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82章
作者:枫香
夜游和庙会差不多,吃的玩的很是热闹。
几个人就像是普通来南壶城的游客一样,白天晚上地跟着向导玩。
不过南壶城面积毕竟不大,他们很快就结束了行程。
向导把他们又送回到山另一边的集镇。
竺年他们回到猎户家,一点不耽搁地坐上雪橇走了。
猎户独居,这些天为了照顾好这群客人,去了几趟集镇采购食物。
他们人多狗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肉类,还不介意购买南壶城那边产的贵价蔬菜。
村里人看到雪橇的痕迹,就去问猎户:“人走了?说没说下次什么时候来?哪儿的人啊?给了不少钱吧?”
猎户白了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几个林州的小少爷,我哪儿管得着。”
猎户和村民向来不怎么对付,见猎户走了,他们也不敢上前追,只在背后三五聚集说些不着边际的揣测。
“这老猎户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我瞧着这一次也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肯定不少。我看见他们粮食一大袋一大袋地买,羊一次买了好几头。”
“那么多狗,吃得多也不稀奇。”
“这么多好东西能用来喂狗?狗吃得比我还强?”
“您这话说的。有钱人家的狗,吃得比人强有什么奇怪?”
“要我说,要不是他们带的狗多,也不至于相中老猎户那块地方。”
“也是,那片空旷。咱们村里别家,哪里容得下那么多狗?”
“我瞧着那狗可大,一只得不少肉。”
“嘿,你可别动这歪脑筋。谁知道那些少爷是什么来路,你惹得起吗?”
“我就说说……”
离开的队伍等到日暮四合,才有空停下来说话。
一块背风的平地,被他们清理出来作为临时营地。
几个人分工搭建帐篷,竺年就架起炉子做饭。
几个泡了几次温泉的亲卫,还一脸如梦似幻:“南壶城真好。谁能想到在这么北的地方,还能看到南国风光。”
有人拿出当初尉迟兰买花送的篮子:“瞧瞧,他们还有竹子。”
这是一个竹篮,编得并不算精巧,但很扎实。看这种随便当添头就送人的样子,显然竹子在当地不稀奇。
“我们在城里没见到有竹林,应该是在距离南壶城不远的地方就有。”
“殿下,咱们把南壶城拿下,以后就不愁没菜吃了。”
这个亲卫话一出,一群人就开始摩拳擦掌。
竺年就差没给他们一个白眼:“怎么打?拿什么打?”他把切好的蔬菜放进锅子里,“咱们只是想吃菜而已,完全不需要打。”可以正常交易啊。
他吐槽:“这种事情还是得朱小飞,你们的脑袋都不够用。”
亲卫们瞬间开始拉踩:“朱小飞一开口就是南泉人,在北地只能当哑巴!”
一群人闹到挂面出锅,才停下嘴。
吃完,一群人烧水洗漱。
竺年见尉迟兰一直没说话,问:“先生在想什么?”
“我在想,杨家的老爷子是谁?”
“不是杨酌的爹?”竺年下意识反问,随即才意识到问题,“先生的意思是,是杨酌?”
尉迟兰带着竺年进帐篷洗漱,慢吞吞地说道:“只是怀疑。上一辈的杨将军,人已经不在了。”
京城和大月腹地的那些武将姑且不提,像他们这种镇守边疆的武将,一般都不会长寿。
有些能够得到圣宠,年迈之后到京城去颐养天年。但大部分由于年轻时候气血两亏,都活不到年迈的那一天。
天家无情,戍边的武将的地位,都是一代代人靠着人命填出来的。
杨家如此,尉迟家也一样。
当然他们也能放弃这样的命运,回到京城去当个普通的勋贵,然后一代代没落下去。
竺年想了想杨家的情况,发现根本就记不起来:“杨家人丁兴旺,上一辈兴许还有人?”
阳州消息闭塞,杨家又低调,哪怕尉迟兰认真了解过杨家,针对的重点也是杨家的作战布阵,对他们的家族构成还真的不是特别清楚:“向导的话也未必能作准。”
这些向导多数道听途说,或许南壶城东有杨家的宅子不假,但是里面住着的人究竟是谁就不好说了。
竺年简单洗漱完,轻手轻脚把自己塞进睡袋:“可惜没找到路子,连城东都没进去。”
尉迟兰看他的动作直笑:“小王爷细皮嫩肉,磕着了?”
“唉……哪能和家里的高床软枕比?”帐篷的底下垫的是木头,虽然铺了两层兽皮,但总归不怎么平整。帐篷也不是很暖和。
亲卫们另外扎了两顶帐篷。值夜的人看尉迟兰出来倒水,再招呼了几条狗进去,心里头的别扭又冒了出来。
剩下没什么事情,就是返程的时候换了一条路走,略微多花了一些时间,也没有找到有房子的宿营地,全程靠着帐篷凑合过,回到新城的时候,竺年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野人,一张脸拉得老长,唬得过来汇报工作的人不敢说一句废话。
竺年从城门一路走回屋子,年纪最小的小柳略微有些紧张地说道:“殿下、先生,您先洗把脸。热水已经在准备,马上就能沐浴了。”
竺年愣了愣,失笑地摸了摸小孩儿的脑袋:“知道了,谢谢。我先去食堂吃个饭,你们慢慢准备。”
“好!”
尉迟兰落在他身后半步,看着竺年一会儿娇气得要拢在怀里哄才行,这会儿又像是个可靠的兄长,有些不喜小柳看向竺年的目光,快步上前揽着他的肩往卧房走:“一会儿我给你洗头。”
“那我也给你洗。”
“好。”
洗干净又吃了顿舒坦的,还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早醒来的时候,竺年已经恢复了好脾气的样子,一大早就带着狗子们出去跑圈,回来还给“头狗”带了早饭。
尉迟兰昨天睡得迟。他身边没有那么多人,很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这一次离开之后堆积了很多事情。
竺年看他还不是很精神的样子,就说道:“要不我借你几个人先用着?”
尉迟兰也不推辞:“行。咱们先把东州那边整合了,之后我得回去一趟黑荥。”
“……嗯。”竺年把递给尉迟兰的豆浆拿来自己喝了。
尉迟兰一伸手摸了个空,看他的样子忍不住笑:“别这样,我就是回去看看。春耕得有人主持,另外我对尉迟邑总觉得有点不放心。”
“哦。”竺年不为所动,又喝了一大口豆浆。
尉迟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觉得有点口渴,凑过去扣着他后脑勺,倾身舔了一下他嘴边的豆浆:“好甜。”
“没加糖,淡的。”
尉迟兰又低头舔了一下:“甜的。”
作者有话要说: 俘虏⊙ω⊙:怎么才能转正呢?
狱卒⊙ω⊙:服刑期满,要是你们还想做就可以转正。
俘虏⊙ω⊙:那我们什么时候判刑呢?
狱卒⊙△⊙:你们是俘虏,不是劳改犯,我也不知道。
俘虏⊙ω⊙:那你赶紧找人给我们判!
狱卒⊙△⊙:……
(完)
第九十章 谈生意 ...
南壶城中,城东一处并不是最大,守卫却最严密的宅子里,有人官吏打扮的人拘谨地坐在厅堂下首,和上首的人一一汇报城内发生的事情。
无论是客流还是夜游,都是老生常谈。
杨酌穿着一身道袍,听得昏昏欲睡。
官吏看着他气色不怎么好的脸色,把该汇报的事情都说完之后,说了一句:“要说城内确实没什么新鲜事,不过最近来了几个林州人,要买硫磺。”
南壶山这边产硫磺,每年往南面行商的时候都会捎带一些,卖给药店。这事情不稀奇,但既然拿出来单独说:“买很多?”
“是。”官吏说了个数字。
杨酌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买这么多做什么?”
官吏见他感兴趣,笑道:“我找他们打探了,说是可以用来做一个防虫的方子,用在田里。只是这些人只是负责采买,具体方子也不知情。”
他这个打探,也是用了许多手段,否则这种紧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会轻易告诉旁人?
“林州还有这样的人家?”杨酌十分惊讶。
说起来林州是阳州和海州的邻居,但更像是一个夹在阳州、海州和东州之间的小可怜。
阳州占着北地四季如春的自然环境;东州占着东萍府到京城的商道;海州……海州是贫瘠了一点,但是发生灾难的话,至少太平。
林州?林州有什么呢?连阳海渊都没有它的姓名。
官吏说道:“可能是本打算往海州去的,去了林州。我听着他们说话带点西边的口音。”
他是土生土长的阳州人,倒是听不出究竟是哪里人。
阳州这地方对外交流少,说雅言都带着点阳州味儿。
“这倒是有可能。”毕竟哪怕有现成的道路,翻越阳海渊还是不简单,暂时去林州也能够理解。反正林州那种不毛之地,真要是打仗了,估计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倒是距离东州近,采买点东西肯定要比海州便利。
杨酌琢磨了一番,吩咐:“想办法把防虫的方子要来,看他们想要什么。待在林州有什么用,不是种田用的方子么?让他们来阳州。”
阳州水草丰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也因为终年温暖湿润,虫害就非常严重。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虫害,造成粮食减产。他们试了诸多法子,都无法杜绝。
硫磺也不知道好不好用,总之先试过了再说。
“是。”官吏快速列了几个地方,作为可以用来交换方子的筹码,得到了杨酌的同意后,他才告退离开。
杨酌回到书房之后,打开舆图仔细瞧了瞧。
北地除了少数几个地方,都非常适合种地。可以说所有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都是大地主。
上一篇:穿越之携手夫郎致富
下一篇:不要靠近剑修会变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