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师在现代 炼药师在现代 第155章

作者:米纸皮 标签: 情有独钟 仙侠修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这也太不讲究了。

  亏得老先生涵养好,还能保持一脸微笑。

  羊城的专家呵呵笑,其实开口的时候他就知道没戏,可这并不耽误他开口问一嘴。

  这年头好导师难找,好学生也一样凤毛麟角啊。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看得上眼的,难道还不允许他开口问一句了吗?

  他不知道宁栀从上大学起,觊觎他的就不少。

  宁栀如果真想去研究消化内科,天照市那位院长老太太估计能第一时间把人给弄过去,哪还轮得到他。

  实在是宁栀在针灸上的天赋让老太太打起了退堂鼓。

  针灸也是梁恺之的专长啊,争不过啊争不过。

  最后答辩结束后,无记名投票的结果就是全票通过。

  答辩组长看着宁栀的眼神非常热情。

  “宁栀同学€€€€”羊城专家开口道。

  宁栀站起身:“是。”

  “我从事国医这么多年,看过的论文数不胜数,说实话大部分论文都只是在网上收集一些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整合完成。别说本科硕士,不少博士论文也是这样拼凑出来的,很少有什么言之有物的内容。你的论文看得出来是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后才总结出来的,非常有特色。作为你的答辩老师和医学上的前辈,希望你在往后的工作科研中依然能保持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让歧黄之术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宁栀鞠了一躬:“谢谢老师。”

  至此,答辩圆满结束。

第133章

  从会议室离开的时候,羊城专家停下脚步看着梁恺之,真情实意地感慨道:“梁老您收了一位好弟子啊!”

  他比梁恺之年轻几岁,论起来还是和梁恺之一个辈份的。

  除开在国医上的造诣不说,他最佩服的还是梁恺之挑徒弟的眼光。

  孔国权、阎立民那一辈的现在几乎都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独挑大梁,尼玛都能跟他平起平坐了。

  现在挑的这个关门弟子看起来比孔国权他们还要厉害。

  他们这一脉至少在五十年内都不用担心传承问题了。

  不像他自己,现在在羊城也算半个老专家了,带的徒弟的确不少,但大多中规中矩的,像宁栀这样惊才绝艳的一个都没有。

  不过€€€€

  他把目光投向褚含章,想到这位天赋型选手如今身边连个徒弟也没有,心里又平衡了些。

  哪怕是普通的徒弟,有徒弟总比没有徒弟强。

  算起来他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人呐,就是要知足。

  知足才能常乐。

  褚含章接触到他富含深意的目光,回答了一句:“国医之幸,吾辈之幸。”

  看看,只此一句,老先生的格局就打开了。

  人家眼里看的根本就不是自己这一脉的发展,而是整个国医的传承。

  格局可大了。

  当时羊城专家就低下了头去,半天没作声,默默地琢磨着这一句。

  等到上车之后,才猛地醒过神来。

  合着国医这四大天团完全是把宁栀当成国医传承人来培养了。

  论文答辩完成,就等着毕业拿证。

  他读的是专硕,毕业的时候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规培证四证合一全了,终于不用担心无证行医的问题了。

  宁栀一连好几天都喜滋滋的,梁恺之乐了:“这么高兴的?”

  宁栀说:“再也不用担心给人看病炼药被罚了,感觉特别好。”

  说起来当初他想学医的初衷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嘛倒是真有点爱上这个行业了。

  不然除了这个,他还能别的吗?

  梁恺之:“……”

  说实话,哪怕他跟宁栀一起生活了将近两年,爷俩关系非常亲近,有的时候他依然不知道这孩子脑袋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毕业就该考虑工作的事了。

  梁恺之问他:“想去哪儿执业?”

  宁栀还没想好。

  说实话他自己比较倾向军区医院,尤其是那种数字部队带点神秘色彩的部队的医院,因为稀奇古怪的病例多。

  梁恺之听了,当时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他都跟西泉那边打好招呼了,到时候定制一个招聘名额,直接让宁栀进西泉了。

  结果这孩子要跑军区医院去?

  他这是白给人培养了?

  褚含章哈哈笑,他没想到梁恺之还有吃瘪的一天。

  “就西泉吧。”梁恺之拍板定案,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老先生其实不是很赞同现在的医学培养体系,对国医太不友好了。

  那些博士、博士后也跟西医一样在实验室研究分子基因,完全脱离了国医的根本,这不扯淡吗?

  老先生始终认为国医就该立足临床。

  脱离临床去研究理论,那就是海市蜃楼。

  所以当初宁栀入学的时候选专硕他也没有阻止。

  国医的科研不像西医那么迫切。

  你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完全学明白,融会贯通就已经是一名相当优秀的国医了。

  创新那都是以后的事。

  现在的国医培养制度就是迫使这些年轻的小国医们连基本的看诊技术都没有掌握,就要求他们去创新,去发明新的技术。

  怎么可能呢?谁也做不到吧!

  宁栀这样的全面型人才百年都未必能见得到一个。

  自从收了宁栀这个徒弟之后,老先生想的是以后就不再收徒了,本来打算减少门诊那边的时间,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培养这个关门弟子。

  结果宁栀的成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这孩子就跟块掉进水盆里的海绵似的,吸收知识的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置信。

  现在老先生发现自己能教宁栀的已经非常有限了。

  那怎么办?只能上临床去教了。

  说到这个,宁栀想起一件事,跟梁恺之商量。

  “老师,我有个想法您帮我参考参考。”

  梁恺之正系着围裙给他做晚饭呢,闻言头也没回,道:“说吧。”

  宁栀便把当初和王佳凤约定的事说了:“我琢磨着能不能用这个新疗法治疗白血病。”

  梁恺之扭过头,饶是老先生再怎么沉得住气,这个时候也不由得有些震惊。

  “你这心可真大啊!”老先生愣了一下,说,“等我先把菜炒完。”

  宁栀:“……”

  他老师其实心也满大的。

  梁恺之炒完菜,把饭菜端上桌,师生两个坐在桌边开始边吃边聊。

  宁栀给人治疗白血病的事他听孔国权说起过,王女士后来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老先生关心这事,的确也是出于医者的天性。

  孩子生这种病是最让人心疼的。

  那么天真无邪的孩子,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体验过,连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未曾真正认识,确实不太公平。

  但到底人命关天,还是小孩子,梁恺之的态度显得格外谨慎。

  “这事我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梁恺之说。

  他们手里这样的病例着实有点少,数据也少。

  老先生为着这事去找人商量去了,宁栀趁着这个机会回了一趟星城。

  这两年他一直在京都,回星城的时间少,两个弟弟妹妹都成长不少。

  尤其是宁嘉锐完全由当年的小豆芽菜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小白杨,身高如今已经直逼宁栀。

  姐弟两人见到宁栀,简直高兴坏了。

  “哥哥我好想你呀€€€€”

  宁嘉锐一边嘴里高兴地喊着哥哥一边像小时候那样一头冲向宁栀。

  亏得宁栀力气大,伸出一只胳膊拦住了他,这要是换了个人,估计得被他撞出内伤。

  “哥哥,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呀€€€€”宁嘉锐伸开双臂紧紧地抱着宁栀,高兴地摇晃着。

  这孩子这几年真的是光长个儿不长脑袋,跟小时候一样没心没肺的。

  宁栀就喜欢他这清澈愚蠢的小模样,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放开。

2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