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95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古代架空

  姚夫郎给他拿了些竹篾:“编个小东西玩玩。”

  陆柳没编过小东西,就会编竹筐和背篓。

  姚夫郎跟他挨着坐:“我教你编个钱篓子。”

  竹编的钱篓子就巴掌大,底部一掌的圆垫子,再向上编阔口肚子,到顶往里收。

  钱篓子要紧着“口袋”,一般顶部只留两指宽,方便伸手掏钱,上面还要再编个小盖子。

  弄完,再用麻绳或者草绳,给它编个带子,可以背在身上。

  姚二嫂跟陆柳说:“你编个大的钱篓子,以后篓大钱!”

  陆柳笑眯眯的,他觉着好,想要编这个。

  钱篓子不方便带出门,平时在铺子里用倒是方便,可以给哥哥编一个。

  陆杨的铺子里没有柜台了,伙计就在店里招呼。

  卖菜卖包子在门口,买干货在里面,拿钱找零都不方便。

  铺子里做生意累,编大了,铜板重,沉甸甸压着腰,走几步都累。编小了,钱装得少,不聚财,不吉利。

  陆柳编出个圆垫子,拿手比划,扩大了两圈,再比划,感觉差不多,再加一圈收边,就往上编大肚子。

  姚夫郎手上熟练,已经跟人唠上了。

  “陆夫郎不爱出门,我看他在家里都闷出霉味儿了,把他拉出来晒晒太阳。”

  姚二嫂问陆柳:“是不是在山里住不惯?我们这儿热闹起来也挺热闹的,你听听这七嘴八舌的,我听着跟县里街上一样吵。”

  院里聊天的人都说她嘴巴损,姚二嫂笑呵呵的:“还好不是嘴碎。”

  大家一阵笑。

  陆柳编钱篓子不熟练,手上活停了,才回话:“山里挺好的,我挺适应,就是之前不认识几个人,出来也不知道找谁,就都闷在家里了。还好姚夫郎总是来我玩。”

  姚夫郎说:“那不是想给我家花妞找个伴儿吗?没想到你家大峰铁了心,非看上了三苗家的狗,哎。”

  顺着话头,姚夫郎说:“大峰今早把二黄带走了,我俩刚好碰见,他怕陆夫郎一个人在家闷得慌,还让我跟陆夫郎玩。”

  唠嗑的位置不变,人员变动就不会太大,今天少两个,明天多几个,大差不离的。

  前几天,就这个位置,还说陆柳跟黎峰不合,被黎峰打死了。

  今天陆柳好好的来了,脸蛋白里透红,孕痣也红红一颗,瞧不出半点儿病弱,更不可能受伤。

  陆柳又编了两圈钱篓子,琢磨着怎么开口说小铺子的事。

  他都没串门过,话题挺不好找的。

  姚夫郎已经跟人吹上了,说:“怎么可能舍得打?二十两银子娶回家的夫郎,那不得跟小祖宗一样供起来啊?”

  陆柳心虚得很,拉着姚夫郎不让他说了,姚夫郎说:“你怕什么?就你娘家的阔气样,谁也不能说大峰亏了呀。”

  姚二嫂知道姚夫郎前几天跟陈夫郎拌嘴的事,自家弟弟说话,跟着就捧:“谁说大峰亏了啊?”

  姚夫郎最喜欢二嫂了!

  他说:“陈夫郎呗!总说陆夫郎是县里来的,怎么怎么的,酸死他。他刚知道陆夫郎有个县里哥哥,去看一回,就拿了二十个大肉包子回来,脸都气歪了!”

  陈夫郎怎么气歪脸的,大家不想知道。

  他们听着,也酸溜溜的。

  县里来的,就是不一样。

  突然之间,跟陆柳说话的人就多了。

  陆柳应付不来,谁说他哥哥好,他就笑着应是,问他哥哥是干什么的,他就说是开铺子的。

  到这里,他就不听别的了,跟人说哥哥的铺面。

  “他那里卖吃的,主要是自家做的包子,也到村里收菜,昨天我跟大峰过去,他看我离县城远,买个东西好累,说有门路给我拿货,让我拿点杂货回寨子里,自家吃着省,别家有需要,我也能一文两文的挣一点,在家就有事做了。”

  好家伙,到寨子里开铺子。

  县里人是不是都很爱开铺子?这可是寨子啊,这里能有几个人啊。

  陆柳趁着没人说话,紧赶着又说:“我哥哥还卖山货,让我帮忙在寨子里收收货,你们家里有山货的,也能卖给我。”

  买东西和卖东西不一样,说起小铺子卖什么,半天没人应声。说起要收山货,就一堆人问种类、问价钱。

  陆柳听哥哥说起过,这年头,只要是吃的东西,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价钱要见面再谈,东西都能收。

  陆柳如实说了:“昨天太赶,没来及谈,过几天大峰去卖年糕收货款,会把价钱问清楚。”

  山里东西可多了,县里有的山货,一般都是山珍野味,以菌子、栗子、核桃、野菜、野味为主。

  余下的,还有笋子、果子,这两类也多。旁的东西,他们吃着好,县里不一定要。

  姚夫郎突然想起个事,他家还有个野蜂窝没卖。是大强从山里捅的。

  他问陆柳:“收蜂窝吗?”

  陆柳呆滞。

  蜂窝?蜂窝也能卖?

  “里面有蜂吗?”

  姚夫郎说他没见识:“不怪你,县里没见过也是正常的。我家那个是野蜂窝,蜂蜜很多,大强昨天去县里,就是为着卖这个,价钱没谈拢。你改天见了你哥哥,让他开个价。”

  陆柳知道蜂蜜,蜂蜜能吃,哥哥应该会收。他答应了。

  快到中午,他就收拾收拾回家,姚夫郎给他拿了些竹篾带上,够他编完钱篓子的。

  “都是山里的竹子,不值钱,走吧。”

  从这儿离开,陆柳有个好哥哥的事情,也在山寨里传开了。

  陆柳中午一个人在家,随便应付了一顿,再收拾家里。

  腊肉要晒晒,再把晒好的干草收拾了,然后把黎峰的破衣服都收拾出来,干净的放一堆,脏的放一堆。

  陆柳能理解黎峰的生活习惯,他以前在家也这样,衣裳不会天天换,布料贵,洗的次数多了,容易破。

  但他没有像黎峰一样,到了换季,衣裳还这样堆柜子里。再怎么,到了换季,都要洗洗。

  冬天洗衣裳冷,用热水又废柴废水,实在为难。

  下午是来不及洗,他只收拾出来。

  然后去看看东西两侧的屋子,黎峰说要收拾一间出来做小铺子。

  打开门,里头堆满了木柴。陆柳收拾不了这里,又绕出门,到小路上看看。

  好怪啊,怎么一下午都没人来找他呢?

  不买东西,也不问问山货么?

  今天的串门,好像失败了。

  过两天他又要去县里,见了哥哥,问起来卖货情况,他一滴酒没卖出去,反而送出去了一碗。

  嗯……大峰送的。到时哥哥要骂,就骂大峰是败家爷们。骂了大峰,就不能骂他了。

  愁人的事埋心里,陆柳把院子里的东西收进屋,转身去灶屋做饭。

  晚饭吃炖白菜。他现在见不得萝卜,上次听顺哥儿说萝卜吃多了,放屁都是萝卜味儿,这也太冲了。

  炖白菜用了五片腊肉,炖完他夹出来,切丁炒了咸菜。

  他想陈老爹了。

  去了陈家,可以拿豆腐吃。

  他好久没吃豆腐了。

  哎。

  今天多蒸了些饭,家里有阵子没吃炒饭了。

  陆柳打算明天做炒饭吃,炒饭可以干炒,也能湿炖。

  陆柳常吃的是湿炖的饭,也叫烫饭。

  洗一把小青菜,菜帮子和菜叶子切切,他会先放菜帮子炒出汁水,再下菜叶子,炒到断生。然后就着菜水,往里加两勺饭,盖锅盖,炖煮出来就是烫饭。

  饭菜一锅煮出来了,吃着香。

  差不多到时辰,陆柳出门迎黎峰。

  黎峰今天回来早一些,家里就陆柳一个人,二黄都不在,他心里惦记。

  陆柳见了他,问过今天好不好,就跟他叽叽喳喳说起他和姚夫郎出去串门的事。

  黎峰牵着骡子去后院,他也跟着。

  黎峰进屋,取热水洗手擦脸,他还跟着。嘴巴张张合合,一串串的说很多话。

  他对今天出去串门的经历感到新鲜又高兴,最后委屈总结:“但没人来买吃的喝的。”

  黎峰听前头,被他的喜悦感染,唇角一直挂着笑,再听这句委屈话,突地笑出声。

  “小柳,你们才赶过集。”

  陆柳眨眨眼,想起来了。

  对,才赶过集,大家都不缺吃喝。

  黎峰在这里长大,知道各家汉子的德行。

  “两斤酒,省省喝,一天二两,十天就没了。这还要留一斤到年夜饭。一般还要留出招待客人的酒水,买两斤酒,一滴都不能动。”

  寨子的媳妇夫郎,出去买酒,也就两斤两斤的买,再多,他们不好背回来。

  汉子们出去,会买个三五斤。这样才够年饭、待客,有点余酒自己喝。

  陆柳听他算酒量,突然心虚。

  他给黎峰也是买的两斤酒。姚夫郎说,大家都买这么多。

  他就说,黎峰怎么不喝酒。

  原来是不够喝,要省着。

  饭菜上桌,陆柳给他盛了大碗饭,然后露出心虚的笑:“大峰,你喝酒吗?我给你打酒喝。”

上一篇:白房子里的哑巴

下一篇:亭空千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