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82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嗯。”

  提水回到房间,卫长昀单独给了伙计五文钱,便关了门,把水兑进浴桶里。

  姜宁在里间,听到动静后出来,看到卫长昀时还瞥见案桌的面碗,“这儿怎么有一碗面?”

  边说边走上前,闻了闻,味道很熟悉,“你做的?”

  卫长昀挽着袖子,弯腰伸手在桶里试了试水温,道:“怕你一会儿饿,所以煮了一碗。”

  “水兑好了,你先洗澡,洗完再吃也不会凉。”

  “不会凉,但是会坨啊。”姜宁忍不住笑,跟卫长昀招了招手,“过来吧,一起吃了正好洗澡。”

  这一碗面不算多,一人分点几口就吃完了。

  卫长昀一怔,低头无奈笑了下,“倒是忘了,面容易坨掉,那我擦擦手。”

  姜宁看了看房间里,还好桌上有碗筷,便拿了过来,用茶水冲洗后开始分面。

  一人一半,正好垫垫肚子。

  “对了,你是后天一早去贡院吗?”

  “明天下午。”

  姜宁猛地抬头,看向走过来的卫长昀,“我还以为是后天一早,那明天下午就要入贡院,再出来是不是要三天后的下午了?”

  卫长昀在他对面坐下,“嗯,要三天后下午考完第一场才能出考场,然后第二天下午进考场,考第二科。”

  一共要考三场,考完得下个月初一或者初二了。

  放榜则是需要在九月十五前公布,不能超过这个时间。

  姜宁听完,咬断面条抬头,“那看来得在这里多住两三天的样子。”

  明天二十一,等到下月初一初二,还有十天左右呢。

  卫长昀点头,“只是我每日都在贡院,你若是有什么事,我帮不上忙。”

  “我成日都在客栈,能有什么麻烦,别瞎担心。”姜宁笑了笑,安慰说。

  客栈里是安全的地方,这里又是州府,加上举行秋闱,城内巡逻的士兵都比以往多,自是不担心的。

  吃完面,姜宁走了两圈,才进浴桶里泡着。

  才往身上撩了一点水,便看到卫长昀在一旁解开衣裳,顿时愣住,而后眼里浮起笑意,趴在边缘。

  “你要一起洗吗?”

  卫长昀动作一顿,喉结咽动,过了一会儿才摇头。

  “我擦擦就好。”说话时,目光却停在姜宁身上。

  姜宁抿抿唇,无意识地舔了下唇面。

  他发现,卫长昀身上的肌肉好像更结实了。

第150章

  乡试当日,考生入贡院。

  从京城过来的翰林、内阁学士站在贡院大门口,身边是面色严肃、手持跨刀的护卫。

  按察使与知府亦在一旁,正同翰林、学士说话。

  考生们陆续前来,列长队由人检查随身物品后才可放入贡院。

  姜宁和卫长昀到时,考生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俩排在队末,很快又有人跟上。

  “原来一千多考生是这么多啊。”姜宁感慨道:“还好今日秋高气爽,天气不错,否则下雨这么排队,身上有水,那考卷不是跟着遭殃了啊。”

  哪怕有伞,但像是昨天夜里那样的大雨,有伞不过聊胜于无。

  衣服的水迹不小心落到卷面,墨迹化开,那就相当于白写。

  卫长昀手里抱着一个匣子,里面是笔墨、油灯,还有一层糕点、干粮。

  待会儿全都要一一检查,确定并无作弊的东西,才能带进去。

  “听老师说过,要是科举遇到大雨,那会多准备一些考试所用的卷子,今日运气还不错。”

  卫长昀解释道:“不然下雨,哪怕是有新的纸张能誊抄卷子,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那肯定,你们写的文章都是几千字,写一遍再抄一遍,那再快也得好些时间。”

  姜宁还拎了一个食盒在手里,往前面的队伍看了看,收回视线时,看见了几位考官和州府里的官,眼神一亮,“那几位就是考官吗?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姜宁的话才说完,旁边就有好几声轻笑。

  姜宁面上赧然,不过却并不觉得什么,他从小到大的确是未曾见过这么大的官。

  别说是京城里的了,连州府的都是第一次。

  “我也是第一次见。”卫长昀坦然说道:“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旁人不认得姜宁,还能不认识卫长昀吗?

  尤其是士子,都是参加科举的人,还能不知道今年出了哪些大热苗子吗?

  他这么说,就是听见了刚才的嘲笑。

  姜宁碰碰他胳膊,“好了,我又不介意。”

  看了看前面走动的队伍,连忙道:“这两个食盒够你吃吗?要是饿着怎么办?贡院里会给你们提供一些吃的、喝的吗?”

  卫长昀等他说完,才道:“不会,考生都是自行解决,不过只有三个晚上,少食、少饮,反而避免犯困和出恭。”

  从前姜宁就知道科举时,士子们艰难,想不到是真的。

  “那你好好考,考完了我们去城里酒楼吃一顿。”姜宁冲他一笑,又去看队伍,“嗳,好像要到我们了。”

  考生搜查随身物品时,家眷不能陪同。

  姜宁看了一眼前面被拦住的小厮,把食盒递给卫长昀,“加油。”

  伸手握拳,定定地看着他,“我等你。”

  卫长昀接过食盒,盯着姜宁的眼神露出柔软,郑重地点了点头。其实,他想抱抱姜宁,奈何手里拿着太多东西。

  “一切小心。”

  姜宁笑着答应,倏地倾身抱了他一下,“加油加油,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最好的。”

  只轻轻地抱了一下,连卫长昀都没反应过来,姜宁就退开,站到了几步外,跟他挥挥手。

  周遭一片考生看见,不由小声惊呼。

  有的羡慕、有的不屑,有的就是单纯起哄。

  正要进入考场的监考官们,听到骚动,纷纷回头看来,又不见什么异样,彼此看了看对方,撩起衣袍一起进了考场。

  姜宁站在不远处,看着卫长昀过了检查,拿着东西往贡院走。

  进去前,忽地回头看了过来,与他眼神对上,只是笑着点头,便进了贡院。

  姜宁心念一动,不自禁往前走了一步,又倏地停住。

  此去不知前程如何,但他只愿卫长昀能得偿所愿。

  愿君乘风起,扶摇上青云。

  -

  八月二十二,乡试正式开考。

  原本热闹的州府城,如今走在街上,更是热闹,处处都是人在议论此次乡试的头名是谁。

  走到哪都避不开这个话题,哪怕一开始并没谈起,到最后总是要说一两句的。

  有甚者,甚至根据前些年的乡试试题,开始押今年的题目。

  姜宁一个人在城里四处逛,打听了不少酒楼、食肆的事,连粮行、米行、铁铺、窑口有几家都摸得一清二楚。

  只不过未再遇到谢蕴,也不曾去青云居。

  客栈里的伙计看他早出晚归,有一天还担心地问了问他,可是有什么事要办。

  姜宁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只是好奇州府的食肆、酒楼,故而才外出去打听。

  还邀伙计往后有机会去永安镇,去家里食肆尝一尝地道的永安镇美食,保证好吃。

  待到卫长昀第一科考完,回到客栈更换衣物,又收拾一些东西,二人都来不及说几句话,就忙着备东西。

  就这么一直到乡试的最后一科,姜宁趁着上午的功夫,又到街上去了。

  不过这回是去酒楼里订一桌席面,等卫长昀下午考完出来,一块去庆祝。

  放榜成绩未知,但考完就得庆祝,成绩什么的,过后再说。

  “嗳,客官又要出门去啊,今日可是乡试最后一天了。”伙计看了看姜宁,“不在客栈等卫公子回来吗?”

  “一会儿就回来,他要下午才出贡院呢,要是时间迟了,我直接去门口等他。”

  姜宁摆了摆手,拿着钱袋,收好钥匙,便往客栈外走。

  这几日他可不是闲着,城里大小酒楼被他摸了个底朝天,虽然也花了一些钱,但一壶茶钱就能小坐一炷香,倒是也不亏。

  等会把酒楼的位置订好了,再去买点东西,拿上去贡院接人,回客栈梳洗一番,最后去酒楼。

  今天怎么庆祝,他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姜宁出了客栈,朝着城东去。

  尽管城东是繁华之地,但也不全然都是高消费。

  他要去的聚源楼,就是其中之一。

  主打一个只要客人进了门,那就别想出去,从便宜的到平价的再到贵一些的,全都有。而且那些讲究的客人,并不会跟其他客人在一块,除了进门那一会儿,其他时候,只有上菜的伙计和掌柜能看到。

  “小公子这是要去哪?我送你一程?”

  姜宁走着,忽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话,原本以为是听岔了,等一辆马车停在身边时,才反应过来真是对自己说的。

  车帘掀起,方二娘子拿着一把绢扇,朝姜宁笑道:“看方向是要去城东?那是赶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