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 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 第143章

作者:阿九9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甜文 基建 穿越重生

  不过小儿子已经生气了, 他要不马上哄好,事后再哄恐怕是哄不好了。

  好在眼下也没有外人,丢脸也丢不到哪里去。

  南枝是真不想仁安帝,他在他爹心中究竟是个什么形象?他好歹也九岁了,怎么可能踢人反倒把自己弄哭了?

  皇后轻轻拍了拍怀中小皇子的背以示安慰,丝毫看不出来她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仁安帝会这么误会也和她问的两句话有关。

  南枝还在感慨娘就是比爹温柔,不过具体什么情况细说更不好意思,还不如默认这种说法。

  默认归默认,但心里还是不太舒服,可仁安帝又低头哄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他也不想让仁安帝的颜面扫地,即便在场的没有外人,可他爹是皇帝,他应该维护他爹的脸面。

  从皇后怀中挣脱出来,这么长时间的撒娇已经让他足够高兴了,他毕竟是九岁的大孩子了,皇后抱的时间长了恐怕也承受不住。

  因此他也没留意到他离开皇后怀抱后,皇后一瞬即逝的失落,却还是由着他离开了。

  “爹!哪有人会为踢了人还把自己气哭了的?”他是那么蛮不讲理的人吗?

  “好好好,那能告诉爹是不是大哥他们让你生气了?”看到小儿子愿意搭理他,仁安帝松了口气。

  “不是,都说了是我在欺负人!您别问了!”他实在说不出他是因为东西太好吃不小心踢到人,结果被踢的两个人都装没踢到,结果他不确定下又把人踢了。

  纯粹是太尴尬,后来伴读笑话他,更是火上浇油,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让他想起了一段往事。

  事情就这样失控了,帝后来的又巧,正好是小皇子勾起上辈子回忆,最委屈的时候。

  这种情况他怎么解释?完全解释不了!

  吞吞吐吐之下又给不出第二种解释,看着帝后二人脸上都是一副他说什么都是他对的神色。

  小皇子就忍不住憋屈,他还能怎么说?还不是只有捏鼻子认了!

  “枝枝,你刚做的烤肠不给陛下和娘娘尝一尝吗?”看出南枝的窘迫,伴读轻声提示解围。

  反应过来的南枝连忙将烤肠拿了两根递给帝后,还是吃东西吧,别再看他了。

  本来南枝还想感谢一下伴读替他解围,可想到之前是因为对方笑话他才引发后续一系列,又忍不住迁怒。

  他们起争端的时间不长,烤肠还热着,帝后正好可以入口。

  都看出来南枝不想要继续纠结受委屈的问题,想要快点将之前的一切带过去。

  “确实美味,这是近日新研究出来的?”皇后看出小儿子有些怀疑她是不是和仁安帝抱有同样想法了。

  一方面不想看小儿子继续尴尬下去,另一方面她也不想让小儿子生她的气。

  只要她情绪掩饰的好,即便她也想过又怎么样?只要小儿子不知道,也就不会连带她一块不理。

  皇后用空闲的手捏了捏小儿子的脸蛋,毫不吝啬夸奖。

  仁安帝看着小儿子还记着他,没有继续和他生气,还顾及他的颜面问题。

  老父亲忍不住心生感动,也不忍心再为难小儿子。

  “枝枝巧思。”

  帝后倒也不是随意敷衍,而是真心觉得南枝厉害。

  小皇子也是真不觉得委屈了,他已经不是上辈子的他了,如今他有了很爱他的家人,并且永远都会给委屈的他一个拥抱。

  虽说一开始出了些小差错,但最后大家都宾主尽欢了。

  南枝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终于得到消息,仲景来盛京了。

  “清晏,你说仲大夫要到盛京了?你去接一接。”既然收到了消息,他自然不可能等着仲景找上门。

  “根据仲大夫的脚程,届时我去城门口接他。”仲景没有隐瞒行踪,收到的情报大概能够推断出对方什么时候能到盛京。

  南枝点头,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二哥那边是什么情况,查清楚了吗?”

  照理来说,南岭去黔州比他和大哥出发离开盛京的时间都早,如今豫州和荆州他们都去了个来回,南岭却还在黔州。

  到底是怎么了?

  小皇子忍不住忧心,若不是二哥每三日就会给他写封信,他都担心对方出事了。

  不过他二哥和他有着相同的毛病,都喜欢报喜不报忧,特别是碰到大困难的时候,都是想着自己解决。

  若真是一切顺利,又怎么可能在黔州逗留这么久?

  若是二哥处理商队问题顺利,那么绊住他的恐怕还是与大哥中毒之事有关,南枝心下不安,总觉得黔州会出事。

  按下心中不安,他刚回京没多久,特别是他出去闹出不少事,恐怕帝后都没那么容易松口让他再出去。

  大哥也被派出去了,没人陪同之下,恐怕想出远门更难,即便他想去黔州看看都困难。

  或者等仲景到了,会出现转机?

  既然二哥还能自由与他联系,想来问题不算特别严重,还是等着仲景来了,先给他父母看看。

  好歹将身体调理的健康一些,皇后的情况他反倒放心一些,就冲皇后轻松将他抱起的手劲,身体就不会太差。

  常年习武确实会让身体比常人要好,就像是他伴读的身体就比他壮实的多。

  顾清晏带着仲景进宫来找南枝,看到仲景之时小皇子松了口气,既然仲大夫离开了荆州,最起码应当不会发生如同原著那样的大规模疫病了。

  “皇宫之内好生气派,也算是不虚此行了。”仲景嘴上夸赞皇宫的气派,实际上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震撼的神色。

  这个反应让南枝若有所思,随后又想到这位神医脾气古怪,活的时间又长,说不得不太在意这些外物了。

  这一闪而过的异样,很快就被小皇子自己抹平了,只留下了一个浅淡痕迹。

  “仲大夫,说起来还要麻烦您帮我爹娘看看可否?”南枝看着跟到盛京的仲景,既然这位神医打定主意跟着他,想来也不会介意答应他一些请求?

  仲景托着自己的下巴,看着小皇子毫不掩饰的试探,他明白对方是在考量他为了跟着对方会做到哪一步。

  “行,既然你开口,老夫自然没什么不应的。”之前在荆州他就给出过承诺,比起别人想方设法让他帮忙看病,眼前的小皇子反倒是更加随意一些。

  并且是在明知道他医术了得的情况下,态度上还没有任何改变。

  不过他欣赏的也是这样宠辱不惊的小皇子。

  南枝带着仲景去找仁安帝,守在门口的内侍看到是他,大老远就派人进去汇报,等他走近就看到福禄匆匆忙忙走了出来。

  “九皇子安,今个儿倒是赶巧,御膳房做了桂花糕。”福禄笑眯眯的来迎九皇子,丝毫没有因为事前没请示就拦下小皇子的探望。

  听到有桂花糕,南枝眼睛一亮,不过他也没傻乎乎的将福禄的话完全当真,对方不过说的一句讨巧的话。

  “掌监还是这么善解人意。”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别说他和福禄的关系相当不错,自然领了对方这个情。

  福禄脸上的笑意更加真诚,花费心思是他自己做的决定,但对方若能懂其中心思自然更加不辜负他花的心思。

  “小殿下里面请,咦?不知殿下身后这位是……”福禄引着南枝进殿,这时他才将目光放到跟在南枝身后的仲景身上。

  小皇子听到对方的问题,就想将仲景介绍给福禄认识,结果就发现对方的神色有些怪异,似乎有些茫然,又像是在回忆些什么。

  “这位是仲景仲大夫,医术十分了得。”小皇子将人介绍给福禄,发现福禄脸上的思索神色更加明显,“掌监认识仲大夫?”

  “……不认识。”福禄回过神,摇了摇头,“想是奴才看错了,只是觉着仲大夫有些面善。”

  这就更让南枝迷惑了,这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看着默不作声,任由他与福禄交谈的仲景,对于仲景的好奇更重了。

  原文之中并没有交代过仲景的出身,想来也不简单,他忍不住用探究的目光看向仲景。

  被盯着的当事人一脸淡然,没有丝毫心虚,甚至反问九皇子:“这么看老夫作甚?”

  “没事。”小皇子摇头,福禄既然说认错了,那应当是不认识仲景的。

  若两人认识,福禄定然会像李老头那样恍然大悟,而非眼下这样承认认错了。

  他相信福禄真要想起什么也不会瞒着他,特别是他都问了,福禄只说面善,怕是见过与仲景长的相像之人。

  有可能是单纯巧合,也有可能福禄见过与仲景有血缘关系之人。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眼下探究的时候,见到他爹仁安帝后,刻意留心仁安帝的神色变化,却见他爹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显然就是见陌生人的态度。

  “枝枝来了?你身后这人是……?”他冲着南枝摆手示意不需多礼。

  看着跟在小儿子身后没有丝毫行礼意思的人,仁安帝忍不住心生疑惑,这人虽说十分失礼,但是小儿子带来的,他也不介意对方的那份傲气。

  “爹,这就是我之前和你说过的仲大夫。”小皇子指着仲景,让仁安帝将仲大夫与他之前告知的人联系起来。

  “就是他?”仁安帝恍然大悟。

  仲景来了兴趣,他没想到小皇子和仁安帝提过他。

  “仲大夫特别厉害,大哥就是他治好的。”小皇子看出了他爹的不以为意,他必须让对方重视起来。

  听到他这么说,皇帝才来了兴趣,正视起面前这个看上去与他大儿子岁数相仿的“年轻人”。

  “你想让他给朕看看?”既然小儿子特别强调了这人的医术,就不难猜打的是什么主意。

  仁安帝心中无奈,他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他自己自然是最清楚的。

  他已经活到天命之年,已经算是不错了,若是能够看到小儿子安稳长大,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整个太医院都说他的身体太过虚弱,用不了猛药,他又是大夏的皇帝,断不能长时间不理朝政静心养病,自然也就只能托着病体,多活一天都是挣命。

  不过他也不好直接拂了小儿子的心意,只得让人上前为他看诊。

  仲景看出了仁安帝的不信任,若是搁到过往,像这种不信他医术的人,他向来都是不救的。

  不信任代表他们没缘分,他不救没有缘分的人。

  谁让他对一个小孩感兴趣呢?心中暗自叹气,又朝着南枝看了一眼,才勉强心甘情愿继续给仁安帝诊治。

  “气血两虚,脉由弱丝,积劳成疾。”仲景搭上脉没多久就说出了诊断,“早年落了病根,且有余毒未清。”

  听到前半段的时候,仁安帝神色未变,太医诊断也是如此,结果听到后半句时,就忍不住变了脸。

  “你如何得知?”仁安帝下意识警惕起来,早年他确实中过毒,不过已经解了好多年了,对方不提他都快要忘了这事。

第161章

  引起仁安帝警觉的是仲景怎么会知道他中过毒, 还说他余毒未清,若不是对方为小儿子引荐,他都怀疑这人是不是与曾经给他下毒的认识。

  至于余毒未清……

  他有些不确定是真余毒未清, 还是对方只是找了个借口来证明自己的医术?毕竟这么多年太医院给他诊过那么多次平安脉, 却没一个发现余毒问题。

  帝王的疑心与对小儿子的信任在心中反复拉扯, 最终对小儿子的信任战胜了他的疑心。

  深吸一口气后, 认真的看着对方:“你说是余毒未清,可从未被太医诊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