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5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古代架空

  陆杨又一次吆喝“皮薄馅厚的酱肉包子”,没直接说,但让大家都知道这包子的手艺不一样,不是谁家都能仿造的。

  几文钱,吃个香,不值得吗?

  这一番算账,五十个包子,转眼就清空了,还不够卖的。

  陆杨笑呵呵收了钱,谢他们照顾生意,然后跑去铺子里,开门把菜都拿到门口摆上了。

  冬天的菜价贵一些,能有三到五文钱一斤,现在就可以屯菜过冬,他给白菜标价五文钱一斤,一次买一箩筐,就算四文钱一斤。

  萝卜便宜些,标价三文钱两斤。

  菜蔬不愁卖,周边店铺的老板看他摆摊就来搭话,见他是卖菜的,招牌还没竖起来,言语间问了价,二话不说拿钱买,刚开门就被人抢光了。

  这倒好,陆杨很高兴,看天色还早,他以后也要开门做生意的,就想跟这几位老板套近乎,熟悉熟悉。

  结果他一转身,看见了黎峰。

  陆杨:!!!

  他赶忙回身,跟几个老板说:“我这铺子缺的东西多,今天还要收拾收拾,改天开张了,一定上门请你们来坐坐。”

  今天就不留客,也不客套了。

  他回收箩筐,都是走的后门。

  看见了黎峰,他就想早点回村,这样可以避免在官道相遇。

  结果他经过集市那条街,又碰见了陈老爹。

  陆杨:“……”

  以前没发现三水县这么小啊。

  而此时此刻,陆二保跟王丰年也收拾齐整,带着两斤肉,拎着一罐糖,进了黎寨旧村。

  陆柳早上料理好二黄,喂了兔子,就拿了些年糕去找姚夫郎串门。

  他上次收了姚夫郎的鱼还没回礼,家里得了年糕,就拿一些来,全了礼数。

  姚夫郎客气,又给他捞了两条鱼。

  “天冷,我不想弄来吃,你乐意做,就多拿一些走,省得我家那糟心玩意儿惦记。”

  陆柳收了,心想着,炖一大锅鲜鱼汤,也给娘和顺哥儿尝尝鲜。

  他喜滋滋从姚夫郎家里出来,眼睁睁看着他的两个爹从他面前经过,顺着小路去往他现在的家。

  他跟黎峰的家。

  陆柳:!!

  他吓得鱼都掉地上了。

第20章 爹(捉虫)

  黎寨旧村位于坟头山山脚,房屋是沿着山路建造,呈曲线盘旋,越往里走,平地越窄,房屋越少。

  沿着小路径直往里,倒数第三家就是陆柳和黎峰的家。这个房子因加建小屋,显得奇形怪状。

  两个爹在院门外张望,引起了二黄的注意。

  二黄是猎犬,平时在后院的狗窝里待着,但它是会看家护院的。

  它的鼻子很敏锐,闻到陌生的人气就汪汪叫。

  陆柳听见狗叫,思绪被打断,来不及细想,赶忙往家里跑去,连鱼都顾不上捡。

  他不知道两个爹怎么找过来了,是发现他跟哥哥互换了,还是单纯想来看看哥哥?

  到了家门口,双方碰面,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没人说话。

  要是别家来了两个人,话也不说,就在门口干巴巴望着,指定挨骂。

  可他们这一家三口,性格都被动,还是二黄的叫声迫使陆柳先打破僵局,试探着客套:“你们找谁?”

  陆二保跟王丰年在家都想好了,他们照着亲戚关系说。

  “我们是陆家屯来的,你娘是叫陆三凤吧?她是我们三妹,好些年没见,听说她家小哥儿嫁人了,我们来看看。”

  这样亲近的关系,连婚酒都没来吃,探亲还探到了出嫁的孩子家,实在不正常。一般人还要误会他们是来打秋风的。

  陆柳却立即开了院门,迎他们进屋。

  “你们坐,我去后面看看狗,等会儿过来。”

  二黄叫得凶,陆柳先去安抚了一番,心中急思不断,偏偏前院又来人叫门,让他无法深思细想。

  来人是姚安,他来给陆柳送鱼。

  村庄空旷,靠山的地方容易产生回音,二黄叫声大,姚安听见了。

  他往里屋里瞅,见堂屋里站着两个拘谨的人,便问:“来客人了?我还以为你家进东西了,刚还招呼大强来帮忙。”

  靠近山林的宅子,偶尔会有兽类来访,蛇也多见。家里猎犬能顶事,需要人力配合,才好免除烦扰。

  陆柳顾不上害怕,只说:“没呢,是我二舅来看我了。”

  姚安听了好奇,又往屋里瞅一眼。

  陆二保跟王丰年拿了肉跟糖,人还没坐下,一看就是上门礼。

  姚安的羡慕藏不住:“你家真有钱,随便来个舅爷都大气,来看小辈,还带这么厚的礼,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

  他没跟陆柳多说:“去吧,回头咱俩唠唠。”

  陆柳应了,拿了鱼进屋。

  他被姚安提醒,才注意到两个爹带了礼上门。

  家中情况,他再了解不过,这礼不能要。

  “来就来了,这么客气做什么?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们待会儿拿走吧。”

  陆二保跟王丰年带来的东西,还是陆杨回门拿的肉和糖。

  他们心里惦念,又实在愧疚,只恨家穷,拿不出更好的,说什么都不拿走。

  陆柳体谅他们对哥哥的一番心意,几番推辞,把东西收了。

  收了礼,有一阵沉默。

  陆柳想念两个爹,不敢盯着看。他怕露馅儿。

  陆二保跟王丰年却忍不住,错开视线又看回来,把陆柳细细看。

  像,实在是太像了。

  感叹过后,是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他们以为这是血脉亲缘带来的感觉。

  再看看,发现这孩子的眉眼越看越眼熟。

  两兄弟长得像,因脾性气质不同,五官略有区别,一个英气,一个柔和。

  若是只知其一,不大看得出来,觉出差异,也只会当心情影响了神态。

  两个都看了,还知道这样像的人有两个,就很难把他们混淆。

  夫夫俩越看越心惊,越惊越看。

  他们越看,陆柳也就越慌,慌起来坐不住。

  陆柳忙着找事做,他去灶屋把鱼放到水桶里养着,再把炉子提到堂屋里来。

  屋里烧炉子,可以烤火暖一暖。

  昨晚才拿了些年糕回来,家里红糖没有了,但两个爹带了糖过来,可以烤红糖年糕吃。

  陆柳不知道,忙起来才会露馅儿。

  他做事的姿势、习惯,都是两个爹熟悉的样子。

  陆杨的蹲姿像个小汉子,单膝略低,烧炉子是在侧面蹲着,玩火熟练,炉子里放两根柴火,就把一束稻草拿手里点燃,看它们烧了小半,火势大了,才往炉子里递。

  陆柳则是乖乖蹲炉子前,两个脚后跟都落地,正面生火,规规矩矩地架柴火,往柴火底部的空窝窝里塞干草,火折子点燃干草,他会拿烧火钳去夹,不会大胆用手去递。

  王丰年前几天看陆杨烧炉子,都没多想,今天再看陆柳烧炉子,心都在抖。陆二保跟他同样的心情。

  夫夫俩又惊又怕,他们的情绪直接影响到陆柳。

  陆柳忙忙碌碌想改习惯,结果把几块年糕烤得乱七八糟。

  两个爹看破不说破,慌慌张张给他找补遮掩。

  三个人互相看一眼,什么事都藏不住了。

  家里除了他们,只剩两只兔子一只狗,但他们不敢挑明了说。

  陆柳想,他只要不承认,就没有露馅儿。

  两个爹则怕认错,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不敢说。怕伤了陆杨,也怕影响到陆柳。

  他们变得客套又熟悉,寒暄的话题让陆柳眼睛发酸。

  王丰年问他在黎寨过得怎么样:“还习惯吗?”

  陆柳一串串答了很多:“有些不习惯,但我不常出门,就都挺好的。家里什么都不缺,每天都能沾点荤腥,不是鸡蛋就是肉,前天我还吃了鸡蛋饼!加了四个鸡蛋的饼子!昨天跟着大峰一起去打年糕了,他娘也挺好的,给我拿了兔子回来养。母兔下崽,又能换钱。公兔养大了,过年吃掉……大峰很厉害很可靠,二黄也会看门,没谁来找麻烦,哦,二黄就是那条狗,家里还有骡子车,去县里也方便……哦哦,还有,我今年有好几身棉衣,最重的那件足足三斤!穿身上跟裹了棉被一样,可暖和了!”

  这一番话听得两个爹眼睛湿润,王丰年擦擦眼角,连连点头说好。

  陆柳问家里怎么样,王丰年说挺好的。

  距离他们出嫁没多久,家里变化不大,现在大伯家帮他们买卖土地。

  他们家里鸡都卖了,只剩菜园子在料理,夫夫俩闲着,去给养猪的人家帮忙,随怎么忙活,今年辛苦一些,来年养猪就熟悉一些,努力养大肥猪,挣了钱,什么都好了。

  陆柳听得眼睛晶亮,还是哥哥厉害,猪崽都能弄到。

  他也不喜欢家里那几亩地,太散太瘦不出粮,以前总不敢换,怕断了收入来源。现在好了。

  王丰年看他喜欢听,就跟他说陆杨去卖肉包子的事。

  话没说破,提及卖包子,他们说的是“柳哥儿”。

  陆柳听着怪,心里想着别的事。

上一篇:白房子里的哑巴

下一篇:亭空千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