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36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他们俩不是一直这样?”王子书说了句自己都不信的话,“从前是私下里,这里没人自然不用遮掩了。”
赵秋摇摇头,一脸看透的表情,“他们俩才不会遮掩,就是亲近了。”
四人走到河边,寻了一处人少的位置蹲下来。
姜宁撩起水洗了洗手,冻得龇了龇牙,“还以为水是暖的,这么凉。”
卫长昀替他把发带理好,道:“从地下井冒出来的水是冬暖夏凉,但河面宽敞,又流得远,自是凉的。”
“那有人冬天来河里游泳吗?”姜宁好奇问道:“都说能冬泳的人,身体一定很好。”
卫长昀还没回答,赵秋就开了口,“什么?冬天来河里游泳,不得冻成冰块吗?”
姜宁摇头,“不会,冬天河里其实比岸上要暖和,岸上才是最冷的。”
边上王子书好奇问:“姜哥儿,那你水性很好?”
姜宁一怔,失笑道:“要是我会,还能让王栓推到河里,差点丢了性命?便宜那混蛋了,到现在还能蹦能跳的。”
王子书一脸惊讶,全然不知道还有这件事,追问了几句。
卫长昀正在帮他弄花灯,方便一会儿好放水里。
听到这句,眸色一暗,不动声色地往姜宁身边靠近了些,把他圈在自己伸手就能抓稳的地方。
“灯弄好了。”卫长昀低声提醒姜宁。
姜宁“哎”了声,给赵秋递了个眼神,示意他拦一下王子书,好奇心别那么重。
“那一起放吧。”姜宁勾了勾卫长昀手指,“放完回家。”
卫长昀垂着眼,答应了声。
姜宁见他这副模样,心里一下就明白怎么回事,抬手摸了一下他发顶。
“别想了,往后自会有办法整治他。”
卫长昀被他温柔的动作安抚,抬起眼道:“好。”
王子书、赵秋:“……”
旁若无人到这般地步,也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
-
过完十五,年就过完了。
哪怕春日的气息还不算浓重,但田地里已经忙了起来,各家都在准备春耕。
姜宁和卫长昀收了一包东西,放在两个背篓里。
“阿娘,我们出门了,晚点回来,你们吃饭不用等我们。”姜宁帮卫长昀扶着背篓,等他背好了,朝屋里喊。
朱红拴着围裙,从堂屋出来,“路上慢点,做生意和和气气的,旁人闹事也别跟人冲突。”
姜宁背上自己的背篓,“知道的,你们在家注意用火,炉子得通风,别关太严。”
炉子买回来用到现在,他一直都在旁边盯着,这回他们要出去一天,不免担心用火安全。
“放心,我就带着他们在堂屋。”朱红答应,“炉子火拿来炒菜也够用了。”
过年是因为做的菜多,所以得用厨房里的大灶。
放在平时,几个人吃不了几个菜,用炉子火炒菜够用了。
姜宁还想再说什么,见卫长昀看过来,立即会意,住了口。
卫长昀拿上镰刀,“婶婶,我们出门了。”
从家里的院子出来,姜宁和卫长昀并肩走在小道上,路上碰到不少去地里的人,朝着村口走去。
“宅子那边今天得去过户,顺道拿钥匙。”姜宁边走边道:“正式转到我们名下,宅子就是我们的了。”
卫长昀点头,出门前还检查了一下带的书契。
“卖完东西正好去宅子看看,能不能先收拾出来一些。”
“半个月没出摊了,幸好推车放在易安楼,不然光打扫都得一阵。”
姜宁捏了捏背篓肩绳,“辣椒面和土豆片,都准备得不多,早上应该能卖完。”
“刚过完年,出门的人不多,卖得晚也正常。”卫长昀想起什么,道:“过年那些天人会多些。”
姜宁脑子转得快,不由问:“你的意思是,应当过年那几天来街上卖小吃,肯定能赚得不少。”
卫长昀:“嗯,大人小孩都不做事,人更多。”
姜宁一想还真是,过年做小吃生意,不就跟那些旅游旺季去街上摆卖炸土豆是一样的。
错失商机,大意了。
到镇上,姜宁和卫长昀先去了易安楼拿推车。
不赶巧,顾苗一家和秦掌柜都不在,只有伙计在,说东家和掌柜他们去谈事了。
姜宁和卫长昀自己也有事,没在酒楼多待,道谢过后,拿着推车走了。
时隔半个月再出摊,之前的那些客人,纷纷来问又上了什么。
问了只有土豆片和辣椒,倒也不失望,毕竟好一阵没吃,问了也就买了。
东西卖得快,姜宁和卫长昀也省事,都不用像之前一样吆喝。
“二百多文,还行。”姜宁数了数罐子里的铜板,“回头客多就是好。”
卫长昀收起车上的东西,都装进背篓,“推车要带去新宅子那边吗?”
“不了,就放这吧。”姜宁摇头,跟着一起收东西,“新宅子可还没有办乔迁礼,东西先别往里进。”
卫长昀讶异问:“进家的东西有讲究?”
姜宁“嗯”了声,故作老成道:“那是当然,进新家那天,可是得选好日子和时辰,还要准备好东西,一样一样地拿进门才行。”
卫长昀自打出生就住在如今的宅子,平时少有参加这种事,村里谁家盖新房,那也只是去吃顿饭,沾沾喜气。
听姜宁说的,有些新鲜,又问了几句。
姜宁示意他把背篓拿上,边走边说:“吉时乔迁,得备有米、柴、油、碗筷、扫帚和红包,还得有苹果和钱。”
按照顺序一样样拿进屋,图一个好寓意。
卫长昀听完,微微蹙眉,“家里五个人,拿得了吗?”
姜宁一怔,显然之前没想到这个问题,毕竟他也是刚才突然想到的。
“吉时都是夜里,不好让其他人帮忙,那一个人多拿点?”
反正就是图个吉利,一人多点吉利,不是更好。
卫长昀不由笑了起来,“那先这么安排,轻巧的给小小和小宝,重一点的我们拿。”
姜宁点点头,觉得可行。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宅子外。
宅子主人和里正站在门口,见他们俩来了,同时看过来。
姜宁以为自己来晚了,不由道:“周叔、吴二伯,我们来晚了,抱歉。”
周叔是宅子原本的主人家,吴二伯是镇里的里正。
“不是你们来晚了,是我们来早了。”周叔摆摆手,拿出办好的契书,“这书契你们再看看,没什么问题,余下的钱就得给了。”
卫长昀伸手接过来,打开后仔细看,“还请您等片刻,我看看。”
吴二伯望着卫长昀,见他这一年变化,不由叹道:“私塾那边再过半月就要恢复上课,你打算何时回去啊?”
姜宁正跟周叔往宅子里走,听他说宅子里的陈设,能用的都别换了,擦一擦还挺新。
听到吴二伯的话,下意识往卫长昀瞥去。
“我要再晚一个月。”卫长昀抬头,向吴二伯颔首示意,“搬家需要一些时间,还要帮着家里的小摊生意。”
吴二伯闻言便看向姜宁,“你家中生意,有姜哥儿操持,你还是安心备考,再晚一个月,可就要三月了。”
三月,离着院试便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
卫长昀是私塾里最好看的学生,都盼着他能一举考中秀才,再考上举人,便是春闱时成绩不佳,那在永安镇也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了。
“平时在家不曾怠慢学业,二伯不必替我忧心。”卫长昀合上书契,“书契无误,当着里正的面,签字画押即可。”
“剩余的二十五两,我们也带来了。”
吴二伯知道他有主意,便也不再多言。
四人走到宅子的客厅,两份书契放在桌上,各自签字画押,留存一份便算彻底成交。
姜宁签下自己名字后,满意地想,这一阵在家,他的字还挺有长进。
卫长昀拿出银两,交给周叔,“多谢周叔成全。”
周叔笑着看向吴二伯,两人相视摇了摇头,失笑道:“谢我就不必了,今年科举,一举得中也不负吴二哥替你担保了。”
四十两银子,买这一处宅子,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要不是有人做了人情,可买不到。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向二人拱手行了个大礼。
第113章
送走周叔和吴二伯,姜宁拿着家里钥匙,心中欣喜,放下东西后,在宅子里来回转悠。
堂前屋后、前院后院,一一都看了个遍,还觉得不过瘾,连每间屋子都进去打量了下。
真好,有自己的房子了。
姜宁从来不觉得自己想买房,可真正有了房子后,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难怪他爸妈那会儿总说,房子再小,那也是自己的住着才安心。
姜宁伸手摸了摸桌面,抿唇笑起来。
卫长昀把书契和剩余的银两收起来,从客厅出来后,四下打量,未看到姜宁,不由疑惑地皱了下眉。
上一篇:儿砸,别再捞爹爹了!
下一篇:穿书后被诡异全家按头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