庄子也都不少,对自己好友多赚银钱只有高兴的份儿。“你想好买座什么样的宅子了嘛?”

  柳天骄道:“就是没想好,你帮我筹谋筹谋。”

  “你们家现在住的地段就不错。只是自打出了乡试头三名, 州学名声日盛, 前来求学的不知凡几, 这附近的宅子价钱也跟着水涨船高。我夫君家的堂弟, 也是前来州学求学, 为着方便, 上月买了座宅子, 就是你家往前数第三个门头, 你猜花了多少银子?”

  “二进的?我猜八百两。”

  “什么八百,一千二百两,同样的二进,地方还没你家的大, 家具也没什么像样的,就是比你家多了两间厢房。”

  柳天骄惊得差点没拿稳手中的杯子,“一千二百两,抢钱啊。不过是多了四间卧房,就算州城工匠贵些,修起来也不过几十两银子,何至于就花一千二百两?”

  “还好吧,要是在京都,随便一座二进的宅子都是三四千两,更不必说就在学院附近,五六千两也有的是人买。”

  “怪道不说,好些官员都买不起京城的宅子呢。”柳天骄算了算自己的家底,如今挣得多花的也多,拢共也就五千多两的样子。先前还觉着有这钱,不算大富大贵,怎么也能算得上小富即安了,日后到了京东置办家当也不用太过节省。如今看来,竟是他痴心妄想了。

  “靠着俸银自然是买不起宅子的,就算官至宰相,一月的俸禄也不过三百两,一年三千六百两,去掉家中吃喝和人情往来,一年能攒个一千两就是不错的了。他们住的四五进的宅子动辄上万两,甚至十几万两,怎能买得起?”

  “那靠什么?总不能当了宰相还要赁房子住吧?”

  秦墨思见四下无人,凑到柳天骄耳边,悄声道:“ 门路多着呢。祖宗传下来的家产自不必说,贪墨银钱的也除外,咱们就说正路子。都当官了,总有人孝敬吧?有人罩着,家里人做什么营生也都便利。”

  “能做什么营生?做生意又不是总能赚钱的,不怕亏本?”

  “只要你位子够高,想亏钱都难。我在京都时就见过有家布庄,那料子差的哦,买了都穿不出去,偏偏价钱还不便宜。可人家占着京都最好的地段,这么多年生意都红红火火,你当是什么缘由?只要他们夫人集会时随口提一嘴,她家那布庄近来生意不好,就有人上赶着买,成车成车地买,好像不要银钱一样。”

  柳天骄啧啧有声道:“不怪世人都想当官,当了官什么都有了。”

  “可不是这个道理。只是树大招风,这样做生意,总有人看不过眼,风光时没什么,落魄了有的是人落进下石。我娘就告诫我,不缺那些银子,也少折腾,以免影响名声。就是你也要多注意些,若是日后卫解元入朝为官,再不可自个儿抛头露面做生意。”

  “若是做了官家眷就不能做生意,他们如何买得起大宅子?”

  “都说是祖上积蓄。至于祖上到底有多少积蓄,谁人知晓?赚钱的营生就不可能丢,不过是派个掌柜的顶在前面,自个儿只看看账本收银子罢了。”

  柳天骄懂了,“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秦墨思笑道:“一个理儿,只是你说得也太粗俗了些。”

  “什么粗俗,不过是敢做不敢当罢了。”说回宅子,柳天骄道:“想来附近的宅子是买不得了,远了也不便,你帮我出个主意,该买在哪里才好。”

  秦墨思想了想道:“不若就买在清泉巷。环境清幽,离你家两个铺子也近。若是卫解元往返州学不便,不如雇置办辆马车,你家如今也算是有些脸面了,总归用得到。”

  牲畜价贵,尤其是能载人的。一头牛的市价在二十两往上,马更贵,但凡像样些的就得三十五两,车厢也不便宜。成日里在路上颠簸,得选用最结实的木料,做工也要精细,尤其是车轮,但凡有点偏差,跑起来就不得劲,工费相应地也就贵。

  乡试赁马车时柳天骄就问过,就是一般款式的车厢也得要十两银子。还要专门养个车夫,马车跑起来快,没个稳靠些的车夫,很容易出事。至于车夫的工钱,柳天骄没问过,想来也不会少。还不说要另外为马匹盖个棚子,平日里吃的草料。

  总之,算来算去都是钱。在乡下,若无必要,小地主都不愿意买马车。可对如今的柳家来讲,马车还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不说平日里出行,就是卫文康上京赶考也得要辆马车吧。一个多月的行程,靠人走或是牛儿慢悠悠地跑都是不现实的。

  柳天骄想了半天,终是下定了决心,“你说得对,是该置办辆马车。”

  秦墨思愿意给柳天骄出主意,就是因为柳天骄是个听得进去别人意见的人。“待这边的房子建好,你和卫解元要是嫌远还可以搬回来住,把松韵他们留在那边,往返铺子也便利。”

  “是这个理儿。说来我都在这边住习惯了,每日晨起看看远处的山,听着水声再打两套拳,整个人都舒坦了。”

  “你要实在喜欢,在这附近另买一套都成。”

  “这附近的宅子不都卖完了吗?”

  “我手头还有一座宅子空着的,三进的,二十五间房,尽够你家住了。市价两千五百两,咱俩关系好,算你两千两就成。”

  柳天骄抬眉,“你买成多少两?”

  秦墨思笑道:“八百两,四年前买的。”

  柳天骄:“……你看我是不是像个冤大头。”

  秦墨思笑得花枝乱颤,“逗你玩的,我还想囤着再张涨价呢。说来我家夫君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可这两座宅子买的实在是值。”

  柳天骄叹气,“还是你们好,手头银子足,想干啥干啥,总能赚些。要不是卫文康坚持,也不会买如今住的这座宅子。”

  “卫解元真是眼光独到,算来这座宅子你们也赚了五百两了。”

  “可不是。”

  抱怨是抱怨,柳天骄到底还是知足的。五百两,搁以前他几辈子都赚不到。

  秦墨思想了想道:“你这两年若是手头有余钱,不妨去京都置办座宅子。我娘说,怕是房价还要往上涨。”

  柳天骄目瞪口呆,“都已经到这地步了,还涨?”

  “如何不涨,你不想想,每年去往京都定居的人有多少。就是周边的庄子,也是过几月都要往上涨一涨价的。人嘛,总离不开衣食住行。”

  “我记住了。”

  后来柳天骄回想起来,多亏了秦墨思的指点,不然自己得白干多少年。

  好在现今江东州州城的房价还不算太离谱,猛涨价的也只有州学附近这一片。柳天骄带着卫文康在清泉巷逛了一圈,两人都觉着不错,便很快定下来一座三进的宅子。也是制式的二十五间房,九百八十两。不算便宜,也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得知有新宅子住,离铺子近,每日往返只需两刻钟,还可以一人一间卧房,松意他们都高兴得不行,收拾起新家来倒比柳天骄这个主子还尽心。

  只有江闵,得知日后可能要跟他哥分开住,有些闷闷不乐的,但很快他也就自己想开了。说来他哥也年纪不小了,到了该跟他娶嫂子的时候了。他自己是个闷葫芦瞧不出来,江闵倒是火眼金睛,觉着常来食肆送货的一个哥儿对他哥有点意思,他哥看着人家的眼神也是呆呆的。

  江闵知道他哥是执拗的人,虽八字还没一撇,已经私底下把那哥儿看作嫂子了。只是要想把嫂子娶回家,可不容易。那哥儿长相俊俏,是州城本地人,家中世代经营着一个香油铺子。铺子不大,也足够衣食无忧。

  江闵悄悄打听过,那哥儿家四个孩子,两个兄长,一个幼弟,就他一个哥儿,铺子定然是轮不到他头上的,但家中父母疼惜、弟兄友爱,哥儿日子过得好,见了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这样的好哥儿,自然少不了人惦记,如今还没定亲,完全是父母疼惜太过,实在不知道挑谁放心。江闵思虑过,他哥哥如今好歹也算是食肆的管事,每月工钱也不少,加之吃住都在骄哥哥家,银子都攒下来了,估摸着有七八十两的样子。

  娶妻置办聘礼和酒席是足够了,只是要想买房还是有些难,也就能在那种杂居的院落里买上单独的两间房。

  这样的条件,怕嫂子家看不上啊。江闵犯了愁,以前吃不上饭的时候发愁,如今日子过好了也还是发愁。

  卫文康看出了江闵的小心思,并不觉得他是在多管闲事。兄弟俩从小相依为命,江闵如此操心也说明他哥哥没有待错人。

  “娶妻嫁人讲究门当户对,你们家如今这情况,哥儿家看不上也在常理之重,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

第189章 旧人旧事

  江闵忙问道:“什么法子?”

  卫文康道;“尽快考上童生。你也跟着念了三年书了, 基础还算扎实,不若今年便下场,若是能考个童生回来,想必那哥儿家应当不会有意见。”

  那哥儿家虽说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可终归不过一介商贾, 在读书人面前是天然低一等的。江闵如今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 若能考上个童生, 叫哥儿家看到他的前程,定会好生考虑。他可是小包的亲弟弟, 又是小包一手拉扯大的,日后混出个样子来,能不拉拔他亲哥哥?

  事关到哥哥终生大事,江闵有些不确定了,“卫哥哥,我能行吗?”

  “乡试头三名都是你的老师,且你这几年念书从未懈怠, 如何不行?”

  “卫哥哥, 我会努力的。”

  江闵神情坚毅, 哥哥护了他这么多年, 终于有了报答的机会, 他不能搞砸。

  自此家里又多了个书呆子, 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 好歹哄着才能出去走一圈, 柳天骄瞅着都累得慌,暗地里问卫文康,“你是不是跟他说了什么,怎么突然就急着考童生试了?江闵还小呢。”

  卫文康道:“不小了, 秦百宣在他这个年纪已经是童生了,还是案首。”

  柳天骄不满,“秦百宣跟江闵能一样吗?人家三岁就开蒙,比江闵多学了三四年呢。”

  “正因此,我没有要求江闵考个案首回来。”卫文康神情中是难得的倨傲,“论天分,江闵不比秦百宣差;论勤奋,只有比秦百宣更强的。若是此次连个童生都考不回来,我定是要罚他的。”

  柳天骄没好气道:“解元郎,口气大呀,你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又是几岁考上童生的。”

  卫文康被噎得不轻,“骄哥儿,你不能心疼江闵就欺负你夫君啊,我那能一样吗?”

  柳天骄轻哼一声,“谁叫你不跟我商量就忽悠小孩儿?说吧,江闵为何突然就说要考童生?”

  卫文康没再卖关子,“小包与一个哥儿互有心意,对方家世人品都不差,若是江闵考不上童生,这门亲事估摸着成不了。”

  “原是如此,他家是官身吗?”

  “那倒不是,家里是开香油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