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11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穿越重生

  等自己做父母了,才知道原来有孩子是这样的心境,那是从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

  那么小一点,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所有的感知都来自父母和大人。

  一点小病、小伤,猫狗的撕咬,大人的没分寸,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太脆弱了。

  不堪一击的柔软。

  “他会平安长大的。”卫长昀感觉到姜宁靠在肩上,添柴的动作小了些,“再难的时候,他都过来了。”

  姜宁眨了眨眼,目光直直地盯着灶孔里的火光。

  察觉到姜宁没说话,卫长昀侧首,在他眼角亲了亲,“没关系的,不要内疚和自责,未来还很长。”

  姜宁垂眼,脸朝卫长昀肩头转去,额头抵着。

  闷声道:“我也不想这样的。”

  卫长昀低笑了声,在衣服上拍了拍手,“深有体会。”

  姜宁嗯了声,不解问:“什么?”

  “之前我为了舞弊案的事,还有官场之争牵连到你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卫长昀柔声道:“就在想,怎么会这样。”

  “明知道这种情绪不对,但还是忍不住。”

  此时此刻,姜宁感同身受了。

  不过听卫长昀这么一说,心里倒是舒坦很多,一下没那么多疙瘩缠在心上。

  姜宁拿脑袋在他头上撞了两下,哼唧着坐直,“是了是了,这回换你这么安慰我了。”

  “所以好受一些了?”卫长昀问:“天底下太多事情,不管是因旁人而起,还是因自己而起,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想要去保护的人越多,心里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一旦事情失控,就会崩溃。”

  每个人都会有想要保护的人,有这样的内疚和自责,太正常了。

  姜宁撇撇嘴,拿起地上的柴划拉着,“幸好幼安没什么事,前两天看他哼唧着吃药,可怜巴巴,我感觉心都要碎了。”

  卫长昀见他缓过来,情绪也好了许多,“你小时候呢?病了也这样吗?”

  姜宁先是疑惑地哎了声,然后才反应过来卫长昀问的什么。

  小时候生病?

  好遥远的记忆了啊。

  其实他体质一直都不错,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连打点滴都少,顶多是些感冒、发烧。

  “好像三岁还是五岁的时候,半夜发烧,吓了我爸妈一跳,直接把我送去医院了。”

  姜宁回忆道:“那会儿家里还是摩托车,我妈就抱着我挤在后面的座位,我爸说他第一次开摩托开那么快,油门都轰到底了。”

  家里住在村子里,要去医院的话,就只有村镇卫生所。

  大点的医院就得去县里了,很远。

  那会儿他太小,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最清晰的记忆是爸妈的怀抱,一个晚上换着抱他,陪他在卫生所里吊水。

  卫长昀专注地看着姜宁,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

  姜宁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是旁人听,肯定听不懂,或者觉得离谱异想天开。

  但在他听来,那是他不曾触及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姜宁,他觉得很有趣、很有意思。

  大燕的世界里没有的东西,在姜宁的描述和画笔下,变得很清晰,他能想象到那样的画面。

  “其实你让我想,我也想不起来那会儿的药苦不苦了。”姜宁笑了声,挠挠头,“好像有点傻。”

  卫长昀道:“所以幼安长大了可能也不会记得。”

  姜宁认同地点点头,“也是,这么小一点儿,他就算记得,那也是潜意识的。”

  说着话,卫长昀站起来去揭开蒸笼,一团热气窜出,菜已经热透了。

  之前还没什么胃口,这会儿一闻到饭菜香,姜宁瞬间觉得饿,立即跟着站起来,探头往蒸笼里看。

  卫长昀见他这样,调侃道:“现在有胃口了?”

  姜宁冲他挤眉,“烦,刚才不想吃,现在想了不行吗?”

  卫长昀道:“不敢不敢。”

  “去边上坐着,擦擦手,我把饭和菜拿过去。”说着话,拿帕子隔热,端起滚烫的盘子。

  许久不曾有过这样的时候,两个人围在厨房的一张小桌子旁,背着大家偷偷吃东西。

  仿佛上学时,回家路上用零花钱买零食,得在外面吃完了再回去。

  姜宁伸手去拿碗,被烫得缩回手,连忙捏住耳垂,“好烫啊。”

  卫长昀目睹这一幕,无奈失笑,“才从锅里拿出来。”

  “闻着香嘛。”姜宁捏着耳朵抬头看他,“你别说,李叔做菜还真有一套,要不是他身体不好,我都让他去酒楼里了,赚的还多些。”

  卫长昀在他旁边坐下,把筷子擦了递给他,“李叔年纪大了,而且有一条腿不方便,在家里好一些。”

  “所以当时他来酒楼,问能不能在后厨当帮厨时,我就说要不到家里来当厨子。”

  姜宁捏着筷子,夹起排骨,“家里人多起来,阿娘做不过来,也不能让其他人做,多个厨子更好。”

  “人多热闹一些。”卫长昀的俸禄虽不多,但宅子的租金,家里的日用还是够的。

  至于姜宁在酒楼赚的那些,自是绰绰有余。

  “对啊。”姜宁啃着排骨,含糊道:“谁都有伴了。”

  朱红和春娘能搭伴,卫小小能跟小桃一块玩,卫小宝也有陆拙、李叔和方叔一块带。

  不然姜宁、卫长昀忙起来,家里的事情完全顾不上。

  连周庚都抽不空来,像从前一样和卫小宝待着。

  “这样明年要是能回乡,离京时间久,也有人照看家里。”卫长昀提起明年回乡的事,“到时衙署无事,可以多待几天。”

  “那趁着夏天去,凉快一些。”姜宁期待道:“金陵可太热了。”

  冬天冷、夏天热,姜宁觉得自己怕冷又怕热的。

  大概只有春秋两季,会觉得舒服一些。

  卫长昀看他一眼,见他吃得很香,便顺着往下道:“嗯,夏天回去正好能避暑。”

  黔州的夏天,是凉爽很多。

  -

  兵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大人小孩都一样,病好后要慢慢养,疏忽不得,至少得小半月才能好全乎。

  好在酒楼那边的事,一早就安排妥当,姜宁不用每日都去盯着,隔一日去也无妨。

  而且卫长昀那边也腾出了手脚,贪墨案进入收尾阶段,不需要和前期一样盯得紧,只是在整理证据和口供上费心思。

  只是这么一来,年关便越来越近了。

  等幼安的病完全好,便是百日宴当天,再过一天就是除夕。

  养了半个月,总算是恢复之前白白胖胖,脸颊红润的模样,没了病恹恹的可怜劲儿。

  想着大家都要回家过年,百日宴办得不复杂,饭也改成了中午吃。

  毛绒绒又厚实的毯子在地上铺开,把一身红的幼安放到桌上,这才往上面放东西。

  顾苗:“金算盘,这东西可不好寻。”

  “玉如意是秋哥儿的,砚台是子书的,还有这个木剑是蕴娘给的。”

  旁边沈明尧拿了一把秤放下,“盼他能得公正,亦能正直。”

  顾今南还跟着凑热闹,放了一枚小小的印章,“这是我自己做的,给幼安弟弟。”

  朱红和家里其他人陆续把抓周礼放到毯子上,大多都是希望他平安的东西。

  聂丛文、温安臣默契得很,一人送了一本书。

  齐时信和李平峥倒是不一样,一个送了竹简,另一个放了弓箭。

  最后剩下姜宁和卫长昀时,卫长昀还是放了一支笔,姜宁把一锭银子换成了吉祥锁。

  卫长昀看他拿出吉祥锁,目光变得柔和,趁着大家都在逗幼安去抓周时,捏了捏他的手。

  “抓周是不是可以一手拿一个?”

  “那不正好一本书一把剑,这样文武双全。”

  “钱财不要了?”

  “还要什么钱财,有姜宁在,难道还能没有钱财吗?”

  “说得好有道理。”

  ……

  大家讨论着幼安会抓什么礼,姜宁和卫长昀原本觉得什么都好,听着也好奇起来。

  一帮大人围在旁边,卫家兄妹和顾今南跪在毯子上,都想伸手去帮幼安拿了。

  大人们稍微克制,但腰也越弯越低,想把自己送的递到他手里。

  不知道是不是随了姜宁的性格,幼安从小就不怕生,更别说这一圈都是熟悉的人。

  大眼睛转了转,朝姜宁和卫长昀的方向看了眼,笑起来,手脚并用地爬起来。

  姜宁下意识去拉卫长昀的手,“会拿什么?”

  卫长昀看了看爬的方向,“可能是去拿笔,还有旁边的木剑。”

  然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压根没有根据卫长昀说的,爬过去后自己转了个身,拿起硌人的竹简,还有手边的吉祥锁。

  姜宁一脸疑惑,“我觉得抓周好像也不那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