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41章
作者:阿杜行
四人小幅度的庆祝了一番后,日子又趋于平静。等到莘欣然尝到了陶青心心念念的烧烤和麻辣烫后,又是抱着陶青好一顿撒娇。
诸如此类:啊,这个烧烤好好吃;这个汤真好喝,我这辈子没有喝过这么浓郁的汤,我还要再喝一碗;
陶青也是事事有回应,如:好吃就多吃一些,我夫君准备的够你吃的。我也觉得这个汤好喝;没事,喜欢就多喝一些,要小心可别吃撑了,会难受。
莘欣然对陶青好一顿抱,陶青只觉得欣然好可爱,好想养之类的危险思想。
叶胥看着两人卿卿我我的很是不满,明明是他做的,最后为何要找陶青要抱抱,叶胥第无数次觉得荀文林的未婚哥儿是想占陶青的便宜。
然后又很骄傲,果然,他的夫郎到哪里都是吃香的。
眼见着快要过年,老家来了信,是叶父叶姆写来的。不仅如此,陶姆陶父也写了信,因为上次叶胥写信回家报平安时,陶青也给家里写了信。
第74章 现在是陶父陶姆的迟……
现在是陶父陶姆的迟来的回信。一同来的还有荀母的信。
几位家长写的都大同小异, 说:快过年了,让他们吃好穿好,别不舍得花钱, 信的最后还附带着大量的银票。
叶家父姆给他们准备了不少,陶家父姆也不例外,生怕他们在京城的日子过的不好。
荀家家境困难,荀母也寄了五两银子过来, 只不过荀母写的要比他们两家的多一些, 就仔细的说了一些关于莘家的事情。
原来, 自莘欣然去京城后,莘家就到处找寻莘欣然的踪迹,莘家小弟也没有透露出莘欣然的踪迹。
倒是莘姆上门闹过几次,说是要让他交出莘欣然,荀母说两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退了亲,她又何时见过他家哥儿。
莘家人象征性的找了半个月, 还没找到, 便以为莘欣然已经死了。这事情就这么潦草的揭了过去。
荀母写道要荀文林处处让着莘欣然一些,人家不远万里的到了京城,身边也就他一个熟人, 若是连你都欺负他, 又能指望谁为他撑腰?
现在的莘欣然已经不是初入京师的莘欣然了, 现在的他已经认字了。
原来是陶青在看杂记时, 莘欣然也要跟着一起看, 可看了之后,莘欣然发现他不识字。
很是顺着莘欣然的陶青开始教莘欣然认字,还每天给莘欣然布置课业,规定每日要写够多少才算完。
刚开始, 莘欣然觉得认字很是新奇,可时间长了,莘欣然便深觉无趣,那一个个字又稠又难写,他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完。
撒娇耍赖他都干了,可往日里很好说话的陶青死活就是不同意他偷懒,反之陶青对莘欣然的课业抓的很紧。
弄的那几日莘欣然根本不敢在陶青眼前晃,生怕他逮着自己问字写得怎么样了。
那几日的叶胥的心情大好,荀文林的那个未婚哥儿终于不缠着他的小夫郎,叶胥每天都笑眯眯的,荀文林还以为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呢。
可后来,莘欣然察觉到识字的好处后,便又开始缠着陶青教他识字,因为莘欣然发现他能读懂荀母的来信。
可还有几个字他不认识,看到荀文林的未婚夫郎又重新缠着陶青后,叶胥原本没高兴几天的心瞬间凉了下来。
他就不明白了,那个小哥儿怎的那般喜欢缠着陶青,他承认陶青很诱人,可陶青是他的夫郎,为何那个小哥儿这般的缠着他。
他若是说出来,显得自己无理取闹似的,两个小哥儿亲近一些这么了,可叶胥心中就是有些不太情愿。
能读懂信的莘欣然看完了信后,并没有说什么,心中觉得若是自己在阿姆心中死了也挺好的,反正他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自己。
荀文林看完了信之后发察觉出莘欣然也在自己身旁看信,看完信后的荀文林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安慰他。
只笨拙的抱着莘欣然。被抱着的莘欣然也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怀中人闷声闷气的说道:“我以后可能就没有娘家人撑腰了,你要好好对我,以后不能惹我生气。”
可能是觉得自己说话没有什么威慑,莘欣然顿了一会儿补充道:“若是你欺负我,我就写信去阿母告状,说你欺负我。”
荀文林心疼的抱着怀中人,应道:“不会欺负你的。”
腊月初八那天,四个人围着小桌吃了他们在京师的第一顿腊八粥,桌上还摆着一些腌制的小菜。
没法,到了冬季后,除了白菜和萝卜后,基本上没什么蔬菜了,莘欣然便腌制了一下小菜,下饭吃。
冬日里,一般莘家的桌上都是莘欣然腌制的小菜,因为他那无师自通的腌制的手艺一绝,所以每年冬天的小菜都是由他亲手做的。
今年虽说是到了京城,可没等到冬月,莘欣然便开始着手准备,到现在已经能吃了。
小菜腌制的很是爽口,丝毫尝不出萝卜原本的辛辣和苦味,只剩下清脆爽口夹带着些甘甜,吃起来略带些酸酸的,让人也能接受。
一桌子的人,围着小桌吃吃喝喝,说些玩笑话什么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腊月二十三那天是小年,四人一起包了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四人一起下手,包的很快,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馅料和面皮便被包完了。
到了腊月二十四那天,四个人又联手将院子和房屋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寓意是能把一切晦气扫出门。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做豆腐,可四个年轻人没一个人会做豆腐,便自觉的略过了做豆腐,直接去买了豆腐,做不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四人开始着手糊窗户,糊窗户寓意吉祥美好,人人有福。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这次又到了叶胥大显身手的时候,叶胥将买好的肉,做成了红烧肉。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七洗福禄,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寓意来年的福禄会更多。
腊月二十八贴窗花,家中有两个读书人,春联这种事情,根本不用他们出去买,他们随便写写都比外面卖的好。于是写春联这种事情就交给了荀文林,因为叶胥不会写春联。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寓意来年蒸蒸日上。四人又开始着实准备蒸馒头的事情。
等到了腊月三十吃年夜饭的晚上,叶胥又一次的大显身手,准备了五菜一汤,等酒足饭饱后,众人便开始守岁,他们围着火炉说说笑笑,磕着花生瓜子等小吃。
说是吃吃笑笑,其实也就是两个男子看着两个小哥儿嘴巴不停的交谈,从自家村子中的那刻老槐树说起,一直说道京城中的哪家的首饰铺子好看。
两人听后,都默默的记住自家夫郎中意的店铺和首饰,想着等以后又机会了买回来给他们,不能再像现在这般只能看着眼馋。
荀文林看着莘欣然头上戴着那根自己买的木簪,顿时觉得这跟木簪好像并不能配的上莘欣然那张明媚的小脸。
顿时,荀文林读书的动力又增加了一个:让夫郎以后能带上他喜欢的首饰。
叶胥看着陶青说道首饰时,眼睛发亮的模样,一时间觉得陶青的小表情很是生动。
叶胥看着陶青因交谈愉悦而微眯的眼睛和那张张张合合的小嘴,他觉得陶青可能是在引诱他。
叶胥盯着陶青那张张张合合的小嘴出了神,连陶青叫他都没有听到。
陶青见自己叫了叶胥好几声,他都没有反应,只得上手拽了拽他的胳膊,被拽了胳膊的叶胥瞬间回神,“啊?有什么事情吗?”
叶胥见屋中的三个人都在看着自己,一时间不知发生了什么,脸上还带着未回神的迷茫。
陶青不得不再次重复了一下方才的话语:“我和然然商量好了,我们初五去山上拜佛。我们都愿意去,就想着问问你的意见,叫了你好几声,你都不应。你在想什么啊?”
“去庙上拜佛啊?可以啊,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陶青见叶胥还没有回归神,伸手掐了他一下,叶胥吃痛。
陶青生气的重复:“不是说了吗?初五啊,你在想什么啊?这次回神了吧!”
被掐了一下的叶胥也不生气,只是眼眸含笑的看着有些气恼的小夫郎,用那能腻死人的声音回道:“嗯,回神了。”
陶青见叶胥当着莘欣然和荀文林的面开始不正经了起来,恼怒的瞪了他一眼。
叶胥好似察觉到陶青的愤怒,依旧一脸含笑的看着他。
第75章 被掐了一下的叶胥也不生……
被掐了一下的叶胥也不生气, 只是眼眸含笑的看着气的小脸通红的小夫郎,温声答道:“嗯,回神了。”
陶青见叶胥当着莘欣然和荀文林的面竟然又开始不正经了起来, 眸中含怒的瞪了他一眼,告诫他收敛一番。
叶胥好似是未察觉到陶青的愤怒,依旧一脸含笑的看着他。
陶青见叶胥又开始不正经了起来,别过脑袋, 不再搭理叶胥, 眼不见心为净, 陶青赌气的想。
陶青见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就拍板定决:“那我们初五那天便去庙上拜佛。”
四人就这样决定:等到初五那天四人一起去庙上拜佛,祈祷今年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等到了初五那天,陶青和莘欣然早早的便起了床做早饭。不知是不是平日家里的两个书生没有睡够,平日能早起做饭的二人, 在这刚放假没几天的时间里, 两人像没睡够似的都日上三竿了还躺在床上睡觉。
在他们去书院的那段时光里,早饭根本不用两个小哥儿准备,两个举人很是自觉早早的就将饭做好, 然后再去书院。只等二人起床后便能吃上热乎的早饭。
可等过了年后, 二人就从未早起过, 这几日的早饭都是陶青和莘欣然做的, 今日他们要去庙上上香, 二人起的更早。
等二人将饭做好后,便各自去叫另一半。
躺在床上的叶胥听到夫郎的呼唤后,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看到是陶青后, 又抱着被子翻了个身继续睡。
往日里的叶胥这般,陶青还能惯着他,毕竟书院放假,放假是他为数不多放松的时间,睡也就睡了,陶青也都由着他。
可今日他们可是有正事要做,此时叶胥却还这般若无其事的躺在床上心安理得的睡,陶青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陶青见自己在床边站了许久,叶胥也没有动静,气的陶青当即将叶胥身上的被子掀了起来。
被掀起被子的叶胥正在打盹,突然觉得身后有些凉飕飕的,他睁开眼就对上了陶青那双被怒火充满的眼。
叶胥被吓得一个激灵,他赶忙爬起来打算去哄陶青。虽然他也不知陶青为何生气,可直觉告诉他这事定与他脱不了干系。
陶青见叶胥起了床,转身就走出了房间,徒留正打算哄夫郎的叶胥坐在床边一脸的不可置信。
怎么气的这般的严重,连他一个狡辩的机会都不给他。
叶胥觉得自己惹得陶青生气这件事可大可小,可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总归是要他来哄的。
思及此处,叶胥麻溜的起床穿衣,起身准备去哄尚在生气的陶青。
等叶胥将一切收拾好,出门后,发现他们三人围着桌子坐的满满的,那架势好似就差自己就能开饭了。见他们三人坐的如此的满当,叶胥也赶了过去。
等吃了早饭,照例是叶胥和荀文林二人收拾碗筷,陶青和莘欣然就开始准备一下他们出门需要的东西。
不一会儿,他们提前租的马车就来到了门口,陶青见车夫已经到了,就转去厨房催促正在洗碗的二人。
“你们动作快点,马车已经来了,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叶胥听到马车后,还有些迷茫:什么马车?顿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今日他们是要去庙上。
听闻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的消息,叶胥和荀文林不自觉的加快了手上的速度,等陶青和莘欣然拎着包裹出来时,就见叶胥和荀文林并排站在院门口等着他们。
等四人一同上了车,车夫便吆喝着号子开始向着寺庙进发。一路上,伴随着马车中出来的欢声笑语,马车摇摇晃晃,终于再一个时辰后到了寺庙。
许是正月初五这天是破五节,所以庙上并没有太多人,等四人烧完香拜完佛之后,便打算四处逛逛。
陶青听说这个季节寺庙后山上梅花正值盛放,听闻漫天遍野的全是粉色,煞是好看,不仅陶青心动,莘欣然听了之后也心动极了。
两个小哥儿相视一笑,便手牵着手朝着后山的方向赶去,二人的脚程很快,这让方才站在他们身旁的叶胥和荀文林根本没有时间反应,等二人缓过神来时,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只知道身旁的人没了。
叶胥和荀文林见身旁已不见(未婚)夫郎的身影后,也都赶忙跟了上去。
上一篇:死鬼老公,爆点金币?
下一篇: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