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280章
作者:枫香
二皇子只觉得双腿一软,直接软倒在地。他努力仰着头去看身边的竺年,却见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上多了一把长刀,也不知道他原先放在哪里。
“傻小子,偏是姜卓的儿子。”
刀光闪过,二皇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好了,‘宁死不屈’的站出来,别浪费大家的时间。”竺年看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的,略感失望,“好叭,这么多人,希望你们老实听话,我总得要几个带路党,倒也没必要这么多。”
其中有些人哪怕心有不忿,但在生死面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忠君爱国。
再说,他们本来也没有这么个认知。
流水的帝王,不动的世家。
无非就是换一个人当皇帝,他们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反正现在已经这样了,再换一个,总不能更差。
二皇子身边伺候的“太监”给竺年牵来了一匹油光水滑的高大黑马。
京城中跟来的人,几乎一眼就认出,这是竺年的坐骑雪鸦。
他们到这时候虽然还有许多疑惑,但很显然,竺年这一手是早有预谋。不然,怎么可能明明应该在京郊的马,都带到了上都!
竺年对“太监”笑了笑:“辛苦了,二宝哥。”
那太监抬起头来,哪里是二皇子身边伺候的太监,分明就是祁二宝。
冬天穿的衣服厚实,加上这太监寡言,又是二皇子身边伺候的人,竟然都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被人掉包的。
掉包的还不只是这么一个太监。
还没出黑荥关的驿站里,竺年就把大部分的护卫军队给掉包了。
吃住在驿站里,穿戴着只露出两只眼睛的衣物,想要悄无声息地把人换上一批,在黑荥州内实在算不上是一件难事。
不然姜国的军队,他费什么心准备这么好的新皮袄呢?
当然也没有换下全部的人,毕竟还需要几个带路党。
至于皇陵的守军……
领头的将领摘下头盔,分明是竺祁。
不管是百姓家,还是天家,守陵这样的事情,都是最边缘的群体去做的。
原本夕照原这里的军队,或许还有一点战斗力,但自从姜卓伐月,抽调了近乎可以抽调的一切有生力量之后,这里留下的军队只是一些老弱病残,说空架子都有些侮辱架子。
皇陵这种地方,哪怕距离上都不算远,平日里也没有人会靠近。
偌大一个上都,竟然没有人知道整一个军队都被换了人。
等他们在刀箭下跟随队伍走出皇陵,看到源源不绝的士兵车马出来,内心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
皇陵确实不受重视,但军营等一应设施都是有的。
敌人的军队竟然神不知鬼不觉,潜伏在距离上都这么近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φ(≧ω≦*)?:埋一送一。
糕儿φ(≧ω≦*)?:埋奶奶送孙子。
糕儿φ(≧ω≦*)?:先生,我做得对吗?
先生(づ ̄ 3 ̄)づ:一个人玩得开心点。
糕儿╰(*°▽°*)╯:好勒!
(完)
第二百零九章 熟人 ...
冬天不是一个适合打仗的季节。
但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打仗。
姜卓想着这个时候,把竺年往夕照原一送,无论是杀还是关,起码两三个月没有消息,稍微运作一下,说不定能忽悠上更长时间。
反之,这对竺年同样是一个机会。
由于冰雪阻隔,整个冬季,姜国旧地与月地之间几乎是不会有联系的。
两三年的时间,搞势力渗透,原本是很不够的。
但是架不住姜国旧地实力真空的现状,以及姜卓对于旧地刻意的漠视,让渗透计划异常顺利。
竺年骑在雪鸦上,看着手上拿着拐杖,还非得要骑马跟随在他身后,偏又低着头的人:“猫猫也辛苦了。”
茅高远浑身一颤,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竺年,马上低下头,努力保持声音的平稳:“承蒙殿下不弃,幸不辱命。”
竺祁在一旁听着,冷哼一声,看茅高远骑在马背上的身形更加佝偻,还是觉得气不顺。
他是竺年的奶兄弟。在他看来,茅高远是竺年的伴读,那立场必然是只有站在竺年身边一条。
谁知道茅高远竟然背刺竺年,简直是万死难辞其咎。幸亏最后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个家伙也着实命大。
他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竺年还要用茅高远;更想不明白,茅高远竟然也真的为竺年在姜国的发展各种出谋划策。
不得不说,茅高远这个人,人品虽然很不怎么样,但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本就是南王府的人,又是茅家人。
在金城这里,茅家男丁几近死绝,剩下的几个小孩儿都被姜姑姑带到了京城。他在金城已经站稳了脚跟,整个原本茅家的势力,在他的努力下,已经完全和竺年、尉迟兰的势力融合同化。
只是茅家的地盘虽然很大,但位处姜国西南,整体环境并不算好,发展潜力有限。
前往上都的途中,茅高远条理清晰地跟竺年汇报一项项数据,恍惚觉得还在梁州。
竺年仔细听着,想要知道的信息,茅高远都列了出来,不需要多问。
走了一段之后,已经快到中午,竺年下令埋锅做饭。
等吃过饭后,重新拔营启程。
巍峨的上都面对列装整齐的军队,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抵抗。
猝不及防加上内应,全城八扇城门没有一扇来得及关上。
内防的空虚,加上缺乏有效的指挥,战斗持续到傍晚的时候,竺年的军队已经攻入了皇宫。
等到了半夜,零星的抵抗已经摁死。
所有坊都已经被顺利接管。
剩下的交给休息好的银鱼,暗中摸索一些没有覆灭的火星。
竺年在御书房内,和一众人拿出缴获来的目前最重要的物资——姜国舆图。
姜国的人口和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这里土地平缓,适合耕种、放牧。
丰饶的土地滋养了密集的人口和城镇。
从出黑荥关不久,竺年就发现姜国的大部分的州,比大月的要更小。
现在他拿到完整的姜国舆图,不难发现姜国的州郡划分,大部分都不是以自然山川为界。
大平原地区应该是由于各种分封之类的因素,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豆腐块。
“分三路。我带人往西去卫州,竺祁和茅高远一路扫中间这一片。”
竺祁问:“南面呢?”
“南面有宋觉。”
竺祁没吭声,茅高远下意识皱眉:“镇北王是前朝旧臣,他能帮我们?”
“谁还不是前朝旧臣了?”竺年从祁二宝手上接过另外一副姜国的舆图,这是他们自己人画的,各种标注的信息看起来更习惯一点,两方对照下,信息更加全面。
茅高远不太懂具体打仗方面的事。倒也不是真的一窍不通,只是他对战争的认识停留在纸上谈兵。
当年,茅丘怎么惨死,他怎么狼狈逃进迁山,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习武,也熟读兵法,但放在战场上根本没什么用。
他认真听竺年、竺祁等一干将领的讨论,发现自己能够做的,也只有后勤调度。
哪怕是这方面,他也是以前跟在竺年身边的时候学到的。虽然姜国和南王府有很多不同,但同一件事情,万变不离其宗。
他很快认识到问题所在,没有再待在御书房里,告了个罪就出门去打理剧变后的上都。
先把明天要出发的军队的物资整理出来,然后把缴获的总体资源统计出来。
现在正是即将过年的时候,秋天粮草刚刚入仓,物资相对充足。沿途会有动乱和灾民加入,大量的人员需要妥善安置,后续的管理必须跟上……
竺祁他们看茅高远出去,抬了抬头,见竺年没吭声,他们也就没过问。
过了一会儿,祁二宝给他们送吃的进来,带来的人里还有竺年的一个熟面孔。
“黎公公,你不是出宫了吗?怎么在这儿?”
黎公公岁数不算很大,今年还不到四十,在太监中原本也算是比较有前途,能干当然比不过徐伶、张茂实,但也是大太监的有力竞争者。
当能够出宫的规定出来了之后,谁都没想到他会是参与最积极的那个,也是最早出宫的那个。
黎公公笑道:“奴……我本是到皇庄去的,没成想说这边宫里头没人,就来帮着照看了。”
整个朝廷都南迁之后,皇宫内除了一些外面的衙门,宫中已经没有真正称得上主人的。
当年先帝驾崩之后,太后下手狠辣,几乎所有太妃都不能幸免。剩下有几个幸免的,也不是背景强的。背景强的,原先和太后叫板,是第一批连着大人小孩一起被太后弄死的。
那些个活下来的,被请到皇陵去守陵,才保住了性命。
二皇子这年纪,还没有接触到后宫这些残酷的争斗,到了皇陵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这里本来该有太妃在。
现在这些太妃,在先前“掉包”整个军队的时候,就被接到了宫里头,像个普通宫人那样老实生活。
这地方如今除了表面上巍峨的宫殿之外,内里也不剩下什么。
竺年多少有些奇怪地看着黎公公和宫中许多宫人的绿点,只是现在不是谈心的时候,只能先把要紧的军务商量好。
等散场的时候,已经夜半。
黎公公一直在边上伺候着,引着竺年往御书房后面用来小憩的房间去:“来这些日子,我理了些没人要的东西,已经搬到后头屋里了。”
旧宫无人管束,一些胆大妄为的宫人,联合了外贼,倒卖宫中的东西。起先还只是小偷小摸,等时间一长,发现压根没有人来查,胆子就大了起来。除了一些明显逾制的皇帝皇后用的东西,嫔妃的皇子皇女的东西都有人会出高价买。
上一篇:穿越之携手夫郎致富
下一篇:不要靠近剑修会变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