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410章
作者:羽春
黎峰说:“我们山寨的祠堂根本不用石狮子,弄几条狗就行了。”
陆柳听着好,“就是,狮子都不会叫,狗还会叫。”
孩子们在外头玩,夫夫俩有个空闲。
黎峰想了想,跟陆柳说:“二田这阵子来过府城两次,我没跟他碰上,他也没来我们这儿见娘。我瞒着娘,没告诉她。”
陆柳不懂二田,就关心黎峰,“你生气不?”
黎峰摇头,“我还敢生气?我现在都怕他了。我就想他能好,别跑到娘面前胡骂一通。”
天呐。他都不敢生气了。
陆柳把二田嘀咕了几句,想着祠堂盖好,他们一家要回家祭祖,到时怎么都能见面,他要再看看二田是啥样。
“你放心,我会吵架了,我不会让他骂你的。”陆柳认真道。
黎峰听着心窝暖,再跟陆柳盘算盘算银子怎么花。
除了祠堂、田产,余下银子就预留着应急、等个好铺面。
陆柳打算给娘添置几样首饰,要重一点,大气一点。
再买几身四季常服,平常出门有好衣裳。
他这儿攒了些私房钱,就拿私房钱给两爹添置。暂时就买两根银簪,他父亲跟爹爹还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衣服可以多买几身,他不添置,这两人怎么都不会舍得。
然后带他们去医馆摸摸脉,把身子养一养。他们早年挨饿受冻又劳累,现在都比同龄人显老,嘴唇都没有血色的。要是差钱,就从家里拿点。这样不多不少的,够了。
顺哥儿的喜镯定下,再配个小耳环。给海有田的聘礼也添一点儿,压压箱子。
黎峰要买几身好衣裳,他经常在外跑动,人要体面些。陆柳还去铁匠铺看过,打算给他买把短刀。也想做个胸甲。
盔甲不能随便买,买个背心总没事吧?他想整一个。
两个小宝就算了,这点小的娃娃,过个周岁,都攒起十两银子了!
陆柳自己没什么好买的,他嫁人后,衣服都是新制的,怀孕的时候也收了太多布料,都没穿多久,到府城后还买了两身衣裳。首饰也不用了,忙起来没空打扮,他连镜子都没照了。
黎峰转头看他,说:“你给顺哥儿买喜镯的时候是怎么说来着?首饰当银子花,就暂时戴身上而已,相当于没花钱。到你自己,怎么这个样子?”
陆柳嘿嘿笑:“我这叫勤俭持家。虽说首饰能当银子花,但买首饰跟置换银子的价钱不一样,既然我没空戴首饰,那就先不置办。你打算给我多少银子置办首饰,我就单独存一张银票。等着酒楼的铺面看好了,我看看够不够数。要是够,用不上这个首饰银子,我就去买几样首饰,等酒楼开业,我都戴上,显得贵气。”
酒楼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黎峰让他先买。
他们早前还说先租酒楼,挣钱了再置办产业呢。银子是很灵活的。
陆柳也不知道要买什么。
黎峰说:“可以让人做个模具,给你弄个银鸡银蛋银兔子。金鸡金蛋好听顺口,弄金的也行。去年挣好多钱,可以弄一个。”
田产置办下来,他们离得远,陆柳只能请人养鸡养兔,自家没法养。给他弄几个吊坠、挂件,他看着养眼,心里舒坦。
陆柳心动了一下,想想还是不要了。
这也不是什么正经首饰。
为着打消黎峰的念头,他说了个流氓话,“怎么不弄个你的鸡?”
黎峰接话自然:“我的鸡不值钱,哪配用金子银子?”
陆柳憋不住笑,“大峰,我最近学做生意,听来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你不要这样说,你只有一只鸡,它就是贵的。”
黎峰点头,“有道理,但每个男人都有一只鸡。数量多了,就不贵了。”
陆柳哄他,说:“可是我只有一个男人啊,你是珍贵的。鸡凭人贵,你贵了,它就贵了。”
黎峰抓紧弄完手里的活,带陆柳放了剪子和锉刀,洗洗手就回屋亲热了。
陆柳推他,不许他亲嘴。
“上次被娘说过,你讲的,白天不亲嘴了。”
不亲嘴,就吃扔扔。
陆柳也想啃大胸。
夫夫俩热乎一阵,出门前各自捂着红嘴巴,发现他们俩真是没经验。
原来亲别的地方,也会把嘴巴弄得又红又肿。
陆柳摇头晃脑总结经验,“也很正常,毕竟都是动嘴巴。”
他让黎峰先出去溜达溜达,没听见娘训话,才从屋里出来。
结果他到外头,娘就让他站着,转头吆喝一嗓子,把黎峰从隔壁屋喊出来,夫夫俩排排站着,当着两个小宝的面挨训。
他俩苦哈哈的,“娘,孩子还看着呢,你小点声……”
陈桂枝:“现在知道要面子了?早干嘛去了?”
她这次就说了两句,转而把黎峰使唤得远远的,叫陆柳坐下,跟他说:“等顺哥儿成亲,你教他那事,别让他稀里糊涂就嫁了。”
陆柳疑惑:“娘,你怎么不教?”
陈桂枝说:“你俩岁数差不多,你跟大峰也没藏着掖着,他大致都知道,你们说说就行,以后他遇上事了,还能找你聊聊。我不方便,他不好意思跟我说,受了委屈才来找我。”
陆柳满口答应了,当天就去了一趟两爹那里,挑些画册回来。
黎峰还以为他是要续上白天的亲热,过来一问,得知是给顺哥儿挑的,当即叹气。哎!
转眼到初八,陈桂枝领着顺哥儿去海有田家。
一清早的,海有田就到他们家来接人。也不知他什么时辰起来的,头顶都有霜露。
一家子都瞅见了,也都是人精,见顺哥儿瞥了好几眼,他们便装作不知,憋得顺哥儿开口拿棉帕给他擦擦头脸,端盆热水暖暖手,他们才露出笑意。
这会儿没谁打趣他了,都觉着两人定下亲事,互相之间能惦记着,这事就错不了。感情再慢慢培养。
陆柳回屋,拿了顶帽子给海有田戴上。
是一顶皮帽,从山寨收货,搭着在铺子里卖一卖。家里还有点存货。
陈桂枝办事大气,赎身的银子是海有田自己出的,看他都没有帽子,想想海有田家人应该也没有,问一问,让陆柳回屋数数帽子数量,皮的、棉的混着拿,一人一顶的添置上,当个见面礼。
黎峰不能陪同,到了门口,还被陈桂枝提醒了一句:“也别悄悄跟过来。有田家里人对他愧疚,对入赘的事肯定是嘴上答应,心里打鼓。你这大个子,往那里一站,他们家人不会放心的。我跟顺哥儿去就行了。”
海有田是走路过来的,上门则赶着马车走。
黎峰追着送了一路,记挂着家中孩子,没走多远,又回来,跟陆柳一块儿照看孩子。
小食铺放了年假,这阵子贺青枣在两爹那里住。平常搭把手照看一下。
陆柳看着不错。两爹不爱说事,他们住得近,比不上家里有个年轻人照看,便收拾了一间空房,平常给他安排假期,让他有个窝。不用时时待在铺子里。
书院放假,黎飞也得闲,趁着谢岩在家,他攒了很多学问去请教。这几天还有举人老爷上门拜年,把他一个刚启蒙的小书生留家里考了又考。
他天天一脸菜色,被罗家的小孩子笑话。陆杨记挂着兄长,对兄长家的孩子不客气,一并抓来学习,这几个难兄难弟,得空就在墙头蹲一排,看着跟村里的小老头似的。
陆柳和黎峰抱着小麦和壮壮经过,说:“以后他俩也要蹲过去。”
黎峰看不得这蔫鸡样,把他们撵起来铲雪修路。
“实在不行,你们打一架啊。几个男娃娃凑一起,居然不打架。”
黎飞等人:“……”
这咋打?这又没抢东西又没吵嘴的。还是修路吧!
他们抱着孩子进屋,陆柳带孩子在屋里陪哥哥,黎峰跟谢岩在院子里聊天说话。
家里买了很多柴火,部分是劈好的,还有些没劈好。黎峰帮着劈劈。
谢岩跟他说:“我不算占你便宜,我最近看书得闲,还在画画,给你娘画了一幅,给我们娘画了一幅。多的没空了,过阵子去京城,我要在那里待两个月,我把你们一家画一起。”
黎峰觉着这个本事好,“这怎么学的?我让小麦学一学。”
谢岩说:“没什么固定的学法,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都省着买书。后来学画,教我的先生画技也一般。我看我娘画的花样比较清晰,听她说是观察、照着画,我就照着学。开始喜欢画静物,尤其是方方正正的东西,爱画桌子盒子,这些没有弯绕,长一点短一点,大一点小一点,都不明显。你要是想让小麦学,可以让他照着画,随便画画。长大了,手稳了,眼睛能看准了,再给他请个先生教一教。不用全听先生的,学点技巧,然后想画什么画什么。”
之前说起教读书,他都说孩子小,这阵子有考虑,跟黎峰说了规划。
“早几年,孩子还小,就把读书当种草,撒一片种子,随它生长。启蒙书都很枯燥的,你们可以教些简单的词句,讲一些故事,引出典故,再教他多念几句原文。隔天念着原文,引着他说意思给你们听。
“前几年口齿不清,但学东西快。野着长几年,对读书有兴趣了,你们就可以让他练字了,养成写字习字的习惯。入学以后,先生讲的东西,他这也听过,那也听过,让他写字,他像个样子,得了夸赞,兴趣会更浓。
“不用着急让他写文章,这是把他放在笼子里教。等他兴趣起来,抓紧认字,把学过的典故串一串,让他自己去通读、去探索。自己探寻出来的,会更惊喜。小孩子要捧一捧,让他给你们讲新发现的东西,再多夸夸。如此几年过去,他也该八岁、九岁了。”
谢岩说:“要是你们舍得,就把他送来我这儿,我教他读书。”
黎飞到府城求学,是十二岁。
壮壮提前几年,应当没事。
黎峰皱眉想想,问他:“这典故、故事怎么讲?我跟小柳识得字,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没多少。”
专门请个先生来,怕是达不到要求。
谢岩笑道:“可以找我们干爹帮忙。我家夫郎小时候听他讲过很多典故,从其中懂得了很多道理,这些足够用了。”
接下来,谢岩又讲了如何在大量识字期间把典故串联。
家里有钱,可以给他整本书,他翻到喜欢的文章,通读完一篇,获得了成就感,有极大可能会搭着把其他文章也翻一翻。
如果没条件,就给他拿单篇文章的文稿。让他一篇篇的积攒,从里面记录生字生词。这个习惯要养好,认得以后,要时常温习。以后做文章,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他们家有书斋,书本是小事,但要好好引导,不能养成不珍惜书本的习惯。读书人,必是爱书人。
余下的,就太远了,以后再说。
然后是谢岩爹教他的东西,读书不能一直读,要换换脑子。谢岩那时候是学画画,这时候却劝黎峰让两个孩子学点武艺。
他也不知是不是心态变化,总之他开始强身健体的时候,正是他发奋努力之时,身体好了,他觉着读书的精力更旺盛,起来活动活动,再读书,脑子也更灵活。他也教给黎峰。
一个家族,要改换门庭,最方便的路就是科举。
黎峰和陆柳都晚了,幸而有下一辈可以培养。
一代人成才,算壮壮也是个天才,依着谢岩的年岁来算,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后,他们不过中年而已。
谢岩给黎峰画个饼子,“以后在京城见。”
黎峰也不知行不行的,他先应下了。
壮壮若是有出息,他以后就是进士爹。
壮壮要是没出息,他就把孩子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