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91章
作者:昵昵儿女
说着甘九解开腰间的钱袋子丢给几人:“拿去吃酒。”
几人忙喜笑颜开跑走了。
.
震金镖局中几位师兄正带着一众豆丁小汉子练拳。
罐罐个子最小就站在了最前头。
“此拳又叫少林十三拳,师父幼时在幽州城的少林寺拜师学艺,时刻教导我们打此拳要做到动如猫,行如虎。”
几位师兄将上部拳法行云流水的拆开融合打了两遍,一群小豆丁看得叹为观止,连连拍手。
“罐罐,你可是有不懂的?”
大师兄见旁人都在琢磨练,罐罐却一直在东张西望。
“哥哥还没回来呢。”罐罐仰着小脸闷闷道。
“眼下也快到了你兄长去私塾的时辰,他怕是快来接你去陈老童生那儿了。”大师兄摸摸罐罐头,问道:“你可学会了师兄教的前几招拳法?”
罐罐道:“学会了呢。”
“学会了?你都没练,怎么能学会?”有个师兄不太信。
大师兄却道:“真的?那罐罐打来瞧瞧?”
“好!”
罐罐脸蛋绷紧,小短腿横跨,扎起马步起了势。
“有点意思!”大师兄笑道。
紧接着就见罐罐小手横推,右腿微屈,来了一招漂亮的马步冲拳,脸蛋上的雪白肉肉也跟着颤了颤。
后面的小汉子也不练了,连着鼓掌叫好:“好!”
罐罐却不受旁人影响,两只小胖手带回前身,可爱的将猛虎出洞打了出来……
这么一会儿就将拳法的四攻四防练了一遍。
虽说小娃没打出刚劲,但因为圆小三头身,整个娃又胖乎乎,却神态严肃,动作过于标准,很是聪慧可人爱。
“真不错。”
罐罐猛地回头,也不打拳了直接往后跑:“哥哥!”
“慢点跑。”
魏承笑着将飞扑过来的罐罐抱住,轻轻擦掉他额头上的汗珠。
“哥哥,罐罐现在会打拳啦!”
“哥哥看到了。”
魏承又看一眼罐罐的师兄弟,笑道:“罐罐顽皮,教各位师兄费心了。”
“罐罐聪慧,只教了两遍他便会了,我们没废什么功夫。”
魏承看着罐罐道:“时候不早了,哥哥带你去陈老童生家。”
“不行呢,哥哥。”
罐罐小手摇了摇:“罐罐还要和师娘说师父的好话呢。”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大门便开了,就见着佟镖头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还有一位面嫩的汉子一道进来。
那汉子分明是今儿早在菜市胡乱收车马的钱的男子,这人却没认出来魏承。
“眉娘,这儿就是练武场,我的一些徒弟都在这儿练武。”
宋眉娘温温柔柔的笑道:“还真是热闹,我最喜热闹了。”
佟镖头心中一喜:“我,我也喜欢热闹。”
魏承在一旁看得有趣,没想到有朝一日能看到脸黑的佟镖头如此羞涩。
宋眉娘像是很好奇一样往前走了走,她身边的弟弟聒噪个不停,一直扯着佟镖头东问西问。
宋眉娘似有意和佟镖头的大弟子说话,往前走的时候,腰间的手帕轻飘飘掉在罐罐脚下。
罐罐弯腰捡起手帕,乖巧走到宋眉娘跟前:“姐姐,给。”
未过门的师娘还不是师娘,私下叫师娘也就算了,当着面可不能乱叫。
宋眉娘笑着看一眼罐罐:“你就是佟钊收的小徒弟?听他讲了一路,你很得你师父喜欢。”
罐罐嘿嘿一笑:“师父也常在罐罐面前讲姐姐,姐姐美美的,漂亮呢。”
宋眉娘受了夸奖也只是轻柔笑笑,视线落在罐罐手中的帕子时却皱了皱眉,嘴角微撇,像是有些嫌弃。
魏承何其敏锐,见罐罐还在高高举着帕子便轻轻扯了扯他的手,淡淡道:“罐罐,帕子已经沾了土,这位姑娘应该是不要了。”
罐罐噢一声,又轻轻将帕子扔回地上。
宋眉娘脸色微变,又扯唇笑了笑,越过他们去找佟镖头的大弟子说话去了。
两人瞧着像是熟识。
魏承抱着罐罐和佟镖头打声招呼就走了,佟镖头被宋眉娘的弟弟缠住,有心问罐罐有没有和眉娘说自个儿好话都不得空。
驴车在诸葛夫子家,兄弟俩就走着去陈老童生家的小矮院。
“哥哥。”
罐罐摇了摇魏承的手,有点闷闷不乐:“罐罐是小脏孩吗?”
“罐罐哪里脏了?”
魏承蹲下来摸摸他小脸,轻声道:“你看,自从开春以来,哥哥每日晚上都给罐罐洗澡,早上也会给罐罐洗小脸小手,刷牙擦香香,哥哥给罐罐洗的衣服干净又整洁,从来没让罐罐穿过脏衣裳来镇上,没有比罐罐更干净的宝宝了。”
罐罐笑着露出小白牙:“对噢,罐罐干净着呢。”
魏承也笑了笑,牵着罐罐的手道:“我们又不是金银珠宝,做不到让每个人都稀罕,只要你最重要的人喜欢你就成了。”
罐罐眼睛亮亮的:“那只要哥哥喜欢罐罐就好啦。”
.
从镇上回了家,兄弟俩吃了些早上剩下的小谷子粥又配了些流油的咸蛋。
吃完午食,魏承将鸡和驴子喂上,便带着罐罐和捕猎回来的小狼去打鸡草苜蓿,来回打了足足两板车。
罐罐在家中午睡,魏承也没出门去地里种菘菜,而是先将后院的地划出来两片深翻两遍,有着驴子犁地魏承轻松许多,他们家地少也没打铁犁头,是和豆苗家一道租借旁人家的。
两片菜地只占了后院一点地方,一片留着栽种茄瓜和豇豆,另一片便留着栽种秋葱。魏承翻完地也没闲着,先把黑驴牵去驴棚给它喂上水和草,自己则是一边擦汗一边好好打量下后院。
等种完地他们就要去买秋雏,到时候又要扩建鸡圈了,墙角有些空荡,趁着快要进秋可以再再去移栽几棵果树,看看罐罐喜欢吃什么果儿他们就买什么树。
至于老魏家的那四亩地,地契上说是四亩,但实际上却比四亩大了不少。
魏承这两日去看了两次,这地就在他们新家不远处,他前年还在那片地披星戴月的收过粮食,因着临山沙石多,那片地的收成一般,似乎不太适合种植庄稼。
就像魏老婆子谋算着魏承和罐罐的房子一样,魏承如今也谋算着那片土地。
魏承打算用那片地来养羊。
离新家近,离草和河流还近,想来是块绝佳的养羊胜地。
魏承越想越满意,胡乱想着等羊群养起来了,钱如流水进了小铜罐里,想来罐罐应该会长高些了吧?
第64章
魏承带着驴子将两片地犁完, 天气也越来越热了,蝉声连绵,空气中都似有一簇一簇火苗跳跃不止。
他也不在外面熬着只等着天稍凉快些再带上菘菜籽和水桶去地里。
他先将汗湿的衣物褪了下去, 井边有两桶早上打的眼下已经晒热的水, 又兑了些凉爽的井水冲了冲身子才觉得清爽了些。脏了的衣物并着罐罐今儿穿的枣红短打,等着晚上吃完饭他再一道拿去洗。
回了屋头, 魏承换上薄衫后看一会儿在火炕里头呼呼大睡的罐罐, 小娃睡相难得乖巧, 两只小手压在腮下, 黝黑卷翘的睫毛垂着,小脸蛋也睡得红扑扑的, 他见小娃睡姿板正又靠里,不能掉在地上,他便放下心来掀开布帘在书桌前落座。
后身书架上摆着是整整齐齐的书籍, 桌子上只有干净整洁的笔墨砚台,没有一丝旁的杂物,只从书桌来看就知道学子心性。
魏承拿过一本书,上面写着《少陵先生文集》,正是孙县令赠予魏承的书。
赠书距至今已过去几日, 魏承也该书信一封感谢大人的赠书之情。
原本还想将此书看得更透些再写信给孙大人,只是今日生在菜市之事, 让魏承心生急切, 想以赠书之情“夹带私货”。
早些日子就见着那对父子贪婪行事,可那时魏承既没有搭上孙县令又没有和佟镖头有什么太大交集,若是硬搭前者怕不是会被人说利用孙览师兄攀附县令大人,就连诸葛夫子平日里对孙览师兄都带这些避嫌,不然就师娘病重一事, 孙览师兄心善正直又怎会并无作为?可见诸葛夫子将清誉看得极重。
至于后者,魏承有着察言观色的本事,便知道佟镖头心性豪爽却也是护短之人,见今日对那未婚姑娘如此心属又小心翼翼,事发后那对父子派姑娘哭上一哭,此事也就只是不了了之。再说佟镖头的兄长还是县衙牢狱的典吏,怕是早就对此事门清却不曾管制,会不会佟镖头也是知情?
若真是如此,魏承便不能直接去质问镖头,让歹人逃脱只觉得对不住无辜摊贩,只得日后再买酒向镖头告罪。
魏承如今当真做不到横冲直撞,舍己为人,他人微言轻不说,要护着幼弟也要护着来之不易的小家,他常常思虑过甚,谨慎行事,不愿做冲动蠢材之举。
眼下有了与县令大人直书的机会,此事也可提上一提,若是还无人管,魏承也是尽力了。
魏承敛住思绪,沾了沾墨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
小子魏承,谨拜言孙大人阁下……
又提笔写道:“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先是感念一通孙县令赠书之情,得时如何心潮澎湃,常常彻夜拜读,一文一句如闻金玉良言,令人茅塞顿开云云;承上启下,笔头一转,单拎出来孙大人科考秀才时的一篇文章,他写道“读大人著作《百姓足,官吏当立身正己》只觉受益匪浅……”
他将起讲,第一股,出题,第二股,第二小股……每一句誊抄一遍又附上种种称赞和适当的马屁,在第五股,孙大人举为官之重的例子时候切入了他此信要说的重点。
先是将初夏时凤阳镇下头十来个村落遇洪一事娓娓道来,痛骂洪水无情,摧毁田地家园,又以自身为例,大肆赞美感激孙县令挟官差阻洪一事。虽说茂溪村受灾少些,旁的村落就没那么好运了,魏承听过李茂德说过此事,于是又将百姓感念之情一一写上,最后又道:“小子偶尔去菜市集时猜闻有官人以治洪之名收取摊贩车马钱,治洪之路任重道远,一石一木皆耗银钱……不过,小子有悔,斗胆求大人可否将车马钱降下几等,先前半日五文,整日十文,如今半日六文,闻之冬日将增至十文,长此以往小子怕百姓承担不住,失了共助治洪之激情……”
紧接着继续摘抄第五股……最后继续拍马屁:“蒙惠书并赐佳作,拜服之至……,望大人莫嫌小子才疏学浅,愚笨粗陋。”
落字为魏承。
魏承吹了吹纸,笔墨较深,他便将其放在一旁晾干。
宋家父子此事说小了贪婪行事,说大了就是搜刮民脂民膏,按律当斩,此事若是再不管制,孙大人仕途定会受辱。
魏承不认为孙大人会蒙蔽此举,但大康实行“上计”监察百官,仔细算来,明年怕就是有幽州城的观察使大人前来“磨勘”。
如此紧要关头,孙大人是严刑管制还是为了“磨勘”息事宁人,重拿轻放,魏承就有些拿不准了。
要知道一县之中生了什么大事可都是要上报府城的。
魏承以“治洪”做拖,一是给孙县令揽面子,二是就算孙县令知情此事,不愿意管制,最后也牵连不到他,三是若孙县令不知情,愿意管制,那对可恶的宋姓父子也能受些严酷惩罚。他一个“猜闻”只说自个儿是猜测听说,或听摊贩或听路人说,令人无从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