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 第217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竺年本想表面功夫做足,但这段时间实在是忙得够呛,趁着自己的戏份“杀青”,就在船上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拉着二皇子挡在前面,很快就靠着尉迟兰的肩膀睡着了。

  “嬉年呢?”

  二皇子听到自家老爹的话,浑身僵硬,抬起一条胳膊,指了指自己背后,小声说道:“年哥睡着了。”

  一些平时不怎么看到姜卓和竺年相处的官员们,觉得竺年太不像样,甚至觉得这时候正好参他一本。

  没成想,姜卓一点没生气,上前轻轻拍醒了竺年:“累了怎么在这儿睡?船上风凉,别受了寒,去舱里。”

  竺年还有些迷瞪,只是微微睁开了眼睛,完全没有聚焦。

  尉迟兰还算清醒:“多谢父皇关心。”

  姜卓就对尉迟兰说道:“等去了沃州,弟弟们年幼,你们婶婶也人生地不熟,你们是兄长,家里还得你们来照顾。”

  尉迟兰恭敬又温和地答应下来:“儿臣省得。”

  其他人听着这称谓,纷纷觉得牙酸。

  还好,吉时是不能耽误的。

  姜卓拉着从卫皇后船上出来的姜戈回到岸上,目送船只扬帆而去。

  姜戈年纪还小,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只是变故让他变得比以前沉默,等到了马车上,才问道:“父皇,儿臣以后再也见不到母后了吗?”

  姜卓就说道:“怎么会?你想去,自然是能去的。”

  姜戈就问:“那母后不能回来吗?”

  姜卓闻言,略一停顿,才认真说道:“戈儿要想你母后回来,那就努力一点,自己去把你母后接回来。”

  “好。”小小年纪的皇子眼神坚定,“戈儿会努力。”

  姜卓就带着小儿子换了衣服换了车:“难得出来,爹带你看看普通人家的,和你差不多岁数的孩子在做什么。”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再出来的时候,父子俩身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富贵的痕迹,完全像是普通来京城谋生的父子俩。

  姜戈原本还在低头打量身上奇怪的短打装扮,觉得和自己平日里穿的练功的服饰有些不一样,料子有些扎手,听到姜卓说话,好奇地抬起头:“不是读书习武吗?是读的书不一样吗?”

  姜卓想到有事没事就蹲市口的宴瑞,牵着小儿子:“你自己用眼睛去看。”

  这一天,姜戈看到了和他差不多岁数,在街上坑蒙拐骗为生的,在家中操持家务带弟妹的,在外面帮着摆摊叫卖的,挽着篮子卖花的,在街上乞讨被驱赶的。

  读书的,姜戈一个都没看到。

  他小小的眉头拧得很紧,到了晚间重新换了衣服回到宫里,拉着父亲的袖子:“父皇,儿臣想去看看他们的爹娘。”

  为什么他们的爹娘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而不是好好读书呢?

  他心中的疑问太多,一时间连怎么提问都想不清楚。

  姜卓就说道:“明日父皇给你安排两个伴读,让他们陪你。戈儿要多看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的百姓。你年哥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对,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比让那些原本就豪富的世家大族满意,要来得实在得多。

  百姓们只要每天能吃上两顿饱饭,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口肉穿上一件新衣,就能任劳任怨。

  世家大族们呢?像他的岳家,门第已经如此之高,却还不满足。

  金银多到埋进地里,还要信什么天罗教,搞一些邪性的祭祀。

  他们是想做什么?

  卫家是想再进一步,还能进到哪里?要不要他把龙椅让给他们?

  沃州,这么富庶的州,竟然被逼到民不聊生。

  他的戈儿不能变成卫玉那样,只知道自己锦衣玉食。

  姜戈有伴读,年纪和他相仿,最大也还没到十岁。这会儿姜卓给他安排的两个伴读,岁数要大得多,一个是宴瑞,另一个则是姚意。

  宴瑞在明白了自己这个伴读的职责之后,倒是欣然接受。

  以他的年纪和学业程度,让他再陪着小皇子一起上学,那着实不像样,但若只是陪着小皇子体察民情,那正中他的下怀。

  姚意本来已经考上了一号码头的工作,正经的八品。品级确实很低,但是他正正经经凭着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正想踏实勤奋一把,没想到直接面圣接到了这么一个职位:“臣惶恐。臣文治武功样样不行,怎么能担此重任?还请陛下挑选更合适的人选。”

  姜戈当然早就已经考察过他的底细:“不需要你多做什么,你还是在码头做事,只需要给戈儿一个身份,方便走动就行。”

  姚意在读书方面确实少了一根筋,但人不傻,当下就明白过来自己的作用:“臣遵旨。”

  姜戈要体察民情,肯定不能摆出皇子的架势,最好就是个普通小孩儿的样子,但又要保证安全。而且以姜戈所受的教育,让他一下子扮做普通人家的小孩儿,那也不像。

  他这个略有身份地位,又在梨园小筑生活了小半年,对周围的环境十分熟悉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到时候只要说姜戈是亲戚家的孩子就行。

  亲戚家的孩子来他家玩耍,偶尔住上几天,谁家不这样呢?

  京城里发生的事情,竺年不能说全知道,但是一号码头发生的事情,他就很清楚了。

  借着这一次公开招聘,他把不少人光明正大地安插了进来。

  真以为不当官吏,他就没本事施展拳脚了吗?

  竺年手上捧着京城送来的新戏文,和尉迟兰两个像两个资深票友一样来回唱了几句词,还你来我往地比划了两下。

  两人相貌好看,身形姿态都好,这么几下就把人的目光吸引过去,着实好看。

  但是,再怎么好看:“年哥,您就不能认真干活吗?”

  二皇子热得一头汗,在沃水边的临时工棚里,看着在那儿唱戏的两位兄长,再看看刚从外面进来已经晒成黑皮的弟弟,十分不满。

  竺年还没说话,三皇子先说道:“二哥,你还是把衣服换了吧,这大热天的。”

  沃州这两年的天气,是大寒大暑。

  今年也不例外。

  沃州本来就比京城要热,京城现在才刚开始热起来,沃州已经热得像个蒸笼一样了。

  现在工地上匠人们只能早晚做活,避开正午最热的时间段。

  所有人要不光着膀子,要不就穿着一身短袖中裤,十分具有南泉风情。

  这身工作服还是竺年画了图,尉迟兰亲自修改而成。衣服扎实耐用,虽然乍一看确实别扭,但看习惯了就觉得还挺顺眼的。

  这种款式的衣服,又着实适合干活,没过多久,沃州就开始流行起来,又沿着沃水传递开去。

  礼部有人为了这个事情,还参了本,说是败坏风俗。

  然后这位礼部的官员就被罚去在码头干了两天苦力,又去郊县的庄子干了两天农活,之后他就闭上了嘴。

  什么风俗不风俗的,都抵不过一个字——热。

  于是这个夏天,京城开始流行起了南泉服饰。

  南泉当地人,一年四季都以短打为主。

  早年是因为当地人以渔民为主,短打方便船上作业。

  南泉当地也确实炎热。冬天未必没有严寒,但夏天的酷暑是保证不会缺席的。

  一些北方士族视为野人的诸如衣不蔽体,剃头剃发之类的习俗,在当地属于常态。

  南王府建立之后,历代南王都对南泉着力发展,就连盛元长公主都坐镇南泉多年。如今的南泉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大港,但这些当地习俗依旧保留了下来。

  只是说,有钱有地位的人,穿的短款衣装会更加精美一些,料子刺绣更考究一点。

  到了现在,罗娥这位审美走在时代前列的前皇后加入到服装设计的队伍,短款衣服的漂亮精美程度更上一层楼。

  最初是被一群南北货商人试探性地带到了沃州,在沃州反响良好之后,又被试探性地带到了京城。

  京城这边的风气相对更加保守一些,最初是被放在了糖巷这种相对年轻人更多,接受度更高的地方售卖。倒还真的有人买。

  这些衣服因为制作精美,价格不便宜,多数是贵族女子买了在家中穿。

  最后风靡起来,还是因为梨园一出新戏,还是竺年在追的连载《三更惊案》的一个新案子。这一次的主要场景和人物是普通百姓,干脆就使用了短衫作为戏服。

  但是再怎么风靡,不接受的人还是没法接受。

  譬如二皇子。他就是热死,也不会衣不蔽体:“不成体统!”

  三皇子并不理会他二哥,并且转天就把自己的脑袋给剃了个光头:“母后都给女学添了短款的夏季校服了,你这个臭老古板,也不闻闻自己身上什么味儿!”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这波文化输出的功课,先生给我打几分?

  先生(=?ω?=) :原来你是在做功课吗?

  糕儿(-ω- ) :我这么认真!

  先生(=?ω?=) :不是因为热吗?

  糕儿(=?ω?=) :热只是其中的亿点点因素。

  (完)

  

第一百七十二章 桃花坞和银城 ...

  二皇子觉得到了沃州之后就糟心极了。

  竺年和尉迟兰不必说,本来就是表面兄弟。

  可自家三弟明明在京城还能兄友弟恭,到了沃州之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他看了一眼黑壮得像一头熊一样的兄弟,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走开点,别没事只知道和匠人们一起干活,案头工作多着呢。”

  三皇子一听就想往外面跑:“我算不明白,还是去帮忙搬砖!”

  实际接触之前,谁能想到当个码头的监工,还得算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东西?什么线条、数字、公式,一个都搞不明白!

  竺年放下手上的新戏文,看着两位皇子一言不合去大太阳底下打架,感慨:“年轻人,真有劲啊,一点儿都不怕晒。”

  他就不行了,守着冰盆完全不想挪开一点。

  夏天的命,是冰盆给的。

  尉迟兰看他这幅样子,笑得肩膀都在抖:“老气横秋的,你自己也不比他们大几岁。”

  竺年摇摇头:“不行不行,我心态老了。起码这种大太阳底下打架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尉迟兰瞧他刚站起来一小会儿,又窝回到藤椅上:“你这幅样子,张知府倒是安心不少。”

  竺年伸长了脚,勾着脚趾把冰盆往自己身边挪了挪,漫不经心:“老子想夺权,他多一颗心都没用。天天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改天没事参他一本。”

  由于前一任卫玉闹出来的大事,新一任的知府干脆就选了一个相对出身比较普通的。

  张知府谨小慎微一辈子,突然天上掉下馅饼来,也没有翘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