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84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下人们按照叶姆的指挥将府中装饰的很是喜庆,府中能挂满了喜庆的小红灯笼,院子上的树也没放过。

  等到了除夕那天,他们一家人一起守夜,岁桉和岁锦也换上了喜庆的红衣,一人一个虎头帽,那是叶姆亲手做的。

  陶青和叶胥一人抱着一个,两人在父姆怀中乖乖的,不哭也不闹,滴溜溜的大眼睛不时的转。

  等过了除夕,叶胥便准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去知府家中拜年。

  毕竟他们在楚庭也没有什么熟人,也就叶胥一个顶头上司知府大人,叶胥同陶青商量了一下,二人便打算给知府大人拜个年。

  自叶胥来到楚庭任职,知府大人就对他很是宽容,叶胥也知晓知府大人在暗地中帮过他,若非如此,他不可能在楚庭做了这么久,没有一个人来找茬。

  等叶胥和陶青抱着孩子到知府家时,知府夫人和知府大人已经坐在会客厅等着了,那模样应该是在等一些小辈来拜年。

  知府大人见叶胥夫夫二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很是惊奇,他只知道叶胥上任时,夫郎怀有身孕,没想到这一眨眼,叶胥的孩子都有俩了。

  知府大人对叶胥道:“孩子都已经出生了?这般快!”

  “回大人,孩子已经满月。”

  “什么时候生的,都已经满月了,怎么没有举办满月宴,我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你们夫夫二人瞒的可真紧,我愣是一点风声也没有收到。”

  叶胥解释道:“阿姆说孩子还小,不方便见人,便没有大办。”

  知府当然知道这只是叶胥的托词,具体原因是什么,见叶胥不肯说,知府也就识趣的没问。

  其实是叶胥只是觉得若是此时在老家,或者京城,他还可能请几个熟识的老友来家中坐坐,告知他们孩子满月了。

  可是他们现在在楚庭,他若是真的大肆举办孩子的满月宴,来的人除了知府大人,还会有许多巴结他行方便的人。

  叶胥来楚庭是为民办事,不是来捞银子的。

  对于叶胥的想法一家人也都理解就没有大肆宣扬叶胥有孩子的事情。

  于是陶青生了一对双胞胎的事情,在楚庭除了府中的下人之外,倒没有什么人知晓。

  过了年之后,叶胥就闲了下来,毕竟他的心头大患已经解决。

  现在就看接下来还能不能种水稻,若是可以,那就更好;若是还不行,便让百姓们继续种植土豆和红薯。

  还有之前叶胥传授给靠山的村民们种植香菇,现在香菇已经成熟了,村民们已经晒干收好。

  因为之前的香菇都是叶胥一手解决的,所以此次前来的几个县令都是问叶胥这次的香菇的去路如何,是同上次一样交给叶胥,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

  对于这件事情,叶胥早就已经想好,叶父之前一起走商的伙伴们,整天天南海北的走,肯定是有销路。

  再加上这香菇是人工养殖,不像之前的蘑菇,只有雨后才有。若是加上皇上都爱吃的宣扬下,这香菇定能大销。

  叶父早已经给他们那些朋友写了信,他们年后不久已经往这边赶了,算算日子,也该到了。

  叶胥对几个县令道:“这件事情你们暂且不用着急,等过几日我便让人上门去收,你让村民们不用着急。”

  几个县令得到叶胥肯定的回答后,便回去了。

  叶胥想:只是依靠那几个商人卖,效果还是不太理想,若是能让村民们拿到更多的利润,还是想别的法子。

  没过几日,那些走商果然到了,叶胥先让他们在家中休整一下,等缓过来,明日再去收香菇也不迟。

  叶胥又让人通知县令,说是收香菇的人到了,让他通知百姓,让晒干的香菇拿出来,等明天有人收。

  这一年,楚庭的旱情似乎并没有好多少,但百姓们因为种植了红薯之类的农作物,倒也没有饿肚子。

  叶胥又让人留了许多那些蔬菜的种子,命人给百姓们发下去,并告知他们这蔬菜的习性。

  若是他们能种出来,这样也能让百姓们饭桌上能多道菜。

  等到了第三年,楚庭下了一场大雨,溪流终于能存住水,水田也不再干涸。

  这对于楚庭的百姓们来说,意味着他们终于能种水稻了。

  虽然那红薯能饱腹,但是架不住他们一直吃,一直吃同一样东西,无论是谁都会厌烦,而且这红薯除了能饱腹,根本上不了价钱,可能是因为产量多,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红薯和土豆,于是红薯和土豆这东西虽说是他们第一次见,但价格却远远不如他们种植的米。

  现在终于能种水稻,这意味着他们能等到水稻成熟时,将米卖给商铺,这样他们也能存住银子。

  叶胥在楚庭干满了三年,按理说叶胥在这三年没有让楚庭的旱情蔓延,让百姓们饿肚子。

  他甚至还给百姓找了一条生钱的法子,又给学子们建了书院,今年楚庭也出了两个进士,这些都算在叶胥的功绩之中。

  果不其然,没等多久,上面的调令就下来了,说是叶胥在位期间政绩斐然,升叶胥做知府。

  叶胥收到调令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原来升职竟然这般简单,他还以为他要再干三年才能升职。

  见叶胥愣在原地,叶胥身后的岁锦适时巴巴的走到了叶胥身前,扑到叶胥的腿上,奶声奶气的问道:“阿父,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啊。”

  叶胥低头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小哥儿,犹豫开口道:“阿锦,我们可能要换个房子了。”

  叶岁锦听到叶胥的话,一脸迷惑:“那我们以后不在这住了吗?”

  叶胥看着面前的小人,给他解释道:“是啊,我们以后要换一个地方住了。”

  叶岁锦听了叶胥的话,歪着脑袋思考:“那我以后还能吃到王伯伯做的枣泥酥吗?”

  “那你想让王伯伯和我们一起走吗?”

  “我想让王伯伯走,我还想让纪叔叔和我们一起。”

  “那既然阿锦愿意让他们和我们一起,那我们就一起走。”

第126章 “那阿父给我做的秋千……

  “那阿父给我做的秋千呢, 能一起带走吗?”

  “阿锦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一起带走。”

  见自己的愿望达成,叶岁锦哒哒的跑远了, 也不知去哪了。

  叶胥不用猜也知道,那小家伙肯定是找他哥去了,毕竟小家伙恨不得整日同他哥黏在一起。

  没等多久,叶胥就见陶青就走了过来, 身边还跟着两个小尾巴叶岁桉和叶岁锦。

  不知是不是做了阿姆的缘故, 陶青的身上少了些少年气, 多了些慈爱,看起来像是稳重了不少,整个人都温润了不少。

  陶青见叶胥还愣愣的站在那,款步缓缓向前问道:“听说锦儿说咱们要换个房子住?”

  叶胥听到陶青这样问,低头看向叶岁锦,叶岁锦察觉到阿父的目光, 没有丝毫的心虚, 迎上叶胥询问的目光道,正声道:“这是阿父亲自告诉阿锦的。”

  叶胥见叶岁锦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不由得笑出了声, 道:“阿父也没有说什么啊。”

  叶岁锦听到叶胥这话, 有些怔住了, 阿父确实没有问, 只是他见阿父一直盯着他, 谈还以为阿父要责怪他,他才出声的争辩。

  听到叶胥这样说,原本正悄默默的想把弟弟拉到自己身后的叶岁桉悄悄的停下了动作。

  叶岁桉同叶胥的目光对上时,满眼的无辜, 那模样似乎在问:怎么了阿父。

  叶胥看着装的一脸无辜的叶岁桉心中暗暗无奈,也不知小家伙这般无辜的模样怎么越来越和青儿相似,弄得他连重话都不忍心说。

  爷俩在斗嘴时陶青在一旁也不说话,见叶岁桉词穷,还是开口道:“夫君就不要逗桉儿了,他还小。”

  叶胥又看了一眼护着孩子的陶青,心中无奈,别说这府中上下有谁敢怪他们,就是连楚庭的孩子也没人能逗得过他们兄弟二人。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护着哥哥,另一个生怕弟弟吃亏,反倒是主动找事的那个可怜孩子,被打了一番还以为是自己错,哭戚戚的来自己家道歉。

  若不是对上两个小家伙心虚的眼神,他都以为真的是人家的错。

  万般无奈,叶胥也只好安慰孩子,说错不在他,是自己没有管教好孩子。

  那小孩果真是年少天真,以为自己要训两个小家伙,还给他们求情,边哭边说:“都是我的错,是我主动找事,我这次来时道歉的。”

  叶胥听完小家伙的话,看向他家的那两个,两个小家伙似乎知晓自己的错,心虚的不敢同他对视。

  叶胥有些心疼的看着眼前这个被打的鼻青眼肿的小孩,无奈道:“我今日不罚他们,你且放心。”

  听到叶胥的保证,那小孩哭着回家了。叶胥看着乖乖站在一起的两个小家伙就头疼,也不知他们是和谁学的,这般猴精。

  听到陶青这话,叶胥打断了思路,咳了一声,对陶青道:“今日朝廷的调令下来,我之后要担任楚庭的知府,所以我们暂时要搬离知州府。”

  陶青听完叶胥的话,有些震惊道:“调令下来的这般快,我还以为要好久呢。”

  “刚下来不久,就被锦儿那个小机灵鬼看到了,问了我一嘴,我便同他说我们要换房子。”

  “原是这样。”

  他就说怎么今日锦儿慌慌张张的说他们以后没有家了,以后不能住在这里,他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原是叶胥升职了。

  调令一下来,叶胥一家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离知州府。

  毕竟就是他们对知州府有所留念,但新上任的知州可没有给他们时间来留下时间怀念。

  叶胥和陶青三年前来到楚庭时,除了衣物便没有带什么东西,他们在楚庭待了这么久,现如今要搬离知州府,要搬走不少东西。

  叶姆给双胞胎买的各种各样的小衣服、鞋子,还有陶青和叶姆一亲手给他们做的玩具、衣物什么的,都要带走。

  主要是不仅陶青舍不得扔,两个小的也很是喜爱自己的衣物,说是把这些东西分给弟弟们,他们两个怎么说都不愿意,就是抱着不松手。

  于是叶胥一大家子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搬了家。

  等叶胥将家当安置好后,便召集了楚庭的几位知州,又抱着地形图研究了几日楚庭的山形地貌。

  然后叶胥准备不同的地理位置用不同的法子发家致富,让百姓们的收入更高一些。

  叶胥先是让地形有山的知州过去,告诉他们,百姓们可以靠山吃饭,他们不仅能种水稻,也能种点别的当做外快。

  现在的知州大人在叶胥还是知州时就听说了叶胥弄了一个什么香菇,卖得了大价钱,让他很是眼红,本来他们几个知州管辖的地区,百姓们的生活都大差不差。

  可突然另一边的百姓忽然间就富裕了起来,这让人怎么不眼红。

  知道叶胥可能要将香菇的种植技术交给他们,他很是激动,果不其然,叶胥找了已经有几年种植经验的人去教他们种植香菇的具体方法。

  按照叶胥的想法是:现在整个楚庭有山的村民们都靠山种植香菇,种植的人多了,他们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商会,到时候他们到手的利润是纯利润,挣的银子也会多一些。

  其余的几个知州,叶胥便让他们多种一些土豆,将土豆卖给酒楼,这样比卖给粮商要实惠一些。

  叶胥自己虽然没有酒楼,但是不代表他家没有酒楼。

  关于叶胥家开酒楼这件事情,还是要从叶父说起。

  来到楚庭的这几年,叶父在府中一直无所事事,之前他在乡下还能务务农,做些小生意,可到了楚庭之后,楚庭也没有他家的地。

  再者说,他一个知州大人的阿父,整日下地,对叶胥的声誉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万般无奈之下,叶父整日在家闲的无聊。

  前两年,他还能陪着岁桉和岁锦一起玩,可现在两人都大了不少,也不需要人随时抱着,而且他们大多数是粘着叶姆和陶青,只有陶青和叶姆有事时,两个小家伙才能想起他。

  叶父在家呆的很是无聊,这些日子总是唉声叹气的,叶胥见叶父这个样子,觉得实在不行给他找个事情做,总是这样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叶父之前干的是走商的活计,后来一家人在叶胥的建议下,才改成了做个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