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 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 第123章

作者:五行八卦 标签: 穿越重生

  工具棚那边,早有老师傅和先到的工人,拿着笔记等待记录其他人今天使用了什么,需要添补什么,以方便他们下次开工的时候,领到的工具箱是满的。

  每个老师傅手下至少有三个帮忙记录的,整个收工过程,在这样的高效率下,不到十五分钟就搞定了。

  “今天什么伙食?”匆匆赶到的工人,询问前面已经打饭的。

  那人端着一个小盆,给对方看一眼:“炖大骨,香煎鱼块,凉拌海带丝和蒸土豆。大厨说了,主食就是土豆,汤是炖大骨头的汤里放了点萝卜块,胃口好的,可以多喝点。”

  “这炖大骨看着就香啊!”

  “这才哪儿到哪儿,要是放上咱B省的酸菜,那才够味。”

  “这是什么鱼啊,吃着有点像是鸡肉,这么大块,居然没有刺儿。”

  “洪师傅,吃得差不多了?要不要再来点肉汤溜溜缝?”

  “不行不行,搞不了搞不了。”已经吃上,并吃得红光满面,油光水滑的四十多岁工人,举手摇摆,一副被撑得不行的模样,“这一个骨头就一斤多,里面的骨髓油香得我舌头差点没吞了,三个得有四斤,再加上一大块两斤有余的又鲜又嫩的煎鱼肉。刚刚我还嫌弃雇主今个怎么小气了,这会儿咱又开始嫌弃肚皮太小了。”

  “哈哈,可不是,咱俩大土豆,才吃了一个呢。骨头还有一个没动,鱼肉还有三分之一,海带丝还有一些。这要是再去喝汤,剩下的绝对吃不动了。”

  “可不能浪费啊!”

  “那不能。这么好的东西,撑死我也得吃了。”

  “……”

  “第一天上班,就给发工资?”新进的工人,领到早饭的同时,被人塞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赫然是他们今日的工作报酬。

  “是,是不是我们哪里没做好?”接到袋子的不少工人并没有多少欣喜,而是担心是不是自己手艺不好,被人家嫌弃了。

  如果是来之前,他们或许还犹豫忐忑,但来了之后,发现这边全是手艺高超的兄弟单位老师傅,不自觉就起了比较的心思。现在被人‘退货’,他们一时间哪里接受得了。

  “我,我就是新工具,今天用得还不是太顺手,动作慢了点。最多三天,不,两天也行,我就,就熟练了。”不说这边伙食,就是能跟同道们学习,就让人很心动。

  这要是走了,传出去,那真不是丢脸那么简单的事儿。

  负责分发东西的张小毛和周丫丫俩孩子刚要张口说些什么,旁边正蹲地上大口啃肉的工友,就忍不住大嘴巴道:“同志,你这戏可真多啊。你们是才来的。这边的雇主怕你们回去,家里粮食紧张。这才提前给你们发。这边有规定,新来的,前三天都给发报酬。等到三天之后,就一个星期一发,要不然每天发,太麻烦了。”

  “可不是,咱们这边据说有一千多号人呢,每天发,后勤根本忙不过来。”

  “我媳妇说,之前给我们发的时候,都是她们利用炖菜时间,一个个分的,还要称好,称错了,这边管事说了,多了可以,少就得拿自己的补上。”

  “行了,赶紧闭嘴吃饭,忙活一个晚上,你们不累啊?”一个老师傅看了一眼,还在沙滩上加练的巡逻队核心成员开口。

  “啊哈,嘿嘿,除了有点困,我是一点都不累,就这炖大骨头和大块煎鱼。我就是累得吐血,也能给补回来了。”

  “可不,这要在我家里,就三根大骨头,就够我们一家老小开一次大荤了。”

  “能带回去吃吗?”新工人小声询问。

  旁边有老工人赶紧道:“可别乱搞。之前有个同志,就偷偷装兜里来着,结果人回去了,东西留这原地。晚上再来后悔的要死,还被巡逻队批评了,扣了半斤粮食呢。人巡逻队说了。这边的伙食本来是可以不办的。雇主怕我们这些人在家里吃不饱,过来后肚子饿耽误工作。这才搞了这么一出。老板已经很够意思了。咱这边随便一个人,一个月,要是干满三十天,那就是一百八十斤肉啊。”

  “是啊,要是大家随便往家拿。再多的东西也不够吃啊。”

  “行了,别说了,巡逻队训练完了。”

  随着巡逻队核心队员小跑来到临时餐点,营地里本来嗡嗡嗡的说话声,戛然而止。大家不自觉的加快速度吃饭。

  少数感觉不够的,也是默默起身去汤盆那边盛汤。

  汤盆里的汤并不是普通食堂清汤寡水的汤,就瞅那色泽和上面飘的大块油花就知道,这是真正的骨头汤。

  用勺子在汤盆底一捞,还能捞到不少碎肉。

  不过,这吃过四斤大骨头,两斤香煎鱼之后,基本上没人干捞锅地儿的事儿。

  五点三十分,随着巡逻队将所有工人列队带到指定位置,营地里忽然有什么光亮闪过,光亮之后,沙滩上列队的工人们就消失了踪影。

  除了,每日专门留下做善后工作的巡逻队和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负责打扫临时食堂,方便他们下次来的时候,可以迅速开始做饭。临时食堂里留下的肉汤等,也不会浪费。

  一般都会留着晚上当汤或者调和菜,都是很不错的高汤。

  巡逻人员,则在巡查完整个工地,确定没什么遗漏和危险后,按照表格,补齐工人的工具。五点五十,巡逻队人员和后勤人员,在第二道白光中消失踪影。

  有小龙这个高级智能在,张坤水并不用事事躬亲。小龙会根据工人每日的用餐情况进行调整,而他只需要补充食材就好。

  就比如,今日一大早,出去了一趟的敖胤之就带回了上万斤小海鲜。这些东西是在龙城贫民区买的。

  相比龙城市区的高薪和高消费,贫民区距离市区远,消费也相对低上很多。

  几分钱一斤的海鲜,一万一千斤,也就三百多港币。

  当然,这价格要是在粤省贫困区,能收三倍多。

  不过,张坤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起得晚,等他赶到能偷摸收海鲜的地方,基本上人家都已经收摊了。

  敖胤之忙完这边,还要去首都上班,便只能帮这么多了。

  “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要不等年后在忙?”敖胤之看向张坤水挺着的大肚子,有些担心道。

  工人他们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就需要一些专业人士了。

  在张坤水的计算中,钢铁城堡是可以水上,水下,甚至是可以移动的。这就需要十分专业的东西了。

  即便敖胤之智商卓绝,在张坤水这个半吊子抄袭生,丢三落四下的指导下,按照未来现成的航母,宇宙飞船的材料配方,经过多次试验,提炼出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钢材。

  但,让他创造一艘,可水下,可水上,类似核潜艇的钢铁城堡,还是很为难他的。专业超出太多。

  为此,二人商量一番,不得不去再次去‘捡漏’。

  “年前将人弄过来,也好让大家伙过个好年。而且现在是冬季,万一哪些大佬被批斗狠了,没能熬过去,就是我们都损失了。”张坤水一本正经道。他是在积功德,自然要选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出手,否则,谁还鸟他。

  敖胤之看着他,点头:“行,我陪你。”

  张坤水笑了笑,没有拒绝。其实在小龙的帮助下,各大城市的知青办,红袖会里走一走,还是很容易寻到一些下放人才的。

  这不,两天不到,二人就拿到了二三十份拥有船舶和潜艇研究经验的下放人员。

  为此,张坤水还特意跟小龙,用能量从飞船上置换了十七个低级傀儡做置换。技术员不同于工人,需要长期认真的研究试验。

  弄到手的十七个人不出意外,完工之前是不能离开‘工地’的。

  为了让十七个人更快的入手,张坤水还把之前弄到的那艘北极熊核潜艇拿了出来,又去约翰牛等欧美人的地界,将那边沉默的潜艇给打捞了,供十七人研究。

  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就到了穿越的第一年新年。

  这个新年,为了赶进度。除了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工人们得到了三天的休息时间,其他都在赶工中。

  为此,张坤水特意去华安市的制衣厂和纺织厂游说了一番,让自家五姐,六姐,这个新年不回家。

  作为二十岁,还没有对象的大姑娘,张丽华和张明明也有点不好意思回家。被小妹一顿游说后,感觉回去也是给父母增加心里负担,便纷纷写信回家告知今年厂里加班。

  这年代春节很多厂子是不放假的,想休息,就得请假。

  虽然,据说上班也不一定是工作。但工资是照拿的。

  姐妹俩在信里言辞恳切的表达了,她们不回家过年的最大原因是,刚刚转正,为了给领导留下好映象,这才不好请假等等。

  与信封一起寄回家的,还有两姐妹给父母,大姐,大姐夫和小侄女做的新衣服,新袜子,新鞋子等。

  正好,一大家子在赚外快,对于老五老六不回家一事,并不太在意。

  若是平常,张妈妈是要给俩女儿邮寄点东西的,但与张丽华姐妹俩的信一起到家的,还有张坤水的。

  张妈妈就彻底歇了,给俩女儿邮寄东西的打算。

  家里的东西还是儿子借口新年福利给发的,她就不多此一举了。

  张坤水写信,主要是听说张甘露回家养胎了,这才不得不在父母对自己已经有了多方猜测的情况下,多此一举的做表面工作。

  作为同样怀孕的张坤水,他这个时候是‘不方便’露面的。

  这封信寄回去,主要是方便张妈妈应付邻居。

  “我们家小七被女婿接去首都了。女婿说了,这边医疗不如首都,小七又是怀得多胎,只有在首都医院里生产,他才放心。”张妈妈拿着张坤水的信对前来八卦的邻居道。

  大过年的,被八卦的邻居上门八卦,她也真是够了。

  偏偏农村就是这样。你不应付还不行。

  “人家甘露不也是双胞胎,你们家女婿这也太紧张了。”

  “是啊,人家甘露那肚子大得哟。我听说还不止是双胞胎呢。”

  “甘露丫头是堂女婿当兵去了。那是没办法的事儿。”张妈妈笑道。

  八卦的人立刻压低声音道:“庆梅,人家甘露的女婿,这过年可送了不少年礼。你们家女婿给了啥啊?”

  “对啊对啊。李凤莲可是说了。她们家女婿给她们家光是烟酒,就好几箱。猪肉给送了半扇,牛肉二十多斤,还有布匹三匹,棉花五十斤呢。糖果啥得也有十好几斤。”

  “是啊,还不止。精米精面,每样也给了一百斤,还有不少钱票呢。”

  “还有水果,和那什么,对了海鲜,就是海里的东西。”

  张妈妈听着八卦之人的话,心里说不酸是不可能的。要说她可是有五个女婿的人。结果,他们家现在吃得,差不多都是他们家儿子给的。

  其他女婿给得那些,连儿子给的三分之一都比不了。

  “张京墨,巫庆梅。”八卦之人本来看着巫庆梅脸色不好,正要拱火,背后邮递员冒着风雪赶来了,“巫大姐,您在家啊,你们家有好多快递包裹在公社邮局,下来两三天了。这都下雪没来得及通知。你们赶紧拉车过去领,明天开始,我们邮局要休息三天。”

  好多快递包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立刻就有人八卦道:“小王,包裹哪里寄得啊?”

  “我只记得有首都的地址和某某部队的地址。”

第126章 卸货前夕

  “凤莲你不知道,巫庆梅俩女婿给她邮寄了多少东西。”大年三十下午,刚吃完‘年夜饭’,百草大队一大队的几个‘闲人’,就围在了张甘露家大门口,原因自然是今儿早上,她们刚刚从前大队长家,打听到人家女婿昨儿邮寄的年货到底有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拿钱不当钱。她家那大女婿就不说了,人是部队的,邮寄东西的也是部队,听说主要是为了给人养伤。她首都那个小女婿,真的哟,据说在什么大厂子里当个什么技术员,今年被评了个优秀,得了厂子里不少奖金和福利。

  哎呦喂,那给个丈母娘邮寄东西跟孝敬亲妈似地。

  吃得用得邮寄了整整八个包裹。还说什么不能回来过年很是抱歉。天啊,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可不是,可不是,虽然没你家都女婿给得实惠。可什么红枣核桃莲子桂圆儿花生葡萄干,和各种水果干,糖果都是十几斤十几斤的送啊;烟酒还是特工的;麦乳精,奶粉也有好几瓶好几袋子。哦,对了,他们也送了海鲜,什么干的,罐头的,油炸的,哎哟喂,加起来起码也有一百多斤。

  就这庆梅和京墨还一人得了一身冬衣,一双皮鞋。对了,听说还送了不少土豆红薯粉条,说是什么厂子里发的。有一百多斤呢。”

  “庆梅这女婿不得了啊,这一个女婿简直顶别人家好几个儿子。这就是亲儿子也没这么给的。这些东西随便拿几样换出去,就够吃几个月了。”

  “所以说,这找女婿,还是要找有本事的,还大方的。”

  “那可不容易,谁能有庆梅和凤莲家这么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