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337章
作者:枫香
竺年这次回来,才发现他老爹老当益壮,又给他添了三个弟弟妹妹。
一对龙凤胎,是荣妃所出。
另外有个最小的妹妹,现在还没满月。
他简直服气。
他和尉迟兰两个人好好的,个个都盼着他们分。他老爹老渣男一个,还别人夸赞。
垃圾老爹!
竺年越想越气,冲上去就踢……
竺瀚看他收回去的脚,把眉毛一竖:“怎么滴?还准备打老子了?”
宋星就看着他哥和他大侄子在宫里头你追我跑,站在暖烘烘的室内,挑了个棉帘子探出一点点头,在那儿劝:“大过年的,孩子还小呢!”
“他个子都快比我高了,还小什么?”
宋星看了看跑得飞快的竺年,感觉和以前坐在椅子上脚都碰不到地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是还小啊。快进屋吧,别冻坏了。”
竺瀚刚进屋,外头大氅没脱。倒是竺年在屋里头穿的单薄。
竺瀚也没真生气,就顺着把儿子撵回屋,吩咐:“去煮碗姜茶来。”
姜茶是现成的。
竺年刚过来的时候就被宋星灌了一碗,这会儿又一碗下去,喝得眉头都皱起来:“我回来一点扎实都没吃,就灌了个水饱。”
竺瀚放下自己喝完的空碗:“回自己家还不知道吃东西,怪谁呢?”
边上宫人把碗撤下去,嘴角带着笑:真好,太子殿下一回来,整座皇宫都热闹了起来。
“你们聊什么呢?”
竺年就把棉花制作的一系列东西都给拿了出来。
竺瀚虽然听不太懂,但对这些东西向来是很感兴趣的,等到尉迟兰过来,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芳儿来啦,去哪儿啦?”
尉迟兰给竺瀚和宋星请了安:“去了舅舅家一趟,正好那边要办喜事,多坐了一会儿。”
竺瀚咂摸了一下其中的意思,没吱声,转而说道:“正好时间差不多了,走,吃饭去。”
郑家办喜事,尉迟兰一个人去,没带竺年,是不是说明两个人的感情淡了?
这好事啊!
等他们自然不想在一起,他再给两人正正经经娶妻,生下孩子来好好培养也不迟。
竺年和尉迟兰对视一眼,跟在竺瀚身后。
今年两人回来最晚,竺婉和宋星比他们提前到了,晚饭就比平日里更隆重一点。
没邀请外人,但有歌舞奏乐,连最小的没满月的小皇女都被乳母抱着露了一脸。
竺年有些意兴阑珊,吃过饭就做出疲倦样,带着尉迟兰先离席了。
他们一走,宴乐也很快就停了。
嫔妃们和一些年纪略长的皇子皇女面面相觑,感觉到太子的地位。
竺年提早离席,半真半假,累是真的有些累,毕竟长途赶路回来。这次出发晚,为了赶路,有几天就睡在野外,虽然有马车,但到底没能睡踏实。再加上是自己家,他也懒得做戏。
回到东宫洗漱完毕,尉迟兰看他去书房,好奇:“不睡?”
竺年去看宫人帮他搜罗的放当年新书的书架,拿了一本小人书:“睡的。睡前看看。”
等两人都脱了衣服坐在床头,尉迟兰才说起今天去郑家的事:“二舅家的四妹妹成了亲之后要去建州,就多坐了一会儿。”
建州在梁州以南,整个大梁最好的阳沁盐就在建州。
“远嫁?”从京城到建州,好长一段路了。
“倒也不是。夫家也是京城人,小夫妻俩是一起考官到了建州。说是本来想考去梁州或者漓州,但那边要求太高,最后选了建州。”
“建州的要求也不低。”作为南地最适合经营的东南平原地区,像建州这种地方本来就比较富庶,教育普及非常快,是最早实行考官制度的,每年竞争格外激烈。
“两人是想趁着年轻,多去别处看看。郑家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挺有想法的。”这回他们给郑家准备了不少东西,尉迟兰本想着提前把那些礼物给郑家,免得再拉到东宫再拉去郑家那么麻烦,倒是没想到和郑家的年轻人多聊了一阵。
竺年就听他讲郑家的一些情况。
郑大舅桃李满园。郑家的年轻人不只是姓郑的,还有很多学生。
郑家自己也办了个书院,只是更像是私塾兼课外辅导班。
“他们男女学生在一起上课,这挺好的。”
“郑家毕竟人少,又都是自家人,一起上课没什么。他们学习进度也比一般学校要快得多,瞧几个学得慢的自己挺着急的。”
郑家的书院总共就三个课室,一个蒙学,一个基础知识的,另外一个就是大学课程。
同一个课室里的学生,学习程度和进度都不一样,得到先生的肯定,就能更进一步学习。反之,要是学习进度慢了,同样的东西人家学三个月,自己学三年,是个人都得着急,卷得一塌糊涂。
尉迟兰说着笑了一声:“有个小孩儿,比果果大一点,小大人一样,回头叫来家里玩。”
“让人当果果的伴读?”轮身份,宋果果早该有伴读的,只是耽搁了。这小孩儿学得快,一般伴读跟不上。就算招伴读来,大概也和他那会儿一样,只是个伴读的名分,压根不会在一起念书。
“不是。等人来了,你就知道了。”
竺年也没等太久,第二天睡醒吃过饭,郑家就带着孩子们来玩了。
东宫玩具屋重新开张,热闹得不行。
很少人家有那么多玩具,大人都玩得挺高兴的。
这一回,宫里头的皇子皇女们倒是没来,倒是竺婉和宋浮带着宋莽和宋果果来了。
孩子们一多,没多长时间,就分做了几堆玩耍。
竺婉在外头看了看,见自己儿子和一群十五六岁的玩在一起,身边还有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跟着,觉得好笑:“那是谁家的,难得果果有个同龄人能玩到一起。”
尉迟兰笑道:“是郑蓬飞的孙子。”
郑蓬飞是郑家的旁支,辈分小,原先是丹州知府,现在是江州知府。
虽然同为知府,江州和丹州之间就隔着一条蒲水,但江州的富庶不是丹州可比。如今又在修建蒲岭的大道,几乎就是朝廷送上门来的政绩,只要做好了,要不了多久就能高升。
竺婉惊讶地看竺年:“救过哥哥的那位?”
“对。”竺年点了下头,感到手上一紧,安抚地往尉迟兰身边靠了靠。
同坐的郑家人许多不知道这事,询问起来。
竺年就说自己当初差点被自己老爹一炮打死的乌龙。
他虽然说得轻松有趣,但其中的凶险稍微想想就能明白。
郑大舅更是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今后殿下还需要慎重。”
“大舅舅说的是。”竺年想着自己一个野王,都快硬生生磨成辅助了,不能更慎重。
宋浮平时不怎么说话,在这时候也跟了一句,是对竺婉说的:“阿钧也是。”
竺婉皱了脸“唉”了一声:“我知道啦。”不过想到年后的安排,她又高兴起来,“年后我就要当东王,去东萍府,整海军!”
“哇!”竺年实名羡慕,“西州那点地方小真好啊,四年就整完了。我也想出海……”
可惜姜地太大,他要是走了,后续主持的人选也是个问题。
郑家是老学究,却不是老古板,家中不少姑娘考了官,不过除了这一回要去建州的那位,多数都在京城和京县。听到竺婉要弄海军,连郑大舅都觉得大开眼界:“我只在一号码头见过大货船,还没见过海船。”
“大舅舅想看就一起来啊。东萍府那边海鲜也多。”竺婉热情邀请,挖人之心路人皆知。
郑大舅相对比较自由,还真认真考虑了。
竺年倒是问起来:“你是准备把首府放在东萍府?”
“对。父皇母后说了,让我管着东州和萍州,在东萍府最方便。”
“东萍府地方小了点。你得把城往东州的方向多扩一段。等等我找副舆图给你,那会儿我跟你芳哥从海州到东萍府探了一条经过阳海渊的道,你在那边正好顺便把路给修了。顺便把海州和林州一起管了。阳州那边也能看着。东萍府外海有个岩岛,那边我建了码头,你可以把一些大船放那儿做中转……”
“停停停!你这也太‘顺便’了!”竺婉微微噘起嘴,靠在宋浮身边,一副小女儿的憨态,“我现在可不是小孩子了,休想拿这一套来忽悠我。”
“那几个地方,当地管理得挺好的,你又没多少活可干,怎么就不是顺便了?”竺婉的算盘啪啪响,竺年的算盘显然打得更利索,“你在东州待上几年,回头到姜地来接我的班,等我和你芳哥去一趟新京,你正好也可以带阿莽去玩。”
竺婉一脸无语地看着她哥:“为什么你能把出门干活的事情,说得跟出去玩儿一样?再说你把活都给我了,你干嘛?”
“我带你芳哥出去玩儿啊。”竺年一脸理所当然。
几个郑家人,年纪小的还在羡慕竺婉这位公主能够受到比皇子更高的重用,年长且常年混迹官场的郑二舅早就已经反应过来,眼神惊疑不定。
碍于竺年和尉迟兰的强势,目前为止没有朝臣提出后嗣的问题。
但目前大家比较有共识的有几个方向。
由于竺年没有嫡亲的兄弟,所以最优的从嫡亲兄弟生下的儿子里过继一个来作为皇储培养,显然是行不通的。
当然,要是可以的话,朝臣更倾向于过了几年,竺年和尉迟兰关系淡了,和离了,两人退回到正常的君臣关系,各自娶妻生子,会更好。
由于还有这层期望在,加上惹不起竺年和尉迟兰,所有人都没明说。
退一步考虑,竺年还有许多庶出的弟弟,尤其是年纪小的几个,给他当儿子也刚好。要是从小养在身边,悉心教导,也不失为一种出路。
至于竺婉生的宋莽和宋星生的宋清,血缘上虽然都近,但毕竟姓宋。
没道理竺家把宋家推翻了,过个几十年又把江山还给宋家。
郑二舅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些选择之外,还有另外一条路。
他不能在东宫明说,勉强保持着清醒,好不容易等回到家里,才和家里几个兄弟关起门来商议:“听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想传位给大公主?”
“显然走的还是和朝臣同一个路子。”先带在身边学习培养,盯着做一些基础工作,等有了一定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去各地执掌一方,了解地方上的事情后,再回到朝廷,做统筹的工作。
讲道理,以往培养太子都没这么往外跑的。
撇开性别,竺婉出身够。她是竺年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天赋好,学识佳,有胆魄又正气,过去几年在西州和奚地管理得非常好。
甚至从性格来讲,比起多少有些心软的竺年,竺婉会更加果决。
皇位传承上,兄终弟及也是正经。
但,竺婉是位公主,不是皇子。
郑家一众管事的兄弟叔伯面面相觑了一阵,最后还是郑大舅说道:“挺好的。咱们家姑娘能做官,大公主既然能当王爷,自然也能当皇帝。我瞧着大公主自己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倒是蓬飞,你明日带着阿锦,再去一趟东宫,看看太子殿下安排。”
郑蓬飞官做到这么大,可不是因为救过竺年的命,各方面都通透:“正愁着怎么办才好呢。要是殿下能帮忙,那是再好不过。”
孩子太聪明了也愁人。
上一篇:穿越之携手夫郎致富
下一篇:不要靠近剑修会变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