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书院在古代 新式书院在古代 第72章
作者:一水月
“百里先生,我们来了青山是不是也能推着小推车,给人送水,还能做那个什么采访?”光宁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他可是眼馋了许久蒙童们的小推车。
他在皇宫里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新奇的玩具,实在是心痒难耐,迫不及待想推上一推。
“对呀,我们能不能也推一推哇?”光瑶跟着兄长一起眨巴着眼睛问道。
自从来到这里,他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青山书院的学子去修路了,有时候,他们还会偷偷带着暗卫跟着蒙童去派发解暑药水的路线走一段,有意思极了。
光瑶最感兴趣的是,那个在休憩时画路线规划图的女孩子,她的图居然真的被安先生采纳了。好厉害。
他们两个是一定要在青山书院进学的,所以在第一时间百里先生就带着他们将入学手续办理好了,剩余的时间才是他们闲逛青山书院的美好时光。
许平怀在课室内躺着呢,就看见百里康带着皇子皇女从他面前经过,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是真的吗?皇子皇女也来青山了,陛下舍得下那么大的本钱?
他原以为陛下顶多派几个暗卫混入青山,没想到,儿子女儿都派出来了。
秀才院的学子看到许先生不同往日悠闲地躺在躺椅上,而是直起上半身望向门外,他们也好奇地望向门外。
原来是百里先生带着俩个漂亮小孩从门前经过,陌生面孔,一看就是准备来进学的。
众学子不禁为新来的蒙童感到怜惜,他们也是看着修路期间蒙童们被无情压榨,他们其中不少人还被师弟师妹们做什么采访,说是要交给院长,连游承安和秋宜年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青山书院的招生在秀才院的学子们看来,心情是复杂的,既期待又不不期待。
光宁和光瑶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蒙学院,一进来首先就看到了,林清和被劫持的两箱兴奋得眼睛都亮了不少,拉着百里先生就过去了。
百里康念在这是皇子皇女的份上,毫无抵抗力地就被拉过去了。
此时,蒙学院的蒙童正在上着课,加之蒙童们的个头矮矮,根本看不到窗外的画面,这就给了光宁和光瑶玩了爽。
百里康这时后悔了,应该先带他们两个逛逛书院内部,然后再去交束€€,现在倒好,便宜了光宁和光瑶无顾忌地在这里玩耍。
蒙童们一堂课结束,出来就看见了百里先生带着两个陌生的小孩,在这里玩他们院的玩具。
胆子大点的蒙童就直接上前询问百里先生了。
百里康稳如老狗,忽悠着蒙童,这两个是他们新来的同窗,要好好相处。
正好,胡先生此时带着张瘦猴和他的儿子来到了蒙学院,百里康内心小小地愧疚了一下,忽悠小孩的行为。
有了新面孔,蒙童们又呼啦啦地围在了胡先生旁边,吓得张眠缩在了张瘦猴的身后,不敢看向围上来叽叽喳喳的蒙童。
借着这个机会,百里康带着两个恋恋不舍的皇裔,从这两箱玩具里离开,跟在胡先生后,听着解说。
蒙学院不过是一段小小的插曲,随后,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先生院,张瘦猴从未来到过这里,书院交流会期间,先生院一直属于是不开放的区域,就算无意间来到了这里的百姓,也会被指引着离开。
张瘦猴紧张地随着胡先生进入,连带着张眠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反观光宁和光瑶随意闲适,十分平常,一点也不为进入闲雅的先生院忐忑不安。
张瘦猴心下明了,这两个小孩出身不是寻常人家,而且和院里的先生有交情,指不定就是这位先生的孙子来进学。
他心中更是火热,连教书先生家的孩子都来青山进学了,这不就说明,青山书院实力强硬,教书先生都心甘情愿送自己的孩子来这里进学。
教书先生是什么人啊,在张瘦猴心里,教书先生就是读书人,一脉传承的书香世家,他们都认为好,那这个书院一定好。
以前青山书院也没有招过蒙童,但胡先生还是遵循着惯例,让三个小孩一个个上前来问话。
这个问话不是像要秀才院的学子那般严苛,需要校考学子的学识。
胡先生放松了标准,只问了些基础的,姓甚名谁,可否识过字之类。
光宁和光瑶轻而易举地就通过了胡先生的问话,在两个人看来,胡先生就是简简单单问了他们几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张眠躲在他爹的背后,咽咽口水,紧张得手心冒汗。
胡先生面对这些小东西,可比面对秀才院的学子好多了,脸上都挂着笑容。
张瘦猴扒拉着儿子,将张眠推到了胡先生的面前。
张眠低着头,眼神怯怯,小声地回答着胡先生的问题。
张瘦猴强忍着说话的欲望,直直看着张眠,想着要不替儿子回答算了,急死他了。平常在家的时候可机灵了,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畏畏缩缩的,万一胡先生不要他儿子可怎么办。
张瘦猴不是没有问过其他书院私塾,人家要的孩子都是挑的机灵有天赋,能说得出一两句有学识的话。
张眠被问完话后,脚步急促回到了张瘦猴的身边,陌生高大严肃的环境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还有些害怕。
他也没想到他爹让他来青山书院啊,孩子圈里都传遍了,青山书院的蒙童不仅白天要满大街地送水,搞什么采访,晚上回去还要点灯进学,一点都不能落下学业。
至于大一点的学子就更惨了,要去修路。私下里,张眠认为能带领着好多大人修路的学子,威风极了,他以后也想这么威风,但是他不想晚上还要读书识字。
张瘦猴紧张地看着胡先生的表情,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胡先生的嘴唇,只等着胡先生的一个结果,就不枉费他书院交流会的时候,为柏先生鞍前马后了。
胡先生看着三个孩子,略微沉吟,都收下了。
没什么好异议的,这年头,只要书院私塾能收,百姓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
胡先生有自己的考量,青山还是学子太少了,有蒙童作为储备力量,想来以后也能有保障,他实在是被前几个月的学子大退学搞得怕了。
张瘦猴自然是惊喜连连,将准备好的束€€交给胡先生,在交出去的那一刻,张瘦猴还是有些心痛的,青山书院哪里都好就是束€€有些小贵。
束€€这个话题,林清和与胡先生他们据理力争,蒙童和秀才不一样,这才将束€€降到了三两银子,然而这对一般百姓来说,还是贵了。
胡先生拜托了百里先生,让他把三个新鲜出炉的蒙童带去学子客舍,没错,青山书院不同于其他书院私塾,蒙童一样也是在青山住宿,按规定休假。
一来避免了路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还能降低被拐卖的危险,二来,蒙童也大大减少了来自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
林清和争取尽量让学子们从小种下一颗怜悯百姓的心。
--------------------
感谢在2024-07-23 20:04:39~2024-07-25 14:20: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我我还能吃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高昂的束€€还是让定江县大部分百姓望而却步,青山书院这次蒙童的招生勉勉强强只招够了一个班的学子。
胡先生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是很满意,林清和觉得还好,起码有一个班了,是时候让其他空闲的学子来教导他们的小师弟,小师妹了。
青山书院的第一次院报,林清和不负自己的辛苦,做出了一版与现在格格不入的院报,其大胆新意,说是离经叛道也不为过。
头版头条说的就是林启春这个开山院长,由林清和这个好大儿操刀,洋洋洒洒写了通篇的马屁文学,还在里面掺杂了不少他的丰功伟绩,向学子们证明,真的不是他不做人,而是第一届院长不做人,才导致他不做人,源头不在他身上,在已经退休的老院长身上。
且不说,林启春知道了这个院报是什么想掐死这个儿子的心情,秀才院的学子们看到了院报,心情也是十分复杂啊。
当初采访的时候,师弟师妹们也没有说,他们随口说出的话能公之于众啊,当时他们只是觉得,万一院长看到了他们的心酸,能好心点放他们一马呢?
同样是科举读书人,何必为难人呢?
院报一出,天都塌了。
游承安也觉得天塌了,院报青山书院人手一份,谁都知道他们修路第一队的路线规划图,是自己的妹妹画的了,脸都丢光了。
杜晃脸皮厚,本身在学子里属于是不好惹的人,没谁敢舞到他面前,先生就例外了。
安先生逮着这件事,一说就是好几天,喷得他们无地自容,连他们的师妹都不如。
惹得众学子不得不正视游语梦这个对手,定江县可不止县城里的路要修,有消息灵通的学子已经从自己的隐秘渠道得知,白县令准备要往外修路了。
瑟瑟发抖,这路,好像修不完了。
安先生已经决定要将游语梦收为弟子了,游承安在辨别土质和水质上的天赋好像也不错,他还在考虑。
游承安此时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处于第一阶段尴尬闪躲,可能再过几天,他就熟练了,开始炫妹反驳了,谁让他们没有一个好妹妹帮忙了。
除此之外,秋小湖写的内容也十分不错,稚气可爱,角度和他们所有人修路时的感觉都不一样,看着就让人会心一笑,有意思极了。
秋小湖采访的人也有很多,林清和想可能是为了凑字数,毕竟秋小湖的观察日志,字数比采访少很多。
蒙童之中,还有游语梦的观察日志也上报了,她的风格非常明显,林清和直接将她画的路线规划图印上了,还有一些游语梦的个人见解。
还有一些林清和认为有意思的也一一印刷上去了,包括不限于学子们修路时的糗事,还有学子们随口说下的一些小建议,小吏力役们的故事。
就这么一张风格迥异的院报,在青山书院学子中间讨论了许久。
秀才院的学子认为这些都是他们的黑历史,不应该传出去,于是默契地隐藏了这张院报,并贿赂了蒙童不许外泄院报,就算林清和在贴在了墙上又如何。
可惜,他们还是小看了林清和的扩散程度,不出三天,院报已经通过书院的杂役们流露出去了。
学子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次旬休的时候了,距离院报传出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月了,只能说,一切都晚了。
这也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了院报的重要性。
第一次院报发布,大获成功。
林清和心情很好地在书院里溜达,看着学子们拿着院报或是愁眉苦脸,或是咬牙切齿,或是哈哈大笑。
算算时间,学子们也该休息好了,新的一波美好传统应该来临。
林清和盘算着应该怎么分配任务给这些学子,已知有三,教导新蒙童拼音算数,出城修路,进入肥皂坊实习。
第一个能保证学子们的学业不被落下,后面两个就很难说了,毕竟,青山书院是一家书院,这些锻炼学子能力的实践活动才是其次的。
巡回科考分县试和院试,县试在每年的二月份,院试在每年的四月份,紧接着便是两年后的乡试。
时间还有,林清和算着时间,想想还是不要选择了,直接全都要了,每一个都磨练到位了,这样学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不显虚浮。
众位先生听完林清和的想法之后,不免为学子们一丝不忍,可也只是一丝而已,尔后,出谋划策想办法让学子的书院生活过得更加精彩些。
胡先生在内的四位先生,听着以百里先生为首的八位先生畅所欲言,突然就发现,好像这八位先生和林清和的想法差不多,甚至还要疯狂。
就连胡莲莲和小当归也被吸引住了,纷纷开口。
“要不,来点学子给小食堂这里,上次院长你不是说,要把小食堂开出书院,让定江县的百姓有时间也尝一尝吗,学子过来正好可以帮忙。”这是胡莲莲,她已经不是从前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人了。
她还想着青山的小食堂能名扬天下,在县城里打开知名度必不可少。
上次书院交流会的反响不错,现在她出门逛街找食材的时候,都会遇上曾经的食客,前来询问能不能进书院内的小食堂用食,要不就是小食堂的房子呢卖不卖之类的话。
胡莲莲当然不敢轻易回答,只能笑着回绝,说明了情况。
“我也看中了几个学子,能不能来药庐帮帮忙,我亲自带着。”小当归认真地说道,这几个月,好像掏空了林院长的存货了,帮师父带点药童回去,也不错。
这当然不止是小当归的想法,还有李大夫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有天赋的徒弟他哪里会嫌少。
这个想法,林清和要是知道了,巴不得让李大夫过来亲自挑选,要是能在青山书院留下来任教就更好了。
胡先生觉得他们简直有些不可理喻,这样对学子真的好吗,学子不应该以学业为重吗?
他觉得有必要和林启春说一下林清和的胡作非为。
柏先生倒是觉得青山书院这样又活过来了,在定江县的名声也恢复了。
上一篇:师尊,你徒弟又癫了
下一篇:真少爷重生之后决定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