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第237章

作者:仙元 标签: 生子 穿越重生 轻松 穿越重生

  不到半日,长南府富贵人家都收到了消息。

  开始各自的盘算..

  十二月十八日辰时,关于为岭南百姓募捐正式在长南府千鹤楼开始。

  这场募捐由程哥儿牵头、叶夫人主持、朱夫人记账。

  “岭南遭受倭寇突袭,百姓家园被毁、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程哥儿站在千鹤楼上看着围观的人群们,没有丝毫的胆怯,他将许泽平润色过的白话文念了出来,看着一些被感染的百姓抹着眼泪,愈发的勇敢。

  起初抛头露面来募捐,他以为会遭到平平的反对,毕竟他们是后宅家眷。

  却没有想到平平不仅不反对,还鼓励他勇敢的走到台前来,并且提议他写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身为长南府的一份子,我愿意为长南府贡献我的一份力量。”程哥儿将稿子宣读完,他看向主持的朱夫人:“我捐献五百两!”

  这场募捐别说程哥儿有几分胆怯、就是人至中年的叶夫人、朱夫人都有些胆怯,她们都是后宅妇人啊,就这么走到台前抛头露面好吗?

  但是听着许主君这激情渲染的游说,以及抹着眼角的百姓,她们感觉都是为百姓做事,凭什么她们就要蜗居在男人的背后?

  “好,知府主君程安意捐献五百两白银!”叶夫人高声大喊,她附和的说道:“我何娇娇,捐献三百两白银!”

  朱夫人在收到银票以后,登记书写在账本上。

  在登记完以后,她看向朱夫人:“我,陈淑儿捐献三百两白银。”

  “高..”

  在他们三人捐献银票以后,依次有女眷上来捐献白银。

  这一刻,他们不在是谁的夫人、谁的主君,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在后世记载,将这次岭南募捐称之为女性、哥儿力量觉醒的导火线。

  辰时开始的募捐,一直到戌时才结束。

  这一场募捐不仅吸引了长南府的百姓富商们、还将长南府周边的邻县百姓富商们吸引了过来。

  富商们捐献多的,达到千两。

  百姓们捐献的有多有少,最少的不过一文、两文,但是程哥儿他们都没有嫌弃,朱夫人更是清晰的将她们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这场募捐也收获颇丰,将近两万两白银。

  在十二月十九日,朱夫人当着所有百姓的面交给了许泽平。

  十二月十九这日,许泽平让捕快们去全城购买了粮食。

  在十二月二十这日,许泽平与八名捕快,带着十万斤粮食出发赶往岭南县。

  十万粮食,也不过花去了三千两。

  还剩下的一万六千两银子,足以给这些百姓搭建一个临时庇护所了。

  当然也可以给西河水军,补充一些军饷。

  还靠着他们保护百姓,自然也不能够将他们给忘记了。

  十二月二十六日,许泽平与八名捕快押送粮食到达岭南县。

  这一日,天空下起了绵绵飞雪,这是长南冬日的第一场雪。

  浅浅的白雪覆盖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将昔日的破败和不堪掩藏在了绵绵飞雪之下。

  “将军,长南知府来了。”

  李戍掀开军帐的帘子,恭敬的走进来汇报。

  此时的洪延沉正在看南海的布局图,他听闻李戍的话,有一丝惊讶:“新上任的许知府?”

  “是的,将军。”李戍脸上难以掩饰欢喜,“许知府还带了一万斤粮食、三只活猪,说是为将士们年节添些吃食。”

  岭南县南城墙半面墙都倒了,洪延沉他们也不敢走远,只能够就近安扎住营,为了更好的护住百姓,他们就索性沿着南海岸码头扎营。

  而南城墙的正大门就是南海码头,可想而知他们这些西河水军就是百姓的第一道防线,想要进入岭南县,就必须从他们的身上压过去。

  他们这一驻扎就是五个月,所带来的粮草这几个月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但后续的补给一直都没有到,去了不少书信就像是石沉大海....

  李戍知道这是二房又开始做幺蛾子了!

  但没有办法,老爷子就是偏袒二房。

  为了解决如今的困局,他们也不是没有想着修建城墙,可是他们一修建城墙,对面的倭寇就来捣乱。

  一停止€€检城墙,这些倭寇又停止了骚扰。

  真是一群打不死的臭虫!

  也不是没有百姓来送粮,但是都被洪延沉退回去了。

  因为岭南县的百姓过得也都不容易,他们也不能够给他们添麻烦。

  好在靠近南海,还可以靠着一些海鱼度日。

  “到哪里了?”

  “已经在帐篷外了。”李戍憨憨的露了一抹笑容。

  洪延沉立马站了起来,他道:“还不请进来?”

  “见过指挥使大人。”进入军营后,许泽平行了个躬身抱拳礼。

  洪延沉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许大人,无须多礼。”

  这时,许泽平才看清洪延沉的全身面貌。

  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看上去十分的俊秀,好在那一双鹰眼足够的锐利,让人看了就心生胆怯。

  洪延沉的个子并不算高,约莫一米七五左右,也不是特别的魁梧,凭着许泽平的估算顶多一百三十斤。

  如此,若非那一身铠甲的衬托,那就是十分的欣长,完全没有武将的身形。

  但是虚托许泽平的那只手的力道,让他知道洪延沉绝不是外面看上去的那么儒雅。

  这一双铁臂,许泽平完全是挣脱不开的。

  在他的虚托下,这个礼并没有行完。

  “这些日子,劳烦指挥使看顾岭南百姓了。”

  在洪延沉的邀请下,许泽平坐到了他们平日议事的小厅中。

  “许知府说这话,让圣人听了倒是要怒斥洪某了,为大景效力本就是我们这些将士的职责。” 洪延沉倒了一杯热水递到许泽平的面前:“军中过得粗糙,没有茶水相待,还请许知府不要见怪。”

  洪延沉待人和善,远没有二品大员的架子,倒是与阿兄说的不好相处有几分出入?

  许泽平倒也没有推翻阿兄的看法,双手的接过热水:“多谢指挥使了。”

  “洪某痴长许知府十余岁,就厚着一回脸皮了。”洪延沉爽朗的说道:“也莫说什么指挥使了,若是许知府不介意,可以喊我一声延沉兄。”

  洪延沉这么说,自然也是有自己考量的。

  他既然要走这从龙之功,那么就会尽自己的能力为皇太子笼络人心。而许泽礼又是皇太子的左右手,那么身为许泽礼嫡亲弟弟的许泽平,四舍五入也就是等于他们的这派人了。

  洪延沉不是没有自己的字,只不过这个字是他父亲取的,他并不爱这个字€€€€长耀。

  所以对外,他都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字。

  许泽平倒也没有多想,温和的笑笑:“延沉兄,你可以唤我一声远之。”

  寒暄过后,许泽平说起了自己的来意:“延沉兄,我观南城墙的根基还在,可是能够动工修建这城墙?”

  许泽平问起这话,洪延沉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将他们三次动工修建城墙的事情说了出来...

  每次一动工,倭寇就偷袭来了。

  许泽平听完这话也是沉默了,他迟疑的说道:“我们与南海相隔这么远,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在修建城墙,莫非我们这里有内贼不成?”

  洪延沉没有多说理由,示意许泽平跟着他走。

  一路往外,直到抵达南海岸边,洪延沉指着海岸中央的那个点:“远之,你看到那个点了吗?”

  许泽平隐约能够看到洪延沉说的那个点,“那是?”

  “那是百越岛,百越岛从前是一个无人的岛屿,我们从前蠢笨,不知道此岛的重要性。”

  倭寇盘踞在琉璃群岛上,距离大景约莫一千公里,确实很远。

  但是百越岛不一样,百越岛只距离大景八百里!

  可以说是大景到琉璃岛的一个过渡点,以前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到他们意识到之时,已经晚了。

  许泽平听出了洪延沉的意思,现如今百越岛已经成为了倭寇的盘踞点。

第307章 广南行11(捉虫)

  “延沉兄,八百里的距离,他们又如何能够勘察到我们的行动?”许泽平微微蹙眉。

  现如今也是仗着天气还算好,他才隐约看到一个模糊的小点。

  就单凭肉眼来说,倭寇绝对不可能看到他们这边的行动的。

  洪延沉叹息一声,他沉重的说道:“倭寇他们有个宝物,名叫千里镜,用这个宝物就可以看清楚我们这边的行动。”

  千里镜?

  许泽平的心思一转,莫非是望远镜?

  关于望远镜的知识,许泽平想了半天,终于在脑海中的犄角旮旯中扒拉了出来。他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说过,望远镜有两种组成方式:第一种是是凹面镜+凸面镜组成的。【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面镜。】

  第二种是凸透镜+凸透镜,也就是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当然,两种方式的发明人许泽平也早就忘记了,更记不清那种方式可以看得比较远。

  洪延沉看着沉默的许泽平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正当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许泽平突然说道:“延沉兄,他们这个千里镜是不是这样长长的?”

  说着许泽平用手指,就在雪地里勾勒出了一个简单的轮廓。

  洪延沉有些诧异,“远之,你是如何知道的?”

  许泽平拿出了从前忽悠贺祝的说辞忽悠洪延沉,“我幼时得过一本宝书,上面记载了一些算经题,其中有一道图案好像就是画着这个图。”

  “那本书呢?”洪延沉呼吸急促,十分的激动的看着许泽平。

5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