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后宫传 始皇后宫传 第161章

作者:冰镇柠檬水 标签: 宫斗 轻松 穿越重生

  到时候种地里,除非他们刨出来,不然也带不走。

  不对,如果真是三天一熟的巨大作物,种地里也不安全啊!

  不行,回去后一定要让村里的大伙来回巡逻,每块地都给盯结实了。

  于是那些家仆就再也买不到种子了,甚至有些想要跟进村里强买强卖的,也被一个个虎视眈眈的村民巡逻队给吓跑了。

  等到下午,上午被领走的种子种下去发芽后,整个县城的黔首都沸腾了。

  半天发芽,跟它们说话唱歌还会发光,这完全与报纸里的内容对上了啊!

  这些种了的黔首们更加亢奋,一个个晚上不准备睡了,举着火把巡逻,就怕有把种子卖了的人家过来偷苗。

  而这就还真的抓住了几个趁着夜色来偷苗搞破坏的人。

  等到第二天早上,看着长成小苗的种子,许多没去领种子的都坐不住了,天刚亮就冲进县里头排起了长队,就为了尽快领到种子回家种地里去。

  这可是一天就能发芽长苗的神种啊!

  谁要是看着别人种出来的成果不心动,谁就不是骨子里流淌着种地血脉的华夏人!

第170章 朝廷的后宫

  刘季叼着草根,看着自家地里头刚刚种下去的农作物发呆,他家里头有15口人,所以昨个领了种子后一共开了15亩地。

  本来听到传令时,他还以为嬴政求仙问道被那群术士骗子给骗住了,竟然让天下人全都拿着户籍证明,一个个去登记后领取种子,甚至还把他们这些官吏全都调过去帮忙记录。

  不光如此,记录完还要把黔首们全都拉去讲报纸,不光在城里头讲,还要下到镇上,乡上,一层层安排人去讲,每天都要讲,谁要是不讲,谁就等着受罚,简直奇怪又严苛。

  即便提前拿到报纸后看到上面的内容,他也不觉得那是真的,特别是看到那位叫刘彻的夫人写的劁猪文章后一口茶没咽下去,差点喷好友一脸。

  缓过来后,他当即就想跟好友们说一说这趣闻,尊贵的夫人写文章教人劁猪,她见过活猪吗?

  笑死了,还有那些给猪顺产的,喂猪的饲料等等与猪相关的知识,他只想笑,猪这种低贱的肉食,基本上只有地里刨食的农人吃,宫里头的人何曾看得上眼这些。

  再说上面教人种地的文章,什么种下去施肥浇水,这还算正常,但是后面却要求他们要跟作物说话,为它们唱歌演奏,而还不是一次,是每个生长阶段都要对话一次,看到它们发光才算是成功对话过。

  这一看就是没种过地的人才有的奇妙想法,植物又没有思维,它们怎么会听得懂音乐与人话发光呢?

  除非它们是妖精。

  然而当他把这件事说给萧何他们听了后,其他人笑得前仰后合,说上头人糊涂,这种事都搞得出来时,萧何却神色郑重的说道:“种吧。有多少种多少。”

  刘季当场就问道:“为何?”

  萧何道:“既然他们敢出文章让天下人听,让天下人看,还说的头头是道,且拿出了这么多免费的种子让人种下,那就绝不可能是假的。”

  除非他们想贻笑大方,让这件事被天下耻笑。

  可嬴政不是这样的人。

  他结束了七国割据,他统一了这天下,如今刚刚结束战乱稳定下来,他不可能自掘坟墓。

  更别提这上面不止有后宫之人的文章,还有诸位公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文章,厚厚一叠都是接地气的大白话知识,这不像是要闹个笑话狼狈收场的模样,更像是来势汹汹,准备强势更改世间格局的姿态。

  萧何最后又道:“别忘了,最开始推行的地方就是咸阳,到我们这,已经过去八九天,而作物却只用三天甚至两天就能一熟,若此事是假的,你们觉得这政策还能到我们这来?”

  闻言众人纷纷愣住,也正因为这番话,刘季回家便让父母兄弟连夜耕地,生怕赶不上这趟好事。

  而能当官的都有自己的渠道,更别提隔壁县又不远,他们先种的,到他们知道这事的时候,那边都水灵灵的长成小苗了。

  现在因为户籍登记,那边官吏都忙晕头了,在没这一手之前,谁能想得到这片大地上隐藏人口竟然有这么多呢?

  之前连年打仗,今个楚国赢了,明个魏国赢了,后个秦国赢了,他们的国籍也就变来变去,同时还被各个国家的人征收打仗,为了躲避征兵,许多地方上的黔首都不上户籍,避免被查到家里有许多壮丁后被拉走打仗。

  如今国家刚刚统一,有人都在观望,也有人早就习惯了没有户籍的生活,便也没有突增太多人口,结果现在嬴政来了这么一手,瞬间这批隐藏人口就坐不住了。

  只要登记户籍,他们就可以凭借着良籍去按人头免费领种子,而他们种的好,以后就还能领免费的种子。

  虽然只有一亩,但是听说种得好,侍弄的用心,这批作物还会在采摘的时候自己掉种子出来,多种几批,谁还愁种子啊!

  大家到时候只会愁种地的地不够用,并且对秦朝越发衷心有归属感,毕竟这是实实在在让他们以后都能吃饱穿暖不用饿肚子的好国家啊!

  特别是第一批的种子免费发,只要你证明你是秦朝的良民就能领种子,不过奴籍不可以领种子,因为奴籍就意味着你整个人都是主家的,你的东西是主家的,主家的东西也还是主家的。

  但凡这种子开放给奴籍,那立马就会有大批奴籍来领种子,然后让主家囤积种子,吞并土地,甚至还会想方设法压价土地,以低廉的价格收走土地,再把农人的良籍也变成奴籍。

  “当真是大丈夫。”刘季叹息一声,这次过后,估计天下农人都成为秦朝的死忠了。

  “什么大丈夫不大丈夫的。”刘大嫂扬眉道:“种了这般多,今日若是不能全部对话一边,这种子可长不成巨大作物。”

  “三哥快来吧。”刘交说道:“全家都忙坏了,你这位最先提议全家去领种子,领完了全种了的就这般看着,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刘季吐掉草根,说道:“好了好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贯是做不来这些,怎得这般较真。”

  刘大嫂闻言想翻白眼说些什么,但是被她丈夫拦下了,最终也没开口,只看着这个动动嘴就让全家一起忙起来,最后自个站在一旁只动嘴皮子指挥的三弟慢悠悠走到地里头,扯着嗓子唱了起来。

  如他们这般地里头忙活,一家子下地,一边施肥浇水,一边扯着嗓子唱起来的还不少,各种民谣合在一起竟唱出了大合唱的感觉。

  最后有人发现这样一起大合唱会让更多的植物发光,于是便开始组织人手同一时间唱歌,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覆盖更多的植物。

  不过也有唱歌的难听,五音不全,以至于植物听了也不发光的,但好在为了粮食他们愿意下苦功夫。

  他们一边浇水施肥,一边絮絮叨叨跟它们说话,就说一些日常话,或者回忆报纸上听来的事情,当做趣闻讲给植物们听,而这也有用。

  时间一晃而过

  两天后

  沛县第一批种下去的种子里有一部分种子,在广大农民的细心照顾下已经长成了巨大作物。

  其中就有钰大人,他站在自己家田地上,看着那比人还高的土豆瞳孔地震。

  原来真的能长这么大吗?

  虽然他已经接受了这些种子都很神奇,一天就能长大成苗,两天就能结果成熟,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准备摘一个看看成熟没有的时候,他发现那土豆竟然刷一下变成了巨型土豆。

  钰大人:瞳孔地震.jpg

  为什么是刷一下就变大,而不是有一个长大的过程啊!

  眼睁睁看着它变得比人还大,又眼睁睁看着它把根茎压趴地上,差点被砸到的钰大人回不过神来。

  一旁的邻居见状,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们家的地照顾的也不差啊。

  怎么他们家的就没变成比人还高的巨大作物呢?

  难道这就是天赋?

  正当他不解的时候,其他看到土豆一个个原地大小变的黔首纷纷回过神来,他们双眼放光道:“不愧是能一下子成为县长的钰大人,这种地的本领也比俺们强。”

  “没错,钰大人能不能教教俺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像您这样种出巨大作物来啊?”

  “是啊,不求全部变成这样的巨大作物,只要有一亩地不……半亩地,俺们只要半亩地是这样的,就死而无憾了!”

  钰大人回过神来,他连忙说道:“别这样,我也是按照报纸上教的做,这才让它们变得这么大。”

  “啊?可是俺们也是按照上面做的,这……”

  “是啊,俺们也是按照步骤做的施肥浇水和它们说话,怎么就没变呀?”

  钰大人扫了一眼他们地里种的满满当当的种子,说道:“可能是你们种的太稠了。”

  “稠?”

  在场的黔首们纷纷看向自家的田地,接着又看向钰大人的田地,对方地里的每个作物之间的距离都差不多大,且留出了足够的缝隙,让巨大作物变大后也不拥挤。

  而他们的田地却种的满满当当,距离挨得近,因为他们觉得距离那么大太浪费了,中间的缝隙还能种很多东西,于是一亩地的种子,基本上只种大半亩就不够用了。

  他们当时还觉得纳闷,怎得给的这么少?

  猜测是不是因为官老爷们没下过地,这才不知道一亩地能种多少种子,所以给少了。

  当然也有猜测官府不想给太多,毕竟这是免费的,但他们免费的了种子,自然也不好说他们抠,便默默又种了一亩地的种子进去,结果……

  “什么?原来一亩地种那般少,是为了给巨大作物落下的空间,俺好恨啊!”

  “俺也是,俺怎么就舍不得那点空地,谁能想得到那点空地不种,俺们得到的粮食反而会更多呜呜呜……”

  “那这怎么办?俺们还能有种子吗?俺虽然种的稠,但俺也好好施肥浇水了,能不能额外给一些种子,俺下次一定好好按要求种地!”

  “莫慌。”钰大人站出来说道:“这次知道了,下次改了就是,且即便没有掉落额外的种子,也可以凭借亩产去领新种子。”

  “那就好那就好。”

  “太好了,不过钰大人您能不能再给俺们讲讲那啥报,俺们想仔细听听上面的种法。”

  钰大人点头应下,“好,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去把这地里的作物给摘了。”

  “俺们来!”身强体壮的黔首们撸袖子道:“钰大人您这小身板应是背不动,就让俺们来吧!俺们别的没有,就是收割作物的力气大!”

  “对啊对啊,这种巨大的作物,俺们头一次见,您就让俺们来吧!”

  周围人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这么大的作物,虽然不是自己家的,看着也又大又沉不好搬运,但是见到这种神物能摸摸沾点光,让自己家的作物以后也长这样也好啊!

  钰大人无奈笑了下,他对外展现的模样确实太羸弱了,但他还是很健康的,不过看了眼其他人合力搬动一个巨大土豆的模样,钰大人想了下自己一个人苦哈哈搬土豆的模样,便也熄了自己动手的想法。

  他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现在跟你们讲一讲报纸上的种地方法吧。”

  “好!”

  “这个好!”

  “您只管说,以后我们绝对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钰大人颔首,随即开口讲了起来,由治粟内史牵头写的大白话文章很详细的记录了各项数据与种植方法,例如轮种,土豆与番茄产生的养分是互补的,可以先种一茬土豆,再种一茬番茄,如此土豆产出的肥料就能养番茄,番茄产出的肥料就能养土豆。

  同时距离不能过近,那样会压力过大,养分也不够,会让作物长不快,长不好,还要陪它们说话唱歌,同时每个作物需要的肥料也不同,需要给它们施不同的肥,让它们长大。

  另外还有些作物比较耗水,所以水也不能少,不然就会长不大,也不掉落额外的种子。

  杂草也要勤快拔掉,不然会把作物的养分吸走,让它们长不大。

  至于它们所需的肥料以及怎么轮种,怎么兼种,上面也都写了,不过没有写完,毕竟太多了,还要之后几期发布时补充。

  这些内容写的都很白话且数据齐全,而这都要归功于治粟内史夜晚的不懈努力,他在数学与农学还有生物这些学科的血虐之下,学会了如何详细精准的记录数据,也学会了怎么写的大白话让农人一听就懂。

  又重新听了一遍的农人们想了想,发现还挺简单的,一开始因为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他们听了也就听了,没放在心上。

  更何况种地他们熟啊!

  不用听也知道怎么做,只要记住要对话唱歌这点就行,结果就失败了。

  现在再一听,纷纷下定决心,之后一定要记牢,如果不确定就来问钰大人,直到他们能熟练种出来巨大作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