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36章
作者:阿杜行
叶家夫夫二人收到来信时,很是激动,当即找到了卢栖的父亲,请求卢父去京城捎带上这封家书。
因叶胥家卖的东西味道着实不错,店铺中一般不缺客人。若是放了学,卢栖总喜欢去吃一口,二老知晓卢栖和叶胥的关系,每次卢栖来吃,总会暗地里给他优惠些。
一来二往的,卢栖同叶父叶姆也熟悉了起来,卢栖这个人嘴比较大,什么都喜欢说。
又一次去叶家的店铺吃饭时,恰巧见二老收到叶胥写的信,卢栖比叶父叶姆还要激动。
当即表示,他给二老念信的内容,叶家夫夫对这个性情坦率的小伙子很是喜欢,也就随他去了。
知道叶胥在京师一切安好后,卢栖很感动,当即表示要给叶胥回信,并告诉叶父叶姆卢父将要去京城发展。
到时让卢父帮他们送信。其实是卢父见叶胥已经进京赶考了,想着可能不久后卢栖也会去京师,到时候,若是自己在,卢栖若是遇上个什么事情,自己还能帮衬一下。
这样想着,卢父便打算先去京城探探水。
收到信的不只是叶父叶姆,卢栖和赵夫子同时也收到了叶胥的来信。
卢栖是在读完信回到家中时,守门的小厮告诉他,有封来自京城的信写给他,卢栖当时激动的不知东西,双手颤抖的接过了那封信,他就说叶胥不会忘记他这个兄弟。
叶胥给卢栖写的信无非是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然后又总结了一些自己在乡试中的经验给他,等到他乡试时能用得上。
叶胥写给赵夫子的心就很简单,无非是感谢恩师的推荐信,之后言明他在书院就读一切安好云云。
信的内容不是很长,虽说赵夫子面无表情,若不是赵夫子嘴边的笑容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真的有人被他骗过去。
叶胥能想着给他回信,就证明他心里还惦念着自己这个夫子的,是个有情义之人。
叶父叶姆听完叶胥的信,当即写了回信,并去拿了些银票给二人送去。
虽说叶胥和陶青二人在信中说他们在京师过的很好,叶胥在书院中认识了些学子,陶青也在这样认识了新的哥儿等等,说的都是一些琐事。
叶父和叶姆见二人在信中报喜不报忧,可他们总是怕二人在外吃不好,穿不暖。
多些银票也好傍身,叶姆便拿了两张银票准备给二人连同信一起给他们送去,叶父见叶姆拿了两张银票,生怕两张银票不够他们用,转身将盒子里中数额较大的银票全部拿了出来。
这还是两个孩子头一次离家这么远,叶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总是怕陶青不会做饭而饿着自己。
他偷偷的抹了好几次眼泪,真当是应了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
卢父带来的不仅有叶父叶姆的回信,还有卢栖和赵夫子的信,叶胥和陶青一一看着。
叶父和叶姆的信中:总结下来就一个主旨,别不舍得花钱,他们二人在外,不能委屈了自己,若是钱不够,就写信回家,他们再送,接着又说家中的店铺生意很好,让他们不必担心银钱不够。
第67章 赵夫子回信的大致意为:……
赵夫子回信的大致意为:现下你既已安然入学, 便要认真听夫子授课,若是当真是有些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夫子。还说了一堆学业上面的事。
卢栖的回信中倒是没有什么, 无非就是说些什么琐事,镇上哪条街上又开了一家新的酒楼,这酒楼的饭菜味道格外好,惹得他家的生意被抢走了不少, 他爹急的好几天没睡好觉;
书院中收了位神童, 赵夫子很是喜爱他;还说赵夫子现在也不怎么惩罚他了, 又说自己在这次书院的评比中拿到了第十名,然后洋洋洒洒的写了两张纸来诉说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风光。
还说了他阿父阿姆的反应:卢父听说他拿了书院评比的第十名很高兴,要不是他拼死拦着,他父亲都准备给人发钱了,说是让别人也跟着高兴高兴。
他怕太过张扬,及时拉住了无比激动的卢父, 还有他阿姆, 他阿姆非要办一场流水席,请众人吃上一顿,二人的反应让卢栖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自己太过懒散, 以至于取得了一个小成绩, 他阿父阿姆这般激动。
最后一整张纸就是卢栖的反思, 反思自己为何这般懒散, 他反思的很是深刻, 反思了一整张纸。
陶青是和叶胥一起看的信,最后陶青精准点评:“我一直觉得卢秀才是有些跳脱,没成想我还是保守了。”
叶胥见夫郎这么说,一时之间, 竟不知自己该不该替卢栖解释一下他在陶青心中岌岌可危的形象。
最后他想自己还是不要多此一举了,卢栖和陶青二人平日里又没什么交际,就算是陶青知道卢栖原本是个什么人又能怎样。
就这样,陶青一直误会卢栖,每次看卢栖时,都忍不住带些慈爱的目光,因为陶青卢栖的性格,让陶青觉得他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理所应当的要宠着。
每次陶青看卢栖的目光不像是看同辈人的眼神,惹得卢栖根本不敢出现在陶青的面前,因为他觉得只要他出现在陶青的身边,陶青看的他毛毛的,他有些不自在。
他觉得陶青看向自己的眼神,同他阿姆看自己的眼神一模一样,总觉得不太像是陶青这个年纪该有的眼神,有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次日,叶胥来到书堂,将卢父给荀文林捎来的信递给了他。
叶胥写信时,顺嘴问了荀文林一下,一问才知:原来荀文林也打算写信回家报个平安,只是愁于不知该如何将信寄回家,只好作罢。
听说叶胥有寄信回家的法子后,荀文林二话不说将早已写好的两封信交给了叶胥,叶胥将信交给镖局时,顺便也将荀文林的信寄了回去。
等下了课荀文林将两封信一一打开,先是看了赵夫子的回信,赵夫子的回信同写给叶胥的相差无几,都是鼓励他们在学院中要用功,不能被京城的繁华迷了眼,要守住本心,赵夫子知晓荀文林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
交代道:若是写功课累了,大可以找其他学子谈谈,看看其他学子在功课上面的看法云云。
至于荀母的回信,荀母的回信写的是荀文林的终身大事。
荀父尚且在世时,荀家的生活尚且可以,因着荀父是猎户的原因,荀家还能隔三差五的吃顿肉。见荀家日子过的好,自然有人眼红。
荀父有一个表了十八层的表亲,非要给尚在襁褓的荀文林定个娃娃亲。
荀父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可他觉得这事还是要看孩子的意见,若是长大后,两个孩子看不对眼,最后成就一对怨偶该如何是好,荀父心中还是有些不太赞同。
荀家那表了十八层的表亲姓莘,那人见荀父有些犹豫,当即表示现在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不在意这些。
荀父半推半就之下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可等荀父出事后,这家人就是另一副嘴脸,转眼间就不认人,说是从未和他们订过亲。
虽然莘家长辈不做人,可莘欣然自小便知道自己同荀文林有娃娃亲,同荀文林很是亲近,丝毫不介意荀家家贫。
荀文林在镇上读书时,莘欣然总会懂事的偷偷帮荀母做些事,分担些荀母的压力。
郎有情妾有意,荀文林本打算金榜题名后便归家去莘家提亲。
可荀母信中写道:莘家打算给莘欣然说亲,莘欣然不从,一口咬定说是自己自小订有娃娃亲,死活不从,莘欣然不顺从。
莘家长辈就把他关了起来,不给吃不给喝饿了些时日,说是他们太过娇惯他,让他养成了个不知好歹的性子。
晚上,看不下去父母所作所为的莘弟偷偷的将莘欣然放走了,临了给了他二两银子傍身,让他去京城寻荀文林,莘欣然临走之际,敲开了荀家的大门。
双眼含泪的告诉荀母自己的处境,若是他不再去寻荀文林,他父母要把自己卖给鳏夫给他哥哥娶亲,二人抱头痛哭。
荀母虽是不忍莘欣然一个小哥儿这一路颠簸赶往京师,可他心知二人情意相投,若是错过了,岂不是棒打鸳鸯。
除了告知荀文林在何处外,她别无他法,最后,荀母找出家中仅剩的一两存银递给了莘欣然,一番争执之下,莘欣然接过了荀母的银子,踏上远去京师的寻夫之路。
等莘家人发现莘欣然跑了之后,莘欣然早已趁着夜色出了城,此时莘家想寻人却为时已晚。
荀文林看到信后,怒火中烧,青筋暴起。看着信中的内容他又很是心疼他那未过门的夫郎。
他转身从包裹中拿出了那根被把玩的看起来比较光滑的木簪,那是他同叶胥夫夫二人一同游玩时,给莘欣然买的,本想着等二人成婚后,亲手给他簪上。
可没等他心上人戴上这木簪,却发生了这般事情,真是造化弄人,从他家到京师,赶马车还要走一个月的距离。
现下离莘欣然出发寻他已过了整整两个多月,他却丝毫不见莘欣然的身影,荀文林急的在屋中走来走去,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他知道莘欣然到了何处,自己也好去接他。
令人着急的是:京师那么多路,谁知莘欣然走了哪一条,荀文林很是愤怒,怒莘家人的吃相难堪,怒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又没有寻莘欣然的能力。
荀文林自收到信后,就一直恍恍惚惚。
叶胥发现荀文林自收到信后就一直不在状态,神情恍惚,也不知是不是家中遇上了什么棘手的事。
叶胥刚想张口发问,便听到有人喊荀文林:“荀文林,院外有人找。”
荀文林飞一般的跑了出去,等见到了人。平日里面上带笑的脸瞬间拉了下去,还带着些心疼。
平时他见到的莘欣然虽说衣服上有些补丁,但也算得上整洁。往常白嫩嫩的脸蛋,此时已看不出模样。
若不是那双清澈的双眼还像往常一般满含爱意的看着他,他根本不敢相信眼前这人竟是他夜思日想的人。
荀文林看着撑着最后一口气来到京师的小哥儿,有些心疼,手疾脚快的抱住快要跪在地上莘欣然。
跟在荀文林身后的叶胥,亲眼见荀文林抱着一个脏兮兮的少年,心中很是震惊,可不知发生了何事,一时间不知该不该说些什么。
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叶胥先是拜托跟来看热闹的学子替二人请个假,自己则带顺着莘欣然的力道也跪在地上的荀文林,还抱在一起的二人挪个地方。
叶胥走到荀文林的身边:“荀兄,这儿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我们先找个地方,之后你们再仔细谈。”
叶胥看着荀文林抱着脸已经哭花的人,顺着泪痕,莘欣然脸上露出了他那原本的肌肤。
叶胥看了莘欣然一眼,犹豫的开口:“我见这位小友应当是需要梳洗一下。”
荀文林看着尚在怀里的人,一时间有些懊恼,懊恼自己竟这般粗心,赶忙抱起怀中的人走出了人群。
叶胥带着二人回了他自己家,此时在家看杂记的陶青,见理应在学院读书的夫君却突然回了家,后面还跟着荀文林,也不知出了什么事。
慌慌张张的走上前急切的询问道:“怎的你们二人一同回来了,发生了何事?”
叶胥看着一脸焦急的夫郎,贴心的解释道:“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陶青一脸的疑惑看向身后的荀文林,荀文林看着怀中的人,有些难为情的说道:“我未婚的夫郎前来寻我。”
陶青顺着荀文林的目光看到了脏兮兮的莘欣然,只觉得事情的真相并不像荀文林说的那么简单。
到了屋中,荀文林放下怀中人,陶青看着有些不自在的莘欣然,便打发了二人去烧水。
“夫君你先去烧水,马上让他洗洗。”陶青交代道,然后看着在一旁束手无措的荀文林道:“荀举人去给他做些饭,我觉得这位...”
“欣然!”荀文林答道。
“对,欣然小哥儿应当也是要吃些东西。”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二人赶忙去忙活。
陶青看着乖巧的坐在椅子上的小哥儿,见那小哥儿似乎是有些拘束,陶青怕自己太大声吓到他,柔声道:“没事,就当做是自己家中一样就行。”
话落,陶青见那哥儿似乎更加的不自在。陶青见自己说的话好像起了反作用,又换了个话题:“荀举人同我夫君是同窗。”
陶青见欣然停了自己的话后,似乎放松了些,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他。
第68章 陶青被他那小鹿一般天然……
陶青被他那小鹿一般天然呆的模样看得有些心软, 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很自然的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安慰道:“不怕, 到家了!”
本来尚且能忍住情绪的莘欣然,听到陶青这句话后,湿润的眼眶再次红了起来,陶青见莘欣然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 一时间有些无措。
他不知自己到底说了什么, 才会戳到了他的伤心处, 把他弄哭,陶青从未安慰过人,他结结巴巴的安慰道:“你别哭呀!我,我没干什么!”
没等陶青将话说完,本来显得很拘束的莘欣然瞬间抱着陶青的腰大哭了起来。
莘欣然的大哭弄的陶青不知所措,也引来了正在厨房中忙活的二人。
因为荀文林不会做饭, 所以烧水的活就交给了他, 荀文林那时正看着灶膛中的火焰发呆,突然间就听到独属于莘欣然的哭声。
莘欣然看起来小小的人儿,哭起来也着实让人心疼, 每次荀文林见莘欣然哭的时候, 他都忍不住的想上去抱一抱他, 想轻声宽慰他:“事情总会过去的,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荀文林再次听到莘欣然的哭声, 反应很是迅速,扔下了灶膛中燃烧的木柴,飞速跑到堂屋中,就见莘欣然抱着陶青的腰嚎啕大哭, 而陶青则是站在那一脸的无措。
迟一步赶来的叶胥看着别人抱着他夫郎的腰,一时间有些吃味,他都从未那样依赖的抱过陶青,竟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叶胥心中很是不忿,但面上却不显。
上一篇:死鬼老公,爆点金币?
下一篇: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