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52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古代架空

  当他们全都有靠山的时候,他们就全都没有靠山了。

  陆杨很是惊讶,来回看了数遍,从字迹里确认是谢岩的笔迹,此时此刻,才体会到谢岩说的心如擂鼓的震撼感。

  他家状元郎,进步真大啊。

  以写信的日子看,那时谢岩才去府城二十天左右。

  二十天,能有这些想法吗?府学这么厉害?

  他定定神,仔细看去,把开头那段话做了标记。

  谢岩最初是在旁听书生们议论,他听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

  都说群策群力,这些想法就代表不同的立场与态度,会让他思维开阔,更加灵活的运用换位思考。再结合他看文章、文书的钻研,才能总结出自己的想法。

  陆杨在他文字的空隙里写夹批,把时间拉回谢岩写信的那天,两人就这件事,好好聊一聊。

  他见识有限,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否是对的,但他希望谢岩能够再谨慎一些。

  至少在文章一事上,他可以保留他的赤子之心,不用这样圆滑。

  写完,陆杨垂眸想想,记起来一件事。

  所谓策问,有时候正是一国难题,举天下有才之士来出谋划策。

  文章上写得好,看似可以成,就有可能被天子选中。若是不够圆滑,写出来的字,也能变成杀人的刀。捅的是自己。必要的圆滑还是要有的。

  陆杨往前看。

  先有规矩,再成方圆。

  他突地笑了。他家状元郎在打磨自己了。

  他在上方的空白处写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陆杨听谢岩解释过这一句的意思,通俗来说,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打磨玉器。

  他听过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他那时还问过谢岩这两句有什么区别。

  谢岩当时说:“我也问过我爹这句话,因为很多人家都用‘玉’字给孩子取名,听着比破石头好听。我爹说,以玉给我取名,就是他来雕琢我。他希望我能以人为镜,打磨自己。”

  陆杨坐久了,身子有些冷,他起身踱步,还捧着这本小书,把谢岩后面写的这段又看了好几遍。

  这些话里,没有什么想念与相思,他却看得细致,心间感动万分。再没什么,是比一个人的成长更让人动容的了。

  他为谢岩高兴。

  放下信本,他又拿起桌上石头看。

  象征着他的小灰石头被谢岩带走了,桌上留着的,是一块已有玉色的石头。

  陆杨拿手上看,从今以后,他也会把这块石头带在身上,随时拿出来盘一盘。

  信书还有两页,陆杨铺好被子,坐到炕上,靠在炕柜看完的。

  谢岩画了学舍,很小一间,挤挤的。

  他说他不习惯睡床,这床不知送走了多少位师兄,已经很破旧了,他坐上来都吱呀吱呀响,晚上翻个身,裹裹被子,床都跟要散架一样。他很不踏实。

  跟他住同一间房的舍友说,可以自己出钱买一张床铺,找舍管登记。

  舍管会指定木匠,当天就能送来,给他装好,晚上就睡新床,舒坦得很。

  谢岩从未听过这种事,他在县学读书时,这些开支,都是县学承担。

  他跟陆杨说:“难怪县学的先生们都那么穷。”

  太老实了,不知道把银子省着吃喝养家,都贴补到学校了。

  这是前面没单独写到的场景,陆杨猜着后面会有画作,他翻过来看,果然有。

  谢岩不老实,他居然在床上画了个陆杨。

  跟夫郎一起睡觉,把他美死了。破床都变得温馨甜蜜了。

  不过他很有分寸,只画了两人同床共枕的画面,两人盖着被子,枕着一条枕头,呼呼大睡。

  没有搂抱,也没亲吻,连眼神都没对视。陆杨伸手,摸摸画上的谢岩,又摸摸画上的自己。

  真怪,原来世上真有夫夫的缘分,一眼看去,就是亲密无间的一对。

第119章 中秋

  黎峰这次回家, 忙得没空在家多留。

  晒场的事要筹备,几兄弟得了意外之财,又在码头扬名, 站住了脚, 这生意前程大好,都愿意拿银子出来,把晒场盖起来,一次弄完,以后都是进项。

  隔天, 他出门送节,跑一趟大舅家, 顺道给他家报喜,说酒哥儿怀孩子的事。王猛才回家, 酒哥儿不大好,今年的节礼,黎峰帮忙捎带,让二老多担待。

  再跑一趟岳丈家, 他明天中午带陆柳回家坐坐。再转道去县里。

  到县里,见了陆杨,跟他详细说说府城的情况。

  活捉水匪这件事, 把陆杨惊了下。过会儿想想,陆杨又冷静下来。

  “这条路远,我本来以为会先遇上土匪的。”

  陆杨跟他说:“这次送货, 你要从寨子里点人, 多带些人一起上路,这一条路走过去,不能怂, 否则以后安生不了。”

  黎峰知道。谢岩跟他说水匪有人养的时候,他就料到了。

  他找陆杨,还有一件事。

  “我打算跟寨主说搭伙的事了,到时从我这儿分一股出去,给寨主家,晒场的事就好办了。”

  分红比例会变,要跟陆杨知会一声。

  陆杨没意见,但提醒他:“再不能分了,继续分下去,这生意没法做了。”

  黎峰心里有数,再问问他陈家的事。

  “静悄悄的,老实了?”

  陆杨摇头,给他上茶,拿了月饼来吃。

  “哪能老实?家里乱糟糟的,他抽不出空闲。我看着,中秋节就差不多了。他该憋不住了。我打算去找他谈谈。”

  黎峰要上山了,他让陆杨再等等:“不急,我等会儿去骗骗他。”

  陆杨看不惯陈老幺,这不是个好东西,仗着一点小聪明,不知能闹出什么事,他说:“你把陈老幺一起骗去,我省点劲儿。”

  黎峰答应了,转头就去陈家豆腐坊。

  骗陈老爹很简单,骗陈老幺就更简单了。

  他来送节礼,透露一下他们把生意做到了府城就行了。

  陈老爹已经猜到换亲之事,面对黎峰气弱得很。这人一身蛮力,又不讲道理,没有姻亲拿捏,只能拿曝光亲事来威胁。但换亲快一年了,两兄弟都相认了,他再说,谁会信?

  他看黎峰肯来送节礼,心思活了活,觉着表面的亲戚关系就足够了。他还是黎峰的老丈人呢。

  他留黎峰吃饭,席间喝酒,陈老幺闻着味儿就来了。

  黎峰表现出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挣钱了,夫郎怀着双胎,万事顺畅,没什么不好的。

  他说:“本来说带夫郎一起送节,他大着肚子,不方便。我在家里摆酒,你们要是愿意过去,都到家里吃个酒。”

  他递了话,陈老爹没多想就答应下来。

  两家结亲之后,他还没去看过,孩子都怀孕半年了,他去就去了。

  陈老幺也要去。

  他还没猜出来换亲的事,他打算找陆杨要点银子花花。

  黎峰让他们尽早来,“过几天我就走了。”

  陈老爹要等八月十六再去,十五中秋,县里热闹,他要挣钱。

  从他这儿出来,太阳都要落下去了。

  黎峰赶紧去买了些酥皮月饼,他看陆柳的藕粉不太多,又买了三斤藕粉。王猛委托他买些红糖,他一并买了。他记得陆柳孕期爱吃酸的,怕酒哥儿后面想吃没得吃,酸梅也买了些。

  这里跑完,他再去老龚那儿买大棒骨。长时间没见着狗儿子,二黄见着他可热情,他要给儿子买个骨头啃啃。新接回家的狗闺女还没亲热几天,也买个骨头讨好讨好。

  来晚了,猪肚卖完了。黎峰就买了两斤鲜肉,三根排骨,再拿了一桶猪下水。走在路上,看见有人卖花灯,他想了想,给顺哥儿买了个很圆的月亮灯笼提着玩儿。

  这一通忙活,到家都天黑了。

  陆柳在姚夫郎家门口等着,跟姚夫郎叽叽咕咕的,黎峰回来,顺便把他捎回家。

  姚夫郎冲他挥挥手:“明天还来玩啊!”

  陆柳不答应:“我明天忙着呢!”

  姚夫郎一听,骂他:“好你个陆夫郎,你拿我当消遣呢!”

  陆柳哈哈哈,笑得好大声。

  他变坏了,晚上看黎峰买了藕粉回来,又冲泡了一碗,让顺哥儿帮他送给姚夫郎吃。顺哥儿怕姚夫郎,好半天不肯动。

  黎峰指着月亮花灯说:“你送了,这个灯笼就是你的。”

  山寨没谁家玩花灯,顺哥儿动心了。

  他还以为这是黎峰买给陆柳的灯笼,他是凭劳动得来的,根本没想到,这灯笼本来就是给他买的。

  看他出门了,陆柳听黎峰说起灯笼,又哈哈笑起来。

  黎峰看他好高兴,问他:“今天都做什么了?乐成这样?”

  陆柳站门边,看他一样样从车上把货拿进屋,跟他叽叽喳喳细细说。

  “我今早去看酒哥儿了,给他泡了藕粉吃,把他香迷糊了,他哭唧唧的,我看王猛在家围着他打转,就没留下讨嫌,又去找安哥哥玩。

  “安哥哥最近把大强使唤得团团转,我听得可有意思了,大峰,你不知道吧?花妞都成乖狗狗了。因为大强支棱不起来,花妞看在眼里,对安哥哥很害怕,把他认做老大,在他面前都夹着狗尾巴,可老实了。”

  正巧,二黄还围着黎峰打转呢。

  黎峰就使唤二黄:“夹上你的狗尾巴。”

  二黄还真夹了一下,然后摇得更欢了。

  他买了大棒骨,大骨头没剁,晚饭弄好就下锅用白水煮煮。

上一篇:白房子里的哑巴

下一篇:亭空千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