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 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 第103章

作者:五行八卦 标签: 穿越重生

  “就这儿,你看看我们这作坊,干净吧。我们都做了好多年了,卫生什么的,一直是附近作坊里头的拔头。”大队的咸菜作坊,居然距离支书家很近,没几步路就到了。

  张坤水随着支书的介绍,看向青年打开的作坊,里面确实被收拾的很干净,就连那一个个的咸菜缸子,都擦的反光。

  “你们有多少?”张坤水神识扫过所有咸菜缸子,感觉还不错。

  “啊?”青年呆住。

  “……”

  支书愣了下,赶紧道:“存货,存货我们现在有,大概一万两千多斤,算一万两千斤。主要是前面的没卖出去,剩下的不敢腌。”收购站压价,他们不敢出手啊!出手了,整个大队的人都要等着饿肚子。

  “一万两千多斤有点多,我现在手里没那么多粮食和肉了。你们平时送去收购站是多少钱一斤。”

  “平时收购站收的话,三分。”现在他们想一分五收。

  “这么便宜?”张坤水:不是,这咸菜虽然这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可是这腌制需要盐,需要时间吧?这才三分,够盐钱吗?

  “不便宜了,这年头谁家不会腌咸菜,我们也就是本地种植芥菜头,又有老师傅,这才自己腌制。要不然芥菜头没人吃,几厘钱一斤都没人买。”

  一直静默的青年支吾道:“大白菜才几里,一分一斤。”

  张坤水:……行吧!

  张坤水暗自算了算,若是咸菜这么便宜的话,他储物袋里的货物,说不定还真能拿下这批咸菜。

  神识扫过天赋空间中的储物袋,装米面的里面,米和面加起来,一共还有一千二百多斤,肉的话,之前大家都要得猪肉,所以剩下的基本都是没人要的鸡鸭杂,猪杂和少许猪肉,估摸综合起来能有两百三十多斤。

  但是这个鸡鸭杂,这年代卖不出价格。他最高也只能按照两三毛一斤出。

  “这样,你们这批咸菜,我给你们按照市场价四分一斤。但是我手上现在只有大米白面一千二百多斤,算一千二百斤;肉的话,鸡鸭杂三毛钱一斤,我有一百五十多斤,这个里面主要都是鸡胗,鸡肠,鸡肝,鸡心,鸡爪;五花肉三十多斤,八毛一斤;猪下水,带鸡冠油,板油一共五十多斤,算四毛一斤;除此之外,我再给你们棉花一百斤,咸鱼两百五十斤。”

  “大,大米,白面?”青年忍不住开口。

  张坤水点头:“对,我没有玉米面那些,就大米白面,还是精米精面。我按照一毛七的价格给你们。”

  “要,要票吗?我们可都没票。”青年自卑道。

  张坤水笑:“我既然上门来兑换,自然是不要票的。”

  老支书努力压制住身体的激动,好半天才开口:“棉花,棉花能换成别的吗?我们这边多少娃子都在附近纺织厂上班,那个……”

  张坤水:行吧,他没想到这个。

  “那就咸鱼,我再多出三百斤。”

  “没有别的了?”老支书显然是更想要粮食。

  张坤水苦笑:“那只能等下次了。我本来想来你们这边兑换点白菜,萝卜,花椰菜的。”

  旁边的青年似乎有点着急,他觉得咸鱼也不错了,三毛五的咸鱼,他们拿出去能换不少粮食。。

  老支书想了想到底还是点头了:“怎么换?”

  张坤水笑了笑,挥手将背后的作坊大门关上,在青年和支书震惊的眼神中,再挥手,地上一堆的东西。

  “我赶时间,就不玩儿虚得了。只希望两位能够保密。这样,我们或许还有下次合作的机会。”张坤水说着,做了个请的姿势,“看看吧,看好了,我就把我的货收起来。”他今天特意换了个装扮,就不想麻烦来来回回装货。而且这边距离城市太近,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人举报。

  支书和青年整个人都傻了。好一会儿,作为过来人的支书,才大着胆子去走到装粮食的袋子前。随便打开一个袋子,里面全是白花花,能够闻到米香味儿的大米,抓一把塞嘴里,是真的没错。

  再打开一个袋子,里面是白面。货真价实的精面。

  又去看肉,果然最多的都是鸡鸭杂,还都是简单处理过的。绝对不含鸡毛鸡屎那种。

  猪杂那也是真真的,连接着猪肺的鸡冠油,一个能有三四斤,这得多肥的猪啊。

  “太少了!”老支书捏着鸡冠油,瞬间忘记了前一秒的惊悚。

  再看五花肉,也是肥多瘦少的,可惜数量同样少。

  张坤水也无奈,他也没想到这么巧,遇上个亟待需要解决粮食问题的。

  “对了。”张坤水忽然想到什么,“我怎么把这个忘记了。”他说着,挥手丢出几袋子红糖出来。

  这是他在宝岛兑换粮食的时候,人家推销给他的,很便宜。因为是宝岛特产。

  “蔗糖,就是红糖要不要,这里有五百斤。就按六毛一斤。”

  支书:想要,这可是硬通货。

  青年:……

  即便支书很想留下这批红糖,他也没东西兑换了。他们这边被批准为华安市的菜区,专门为城市输送蔬菜。

  他们每家每户是存了不少蔬菜,可放在往年,他们或许能够轻轻松松拿出三百块钱的蔬菜,但今年……

  思来想去,支书让青年去叫了大队长。

  大队长开始还觉得支书是在胡闹,可是在看到这边拿出来的东西后,还是点了头。

  不论是咸鱼,还是红糖,只要他们有门路,都能用来换不少粮食。反观他们手上的白菜,萝卜这些,却是卖不上价格。

  “我们能给你提供一万斤的萝卜白菜,一万斤的葱。剩下的,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大队长叹息道。

  张坤水挥手收走所有咸菜缸子里的咸菜,以及两袋子红糖,剩下两百块钱的红糖。想了想,又丢出一百多斤的海带。

  “这个是海带。吃了可以预防大脖子病,商场里好像偶尔有卖,送给你们了。”

  大队长如果一开始还觉得去叫他来的青年是被大雪冻傻了。那么现在,他就只剩下震惊和敬畏了。

  “保密。”张坤水冲大队长道。

  大队长本能的点头:废话,不保密,难道他想告诉别人,他和村支书投机倒把?让别人来抓他们?

  张坤水以为大队长要召集社员,他才能拿到萝卜白菜那些,结果对方直接将他领到了大队厂库。

  里面正好有一万斤萝卜白菜,和一万斤新鲜葱与大葱。

  “本来准备送到收购站的,结果下雪,他们愣是没来。”大队长叹了口气。

  张坤水没说什么,因为他在堆放白菜的旁边,看到了不少已经枯黄的菠菜,基本已经不能吃了。

  对于菜农来说,这简直就是在喝他们的血。

  “东西还在吗?”张坤水前脚收了东西走人,后脚大队长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咸菜作坊去。

  支书和青年还守在那边,闻言,满是紧张的点头,顺便看了眼正煮着白米粥的小锅:“都在,没少。”

  支书,青年:米粥好香啊!

  大队长却好似没听到一般自己走到粮食袋子前,一一检查之后才道:“这家伙是送财童子吧?这些东西,每一样,就算是平常,有票也买不到。”

  支书:“是有点傻。这要不傻,能按供销社价格买咱们的咸菜。给得红糖,都比供销社的好。”

  青年:……你俩这样,良心不会痛吗?

  大队长吸吸鼻子,闻着空气中香甜的白米粥味,陶醉的不行:“好久没吃到大米粥了!这米是新米啊!”

  “嗯。”支书吞咽着口水。

  大队长:“简直跟做梦似的。一开始我还以为东西是哪个粮仓偷来的。”

  青年:“叔,这米粒和咱们这边的不一样。”

  大队长点头:“是啊,所以我放心的同时,琢磨着,是不是把这些米都换出去,换成玉米面,红薯什么的,够咱们吃几个月了。”

  支书点头:“那一会儿吃完饭就安排几个信得过的,赶紧背出去换了,短时间不能换出去的先藏起来,可不能让人知道今儿这事儿。”

  大队长努力吞咽了几次口水,点着头道:“嗯嗯嗯,咸菜还有吗?切点来配粥。”

  “还有一缸。咱们可以准备腌制下一批了。”

  青年看着俩志得意满的人,小心翼翼道:“爹,叔,要是收购站再来收购咱们的咸菜怎么办?”

  支书:……

  大队长:……

  “收个球,一分五想要收购老子的咸菜,想屁吃去。。”

  “呃,太激动了,忘了这茬。这要真被收购站的惦记上,可不是好事。”

  “没事,今晚上就让小子们把东西换出去,然后分到社员家里去。老子就不信他们还敢去咱社员家里搬东西。”

  “……”

  出了菜区,张坤水的身影消失在白茫茫的大风雪中。

  再出现时,人已经在首都敖胤之温暖如春的宿舍内。

  作为首都名列前茅的大厂,这边是第一批实现家属区供暖的厂子。听说整个首都供暖先后中,他们也是第一批次。

  “没人啊?”正值中午时分,虽然是星期天,宿舍区却没什么人。

  零星几个留守的,也是借着煤炉子正开小灶的。

  看样子其他人都去食堂吃饭了。

  张坤水揉揉肚子,正想着要不要借敖胤之的炉子煮点吃的,背后的门就响了,接着身穿军大衣,头顶军帽上堆满了雪的人慢吞吞走了进来。

  这人,不是敖胤之!虽然对方围巾都没取下,大半张脸都捂住了。

  但张坤水一眼就认了出来,身形一闪消失在原地。

第106章 做媒

  来人手里拿着两个方盒,进来之后在屋里扫视了一眼,将其中一个饭盒放在门口书桌上,就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外面传来声音:“周建,你怎么进敖同志的屋里?”

  “敖同志有事,让我帮忙把饭先带了回来。”

  “啥事啊,大中午的不吃饭。”

  “对啊,这么冷的天儿。”

  “能是什么事儿,就是那帮子闲得蛋疼的老娘们,又要给他说媳妇。”

  “啊?敖同志都结婚了,还是拿了结婚证的。上次我还看到他那农村媳妇了。那群老娘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能怎么想的?还不是听说敖同志给食堂帮忙,弄了一批粮食和肉回来,一个个就闻到肉腥味的苍蝇似得。你是没看到,刚刚一大群,十几个老娘们一拥而上,那阵势,ND,吓死个人了。”

  “这群老娘们真得是,人家都结婚了,还天天搞这一出。真是没人举报她们,让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行了吧,举报个屁,你们知道是谁带头的吗?就厂子里那谁谁谁媳妇,谁敢举报?举报了有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