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98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于是等他准备休息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脚踝被包成了个猪蹄。

  竺年看他愣在当场,觉得很好玩:“怎么啦?”

  由于脚包得已经完全没法正常穿鞋袜,当然也就不能正常走路,尉迟兰不得不拿起竺年一早就给他准备的拐杖,语气很困惑:“我不就是崴了一下脚吗?骨头断了?”

  竺年一听就知道他刚才没听大夫说话,看他使不顺溜拐杖,扶他到床边坐下:“没断。听大夫的,崴得不严重,很快就能好了。”用大夫的话来说,这种饱和式治疗,三五天的就能痊愈。

  尉迟兰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他本来倒是不觉得有多严重,可是不严重为什么要包这么大一个包?

  到了第二天,更不得了,他不仅得外敷,还得内服,药的味道还特别特别奇怪,不好说苦,当然也不是甜,满嘴形容不出的怪。

  竺年看他一碗药喝得都快飞升了,赶紧往他嘴巴里塞了一块蜜饯,又搂着肩膀摸摸头拍拍,嘴里一口一个乖囡乖宝。

  尉迟兰被哄得心里面也跟喝了一碗药似的,反正就是奇怪,干脆把人搂住亲了好一会儿,才觉得整个人都舒坦了。

  果然还是年糕好吃!

  他拉着竺年的手,一个指节一个指节地捏:“地方志看得怎么样了?”

  竺年今天又收到了一箱地方志,当然还没来得及看完:“原来东州这边,情况这么复杂。大月的东王就有过好几个,还全都不得善终。”

  最早的东王是一位异姓王,和竺年祖上第一任南王一样,都是和高祖皇帝一起大江山的兄弟。

  不过这位兄弟比较耿直,分了东州的这块土地之后,直接表示不满意,要换成沃州。

  别说当时的沃州,高祖皇帝还不能完全做主,就是现在的沃州,那么多门阀世家,皇帝能说封就封?

  耿直的东王见皇帝老大哥不同意,就自己去取,然后就被灭了,还夷了三族。

  东州不能无人驻守,高祖皇帝就封了自己的一个兄弟当了东王,倒是当了几年东王,但是没过多久,就水土不服病死了。

  东王的子嗣不愿待在东州,宁愿不要王位,也要留在京城。

  一直到后来,宋恒的叔叔又被封了东王,然后又造反。当时的太子宋桐,就是在平叛的时候死于战乱的。

  竺年看了几本地方志,有一种错觉,没事就杀一个东王祭天?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发乎情,止乎礼。

  尉迟先生(/ω\):敦伦之礼?

  糕儿 ( ̄ω ̄):……要为人师表。

  尉迟先生(-ω- ) :……今天加一篇功课。

  (完)

  明天一定早一点码字!

  

第一百章 不适宜的小算盘 ...

  “我本来以为东州这边不发展,全是因为东州历任知府的不作为,没想到还有这方面的原因。”任谁被杀了几任老板,都得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为了方便大夫给尉迟兰上药换药,两人坐在一张贵妃榻上。

  尉迟兰干脆把自己的伤腿放在竺年腿上,让竺年给自己按摩推拿:“不止。前朝有几任封在东州的,无一例外都造反了。再往前推,这片地方建过的小国都有不下五个。”

  尉迟家当初选择在东州发展,可以说是巧合,但是东州各方面的条件显然是符合他们“发展”的初衷。

  到了尉迟兰继承家业的时候,他也对东州有过非常详细的了解。

  竺年不理解:“到了东州都要造反吗?”

  难道东州其实住着一个大魔王,天天会在东王耳朵边念“造反造反造反”?

  尉迟兰提示:“你想想东州的地形。”

  “啊。”竺年一想就明白了。

  东州的地形,有点像人的手掌平摊向上,整体是一片大平原,周围不是山林就是类似林州那样的高原。虽然地处北方,但相对其它地区要温暖一些,物产丰富,适合农耕。近些年伴随着南北海上贸易日益频繁,东萍府整个出海良港的地位愈发突显,也带来了更加丰沛的资源。

  最关键的是,从东州到京城实在是太方便了,就是一条一马平川的坦途,别说崇山峻岭,就是大江大河都没有。

  东州这块地方,有钱,有粮,有人,也不缺矿。

  坐拥这么一片宝地,这不是瞧瞧边上的龙椅,伸伸手就能够着吗?

  退一步,哪怕是不造反,这么一个地方很容易就变成国中之国——我不要你的椅子,我在你边上另外摆一张椅子行不行?

  “那现在的东州百姓,对朝廷不会有怨气吗?”竺年翻开一本地方志,“你看这里的描述,以前东州是很繁华的,可是大月建国以来,这片地方总体就是一直在走下坡路。老百姓还是照样生产生活,日子却过得一日不如一日。东州官员为了表忠心和活命,尽量上交给朝廷一年比一年更多的钱粮,没有用一点在当地百姓身上,连州府的城墙都破成这样。官员是无所谓的,反正他们可以升迁到别的地方去,老百姓们世世代代在此,肯定会回忆……嗯,昔日荣光。”

  “我倒是没考虑过这方面。但前头老人还在,会有这种想法不稀奇。”尉迟兰提笔写下盘亘在东州及周围的一些势力,“过去好,现在不好,有人怀念过去,所以这些短则十来年,长则过百年的势力,才会屡禁不止。”

  其中还有类似他们北境尉迟这样,利用这片浑水,进来摸鱼的。

  面对东州这样的乱局,朝廷当然是想过办法的。但是数次打压,只是让这些不安分的势力,从明面走向更加隐秘的方向。

  遁入山林,变成普通猎户、商会、村镇等等各种形式。

  竺年看看尉迟兰写的纸,突然扯过来揉成一团,往边上煮茶的小火炉里一扔:“既然理不清,就不用理了。明着按着拉两次网,能收拢的收了,刺头削了,剩下的就是大撒币。”

  “什么是大撒币?”尉迟兰觉得自己得抽时间,专门学习一下南地方言,不然听不懂的话可太多了。

  “就是撒钱。”竺年仰头默算了一下,“倒也不需要一下花太多钱。先把需要的路修一下,反正以后运兵运粮也都要用的。路修好了,让百姓看见、用上,知道跟着我们有好日子过,民心自然就过来了。”

  尉迟兰皱眉:“你这样,钱够吗?”

  现在可不是天下已经打下来了,地盘在自己手上,哪怕少收几年税,顶多就是大家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这投入下去,几乎看不到回头钱。

  而且他这样做,不是一直拿南地的钱,来贴补北地吗?南地的百姓没意见?

  “唔,也不一定要用我的钱。”竺年难得真拿了个算盘快速扒拉了一阵,算出一个数字之后,拿了一张纸记下。

  接下来尉迟兰就见他直接打了快两个时辰的算盘,等他停下来的时候,下意识就把他的手抓过来按摩。

  “再按按手腕。”竺年舒服地眯起眼睛,“明天该到的人都能到了吧?最后开个会,就可以搞起来了。”

  尉迟兰听着他的话,轻笑出声:“好,搞起来。”

  元家村就在东州城边上,还连着一条纨绔们最初修的土水泥路,交通非常方便。在这里见人,也不像在城里那么多眼线。

  在他们这边敲定之后,无数人马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只是越到元家村,人越少。

  最后能进入元家村,真正坐下来和尉迟兰他们开会的,只有百来号人,还是分了三批。

  元姑娘早就准备好了一间宽敞的高房子,按照竺年的要求,在中间用好几张方桌拼成一长条桌子,两边摆上椅子。外圈还有供助手记录的桌椅。

  拉网,说起来就是简单两个字,实际要做的却是把整个东州梳理一遍。

  明的,就是直接用硬手段;

  暗的,就是用点迂回的软手段。

  这中间落实到具体的手段、步骤,需要的人力物力,各个区块的划分,物资的调配等等,都需要一样样敲定。

  另外还有得同步进行的东州的发展问题。

  这三件大事,得由三批人来实施。

  三批人之间还得相互配合,还必须留出一支后备队,准备并且落实两套预案。

  本来尉迟兰那边的人会以为,东州必然是自己的主场,竺年那边就是个捡便宜的。

  东风号现在生意确实很大,但是东风号能干嘛?顶多就是修个路呗。

  有些人心里面还在嘀咕:这修路的事情,怕不是竺年不显得吃相太难看,硬添上去的。

  修路不能说不重要,但是现在马上就要打仗,临阵磨枪也嫌太晚。

  但实际开会下来,他们很快就发现,三个方向,竺年能够搞定两个。

  东风号凭借着职业便利,几乎已经把东州已经粗筛了一遍,甚至已经拉起了一支人数不少的队伍。

  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竟然一点都没察觉。

  其实像东风号这种,主要以匠人为主,而且分号遍地,到处给人做活的商号,是很难统计确切人数的。

  用竺年上辈子的话来说,很多在东风号做工的人,都是农民工。他们本来就是农闲的时候,来做个短工。这些人有生面孔很正常,流动性也强。

  他们平时出来找短工很困难。大部分就算找到了,也只能做一些说好听叫体力活,直白的说就是卖苦力的活。即便如此,他们还得面临工钱被克扣之类的问题。

  东风号的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可以学手艺。工钱也能伴随着手艺的提高,得到相应的提升。活也多,几乎去了就能有活干。只要勤劳肯干吃得起苦,能够赚不少钱。

  也因为这样的构成,东风号和普通百姓的联系,非常紧密。

  什么来自于哪个势力之类的,在竺年看来并不重要。

  多少年过去了,谁还会真正去为了一个只是听过的名头拼命?

  竺年拿来用的,也不是这批努力干活的日子人,而是另外收拢的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日子过不下去,对朝廷有仇恨的人。这些人能够很好的借助东风号的名头,隐藏起来,在暗处发展。

  尉迟兰都是不久前知道的,觉得自家小年糕真的是表面看着白白软软的,别人压根不知道肚子里藏着多少馅儿。

  专门负责东风号武装组织的人,原本只有竺年的几个亲卫,但是现在坐在会议室里的,是一位干练又温和的年轻公子,身后还带着一个模样清秀的书童。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坐在竺年身边,听竺年给他介绍尉迟兰。

  “这是我家伴读猫猫。”

  猫猫公子对尉迟兰笑了笑:“尉迟先生见笑,在下茅高远。”又对竺年说道,“我在这儿只能留两个月,不过可以把猫弟留下。”

  说完,他对自己的书童招招手:“这是我家猫弟。”

  书童和茅高远长得有几分相像,严肃道:“在下茅丘,见过小王爷,尉迟先生。”

  竺年笑眯眯地应下:“哎,先去坐着吃饭,今天的排骨做得不错,吃完再去窗口打。”等茅丘走了之后,他才问茅高远,“我还以为会是虎子来呢。你应该赶着成亲吧,怎么还有空过来待两个月?”

  茅高远说道:“成亲得年底,我赶回去来得及。虎子刚当爹。他媳妇儿给生了一对龙凤胎,他欢喜得不行。就是他媳妇儿身子骨有些弱,他现在一边干活一边带娃,还带照顾媳妇儿。有下人帮忙,都累得够呛。”

  茅高远又说了些南地的情况,多半是几个伴读的家事,随后又说起南泉的事情:“长公主殿下一切都好,我上个月见她的时候,还自己去放纸鸢呢。皇后娘娘陪着。哦,皇后娘娘现在做起生意了,开了一间裁缝铺,还有一间银楼。”

  “咦?她哪儿来的钱?”

  “长公主给了一些,还有陛下卖字留下了一些钱。”南泉商业氛围浓厚,各国来贸易的商人极多,交易多以金银作为交换货币,当地十分富庶。

  在这种富庶之下,南泉的文化氛围就显得很单薄。不是说南泉的人没文化,其实当地的学堂私塾遍地,但要说到出个文坛巨匠什么的,就差了很多。

  宋恒这种书法大家,在南泉就是垄断市场。他自己觉得自己写一幅字卖不了几个钱,那是相对于他一个当皇帝的价值观。实际上他的字,已经非常昂贵。这还是大家都不知道他是皇帝,只是单纯以书法的水平给出的价格。

  竺年听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哎,那还挺好?”

  两人闲聊了没多久,下午紧张的会议继续,吃过晚饭之后,还是继续开会。

  许多问题得到解决,许多新的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