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之花,不要跌落神坛! 第118章
作者:两江水
“不可行。”有老臣摇头,“状元郎,我道你有大才能,但今日一见,你还是目光浅薄了些,刀剑无眼,谁能绝对保证陛下无碍,倘若陛下出事,穆朝必然动荡,而且,你说陛下去边关,朝中之事交与他人,也不妥,朝堂要事,机密众多,岂能是随意一个人就能处置的?”
“是啊是啊。”其他人附和着。
季庭书一笑:“丞相教训得是,朝堂不可一日无君,看样子,陛下不能离开。”
“对。”
“那不如找个人代陛下去边关?”
老丞相叹气:“没必要,满朝文武谁去都一样,不是陛下,又何来振奋军心一说?”
季庭书回头看看穆程,穆程向他轻轻颔首。
他继续说:“若是皇室血脉,便不同。”
老丞相眼一亮,众臣也纷纷抬眼。
是,满朝文武去没用,但皇室之人,自有归拢军心之效。
皇上连忙问:“槐王妃的意思是……”
季庭书望向前方:“不如请小皇子代陛下出征。”
众臣又一次噤声,堂上,太皇太后把小皇子往怀里搂了一点。
皇帝只有这么一位兄弟,小皇子好像是唯一人选。
可他才十一岁。
朝臣不敢说话,只等皇上发话。
皇上犹犹豫豫:“这个……皇弟年幼……”
“陛下,只是前去边关,不要他上阵,派诸将护好他。”
“但……”皇上顾忌太皇太后,偷偷看了眼,对方只搂着小皇子,没有说话。
皇上迟迟下不了定论,其他人也不吭声,宴席一时肃然,安静之中,突被一声响动打乱,众人循声看去,但见槐王面前的杯盏不小心被碰翻了。
宫人连忙给他换了新的,小小插曲,而有些人忽地涌上了一些思量,仿若打开了个突破的口子。
其实,也不是只有小皇子一个人选啊。
只是要一个皇室中人出面,不指望他指点江山,这个人是大人小孩,是疯是癫都没关系。
那槐王虽疯癫,但他也是皇室血脉,论身份,他是圣上皇叔,比小皇子还要高一层,其实比小皇子更合适。
有人暗暗看来。
皇帝也暗暗看来。
他疯疯癫癫,就算……就算真死在沙场,好像也没那么可惜。
“要不……”皇上支吾,“皇叔替朕去,如何?”
无人言语,朝臣们算是默认。
太皇太后低下了头,她是原主的生母,一面是亲儿子,一面是亲孙子,若只能护一个,她已用行动证明了,她更想护着小孙子。
可以理解,毕竟原主病了很多年了,权衡之下,当然年幼的孩子更重要。
各怀心思中,唯有季庭书垂下眼眸,于他人看不见的时候,模糊了视线。
将话题引过来,两人配合,就是为了寻个出征的理由。
目的达到了。
满朝文武各怀算计,唯他真的心疼穆程。
皇帝话刚落,又补充:“王妃不必担忧,也请皇叔放心,不上沙场,朕会多派将领保护。”
众臣神色各异,槐王脑子不好,皇帝已开口,其实他答不答应都不重要。
一众注视中,穆程轻推杯盏,起身跨步走到季庭书身边,拂袖行礼:“臣领旨。”
三个字,叫在场众人恍如雷击,震惊愣住。
他能说话了,上一回不还学猫叫来着?
是啊,其实他今日并没有上蹿下跳,只是之前趴在桥边捉鱼,大家仍以为他还疯着。
那拂袖飘逸之姿,铿锵有力的声音,深邃肃然的眼眸,哪里是疯癫之人会有的?
槐王好了!
众人反应过来,大为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堂上人亦惊讶打量他,好半天才想起来说话:“皇叔没事了?”
“谢陛下关心,臣已无碍。”穆程道。
“好,甚好。”皇帝跌落在椅子上,“甚好。”他语无伦次,不知是惊是喜,亦或是,心虚。
在场众人,方才哪一个没有点心思,思量着疯癫皇叔去沙场不可惜呢?
这心思明面上不说,但看着人好了,总免不了心虚。
太皇太后站起了身,想仔细看看儿子,可她也羞愧,伸出的手悬在半途,最终收回,只堪抹一抹眼角的泪。
朝臣们震撼也心惊,槐王好了,可还会去边关?
他刚刚说领旨是什么意思,他愿意去吗?
也有些人开始犹豫了,一个完好的皇叔,万一战死沙场,会不会可惜?
再细看他,槐王原来是这般丰神俊朗,气宇非凡的吗?
皇帝一言既出,收回无面,何况听见他领旨的,追问道:“皇叔当真愿去边关?”
“为穆朝效力,臣之荣幸。”
皇帝松口气:“皇叔大恩,朕定会派人护好皇叔。”
穆程颔首。
尚在商定出征之事,那边关又有一道急报,异族偷袭,损失惨重。
皇帝急切起身:“增援与粮草刻不容缓,现在就出发。”
那老丞相提议:“既要出发,槐王何不同行,由槐王亲自带兵增援,并护送粮草,边关将士定会更振奋啊。”
皇上迟疑:“只怕皇叔还未准备。”
好端端来参加宴席,结果直接派去边关回不了家了,任谁能这么快接受?
穆程的确没料到这么急,可边关告急不能等,他看向身边人。
季庭书点点头,又垂了眸。
穆程再向皇帝行礼:“情势紧急,臣愿立时出发。”
“好。”
只是一个时辰的功夫,城门大开,浩荡队伍驶离。
明月高悬,战马之上,穆程一身盔甲,牵住身边人的手,俯身轻吻:“等我。”
季庭书眼眶泛红,嘴角带笑,不让他看自己的神色,附在他耳畔道:“可惜了,还没机会榨/干你。”
穆程笑:“等我回来,你别求饶才是。”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风吹柳絮,心上人走远。
槐王到达边关当天,边关捷报,虽出发前说的是槐王只露个面,会加派诸将护他,但边关来报,表示由槐王领兵,才得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之后连胜,将异族驱赶撤退,再月余,异族投降,打了多年,两个月彻底解决。
满朝振奋,惊叹于槐王之能,再有西域外敌来犯,西域是重要商路,朝臣请命,希望请槐王去守。
皇帝下旨,穆程从边关直接去西域,镇守三个月,外敌投降,再之后,不用吩咐,他自请去各要防之处,击退所有觊觎穆朝之人。
不到一年时间,穆朝四方安宁,穆程军心所向,重兵在握,站稳脚步。
现如今,朝堂上下,市井民间,乃至外族异域,提及穆朝,率先想起的不是皇帝,是槐王。
而煜临商行也远扩海内外,声名远扬。
穆朝四野安宁,唯一部落不服,塞外险要之地,占着地域优势,又是强大擅斗的部落,还擅巫蛊之术,此次他们铆足了劲儿,汇聚全部力量,势必要鱼死网破。
穆程本都打算回朝了,不想这些人出现,带着有不死不休之势。
朝廷知这部落难缠,主动派兵增援。
只是……
槐王名声大噪,朝中有人从一开始的惊喜,到后来,已是慢慢坐不住了。
功高盖主,龙椅上的九五之尊开始惧怕担忧,那位也同样流着皇室血脉,皇位不是要不得。
谁能想,曾经病弱疯癫的皇叔,如今战无不胜。
他战功赫赫,他威望颇高,他还……风华无双,他身边的人肯定百般爱慕他。
想到那个人爱慕眼神,他就禁不住怒火中烧。
皇帝惴惴不安,也有几个朝臣在耳边添油加醋,深思熟虑许久,皇帝攥紧手,眼中浮出狠戾之色。
是功臣也会是祸害,那不是有韩将军前车之鉴吗。
当初也是你们说,不要留后患,一定得斩草除根的。
派去的增援,不会助他们,而是……送他们上路。
再怎么厉害,也抵不过内外夹击吧,何况,他对自己人定是没防备。
深夜,王府静谧,廊檐下的灯被风吹动,一晃一晃,摇落满地月影。
季庭书抱着猫,翻来覆去,睡得不太踏实。
半梦半醒间,好似有人说话,他翻了个身,听一道有些耳熟的声音,由远及近,好似隔世而来,在他耳畔说:“他不会死。”
小猫动弹了一下,季庭书猛地清醒,坐起身环望四周。
那声音他想起来了,曾经穆程坠崖,就有这个声音说话,说着同样的话。
他不会死。
季庭书大口喘气,不知是梦是真,可那声音听得分明,一定不是幻觉。
上一篇:厌世病秧子穿成对照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