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第103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穿越重生

  兀良哈三部早已臣服,瓦剌和鞑靼却还在苟延残喘。

  鞑靼号称元室正统,瓦剌这些年强大起来胃口越来越大,为了在正统的名号上压鞑靼一头尽力搜寻同样被视为正统的薛禅汗忽必烈的后裔。

  找不到也没关系,他们有阿里不哥的后裔在。

  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谁当大汗不是大汗?

  瓦剌扶持阿里不哥的后裔夺走汗位,但是没几年又被汗位又被鞑靼给抢了回去,两边你来我往打了得有五六年,最近瓦剌的领主乌格齐哈什哈以可汗政治腐败、杀弟夺妃为由举兵弑汗,并试图扶持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继承汗位,从而彻底掌控蒙古各部的实权。

  瓦剌一家独大不是好事儿,三足鼎立或者两家分庭抗礼都行,唯独不能只剩下一家。

  只剩下一家,等他们回过劲儿来必定会南侵。

  朝廷不知道也就算了,得到消息后再忙也要腾出手来推一把被打压的鞑靼,两边势均力敌才能打的有来有回,最好两败俱伤,反正不能一家独大。

  神仙那里什么情况,这才过去多少年,怎么大明的皇帝能让瓦剌给俘虏了?

  耸人听闻!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

  朱元璋惊的直接站了起来,不敢相信他的后代里能出现这么个“人才”。

  【土木之变后,朱祁镇为了活命再瓦剌进攻北京城的时候在城下叫门,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将险些半路夭折的大明救了回来。】

  观众们:€€-€€

  为瓦剌叫门,可把他能耐死了。

  还有什么一起说吧,他们能承受得住。

  【提到朱祁镇,就要连他弟朱祁钰一起说。】

  【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史称明景帝、景泰帝、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为贤妃吴氏。】

  【朱祁钰在朱祁镇即位后被封为€€王,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于九月初六日登基,次年改年号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元璋冷笑一声,“合该如此,一个皇帝没了还有另外一个,大明的江山岂能因为皇帝被俘就拱手让人?”

  堂堂皇帝被瓦剌俘虏,他老朱家就没丢过那么大的人。

  【朱祁钰即位后通过北京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之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努力稳定时局,就在社会逐渐安定局势趋向好转之时,瓦剌把被俘的朱祁镇放了回来。】

  朱文正骂骂咧咧,“放回来?他还有脸回?”

  旁边的沐英附和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瓦剌真是好打算,把人放回来,原本好转的局面肯定又得乱。”

  兄弟俩对视一眼,心里的意思一模一样:直接死在外面多好。

  可惜没死。

  【朱祁镇回朝后,被朱祁钰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一月,朱祁钰生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等迎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朱祁钰被降为€€王软禁在西苑,当年二月崩于西苑,年近二十八岁。】

  【景泰帝是一位承前启后力挽狂澜有功于国计民生的贤明之君,但是他即位后废掉侄儿储位改立自己儿子、在朱祁镇回京后恋权囚禁兄长等事也颇受诟病。】

  【朱祁镇复位后下诏唾骂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其帝号,在其死后赐谥号为“戾”,称“€€戾王”,并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这是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总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永乐迁都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被文臣集团放弃的倒霉蛋,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戾,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恶谥,连一点遮掩都没有,就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

  朱€€气不打一处来,“我要是他我也不让朱祁镇复位,他能被瓦剌抓一次,谁敢说不会有第二次?”

  弟弟们同仇敌忾附和道,“就是就是,那个朱祁镇还给瓦剌叫门,他怎么还有脸回来?”

  他们要是被敌人俘虏,要么想办法杀出一条生路要么自杀,绝对不会给家里添麻烦,活人可以当人质威胁大明,死人可不能。

  艹,更气了!

  再把老四揍一顿。

  朱棣:???

  【朱祁镇复位称帝,改元天顺,可惜之后却事事不顺。他发动大明版的“莫须有”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重用夺门之变中助他复位的宦官曹吉祥等人,听信谗言流放郭登、袁彬,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民间流民爆发起义,数十万流民揭竿而起,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享年三十八岁,庙号英宗,葬于裕陵。】

  【死前难得干了件好事,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总结:著名的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真不知道老朱家前几代代代战神怎么出了他这么个鬼才。】

  “怎么出了他这么个鬼才?!”朱棣听到这里已经不想反抗了,直接躺在地上撒泼,“他是亲生的吗?啊?我怎么会有那么离谱的后代?这不合理!”

  还杀忠臣!还用奸臣!还惹得数十万流民揭竿而起!

  狗东西不知道他们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吗?

  气死他算了!

  朱棣悲愤不已,“你们打死我吧,我死了就不会有朱祁镇那样丢人现眼的家伙出现了。”

  朱€€瞥了他一眼,“美的你,大哥活的好好的,哪儿轮得到你儿子孙子重孙子捣乱。”

  朱棣愣了一下,随后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是啊,该头疼的是大哥,我发什么愁啊?”

  朱标:……

  亲弟弟,忍住。

  【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为孝肃皇后周氏。】

  【朱见深从小由祖母孙太后抚养长大,土木之变后孙太后和于谦等人立朱祁钰为帝,同时立他为皇太子,后来朱祁钰改立他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后又被复立为太子。】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朱见深即位,即位之初平反于谦冤狱,恢复景泰帝帝号稳定朝堂。】

  【成化初年,朱见深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亲贤臣远小人,体谅民情蠲赋省刑,镇压民变后于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流民问题得以缓和。】

  【成化中后期,朱见深逐渐怠于政事,极度宠信万贵妃,崇信道术,提拔宦官,所幸朝堂无事,社会整体仍“幸称小康”。】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去世,不久朱见深也病逝,享年四十一岁,庙号宪宗,葬茂陵。】

  【总结:史上知名姐弟恋,打脸亲爹给于谦平反,好评。】

  怒火冲天的观众们终于好受了点儿,歹竹出好笋,这个虽然后期荒唐了点儿,但是前期看着还像个明君。

  唉,经过前头那个糟心玩意儿的打击,他们现在的要求已经低到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行了。

  这娃幼年遭逢大变,亲爹还是那么个德性,太子之位立了又废废了又立,能在刚登基的时候当个好皇帝也是难得。

  至于感情上的事情,那是私事,不重要。

  老朱坐在上头唉声叹气,他本来觉得把儿子教好就够了,现在还得担心儿子教不好孙子,孙子教不好重孙子。

  他再怎么努力给子孙后代铺路也保不住哪一代出个败家子把天下给败了,就像那个朱祁镇,谁能想到他们老朱家能出来这么个废物点心?

  就算前头教的再好,也不敢保证死后那些混账家伙们会不会性情大变。

  开始的时候觉得几句话说完很好,不担心神仙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来吓他们一跳。

  这会儿又觉得太简略了也不好,他们宁肯被吓到也不想只听个简略,能把生平详细的说完就好了。

  千金难买早知道,神仙啊神仙,您可真会给人找不痛快。

  沐青:(€€_€€)

第103章

  【明朝第九位皇帝朱€€樘, 成化皇帝朱见深第三子,成化二十三年即位,年号弘治。】

  【成化皇帝宠信万贵妃, 万贵妃不许宫中有宫人怀孕, 朱佑樘幼年被太监悄悄养在西苑, 六岁时方为成化皇帝所知。】

  【他幼年多灾多难,身体也一直不好,为人却宽厚仁慈,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等大臣,努力扭转大明颓势,史称“弘治中兴”。】

  【虽然弘治皇帝有段时间宠信宦官, 但是很快改过自信任用贤臣整顿朝纲, 勤政的工作强度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弘治十八年, 朱€€樘驾崩,享年三十六岁,庙号孝宗,葬于泰陵。】

  【史学界对弘治皇帝的评价颇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 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总结:难得一见的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因为当皇帝当的过于正常,在明朝的一群奇葩皇帝中反而显得不那么正常。】

  观众们:……

  一时间不知道这是个讽刺还是好评。

  好评是一个人的, 讽刺是针对一大家子的。

  生气。

  马皇后叹气, “才三十六岁,多好的孩子, 可惜了。”

  朱元璋臭着脸,“那个成化皇帝也是,他宠妃子就宠,怎么还让妃子拿捏了子嗣,要是那个太监没有偷偷养皇子,他是不是还要绝后啊?”

  “小时候被那么对待还能长成那样真不容易,我要是他我当上皇帝就开始大杀四方。”朱文正小声嘟囔,“小时候受欺负没事儿,长大后全报复回来就行。”

  沐英抬头,“哥,爹在瞪你。”

  朱文正立刻闭嘴。

  【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明孝宗朱€€樘和孝康张皇后的长子,弘治十八年即位,年号正德。】

  【朱厚照是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唯一的儿子,自幼机智聪颖,记忆力超群,前一天学的内容第二天就可以背诵。弘治皇帝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将其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但是朱厚照的学习进度很慢,直到他登基都只学过《论语》和《尚书》,还没学完。学习进度这么慢的主要原因是比起学习他更热衷于骑射,而弘治皇帝在这方面毫不约束。】

  朱标皱眉,“这个是当爹的做的不好,不能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都登基了连《论语》和《尚书》都没学完怎么能行?”

  该宠宠该教教,不能溺爱。

  沐青不着痕迹的点点头,就是就是,惯子如杀子,溺爱不好,可谁让人家是独生子,而且家里还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呢。

  【朱厚照即位后重新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他登基时民间灾害丛生,朝中大臣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不满,纷纷上书劝谏皇帝,指责皇帝沉湎骑射、宫中练兵、游玩无度、微服出行等各种过失,并认为这些皆是宦官引诱。】

  【面对这些劝谏朱厚照表示要反省,但是内心的不满却与日俱增,而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在宫中给他编排弘治年间阁臣操纵权柄的戏剧,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

  朱标面色沉重,“我说什么来着,孩子不能溺爱,看看这成了什么样子,沉湎骑射游玩无度,他竟然还在宫中练兵,怎么着,皇帝当的不痛快想当将军?”

  至于微服出行……

  没人规定当了皇帝就不能出门,略过。

  沐青顿了一下,险些当场笑出来。

  【正德三年,朱厚照在宫中设立豹房,有观点认为设立豹房思为了享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他抑制文官、掌控朝纲的的举措。】

  【正德十二年,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连四次出巡,还化名为朱寿,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亲自领兵抵御北方侵扰,取得应州之战的胜利,成为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明朝皇帝。】

  朱标:???

  真当大将军啊?

1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