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95章
作者:羽春
陆杨用行动告诉他为什么。
因为冷,因为饿,因为手里有钱要摆阔。
他们赶路数日,在城外等了一个多时辰,冷风吹着,人都要冻僵了。
干粮吃腻了,再也不想喝冷水了。就要吃点热乎的东西,才像是活着。
一碗热汤,一张热饼子,能让他们瞬时恢复状态。
一起进城的百姓们,大多舍不得买吃买喝,吃饱喝足的人,看着这些嘴唇发白发干的人,都有优越感。
进城之后,他们还能听见一些有关新规的议论。
说谁家小子厉害,报信多少家,攀比着谁比谁更会挣钱。
陆杨咬着饼子,吃着里面的白菜粉丝馅,直言道:“真难吃,这也能挣钱?”
馅料一点荤腥没有,油盐都舍不得用,全靠酱油调色,乍一看挺有食欲,入嘴以后,才发现白菜都没炒熟,菜梗硬梆梆的,比草还草。也就饼皮能吃了。
谢岩也觉着难吃:“我觉着我也能出来摆摊了。”
陆杨说:“你出来摆摊,别人说你做的饼子难吃,你就说你是秀才。别人问,是秀才又怎样?你说我一个秀才相公都给你做饼子吃了,你还想怎样?”
谢岩没忍住笑,笑得他都呛着了。
陆杨给他拍拍背,继续道:“其实这个生意是可以做的,这是噱头,很吸引人的。”
谢岩问:“那你去卖饼子,你说什么?”
“这还用想?”陆杨得意,“我一套词,哪里都能用。我在京城花一百两银子学的手艺,吃不了吃亏,吃不了上当,只要几文钱,就能吃到名厨馅饼!”
谢岩又一次笑出声,他再问:“有人说难吃怎么办?”
陆杨笑道:“众口难调。他吃不惯就算了,怎么能说难吃呢?”
谢岩指指他手上的白菜粉丝馅饼,陆杨一看就笑了,他不吃了,让谢岩帮他吃。
“我不喜欢吃。”
谢岩接过来啃,“难怪做得这么小,再大一点,可怎么吃啊?”
再过一条街,他们就分作两路。
黎峰等人去码头,陆杨一家带着顺哥儿去乌家落脚。先在乌平之家暂住,慢慢找房子。
顺哥儿第一次进大户人家的门,他看乌家的门第没多高,门槛都矮。
进门不过三步路,就是一面小影壁,影壁后面,就是前院了。与前院相连的,是个小染坊,在这里会晾晒布料。过了二门,才是住所。
他们住客院,是之前来考科试时住过的院子。
顺哥儿才离开家中大人,跟赵佩兰也熟了,晚间他俩作伴睡一屋。
管家领他们到客院,安排了一桌酒席给他们接风洗尘。
陆杨要问问府城最近的事,管家说得详尽。
商队进城需要担保的事,看起来很像一回事儿,其实抓得不严,就是走个过场。
府城靠着游商们来往挣钱,他们给府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面子功夫做一做就算了,没往死里管。
这个答案让谢岩侧目。
他还以为会搞连坐,原来只是表面糊弄。
除此之外,捉贼的事也挺奇怪,雷声大,雨点小。
喊得人尽皆知,又没见真干什么事。
“我听一些游商说,别的码头还好,挺安生的,好像是水上的人太贪,跟洪家谈崩了。具体的我也不知道。”管家说。
等管家出去,把门带上了,陆杨转过头,问谢岩:“你怎么看?”
谢岩说:“哪有什么水上的人?都是要上岸的。上岸了,就是岸上的人。洪家这样大的势力,一般的水匪怕是不敢惹,我听黎峰说,每一次都是小股小股的,没几个人。要么是真水匪,养久了,胃口大了,不知天高地厚。要么是假水匪,是洪家内讧了。”
这方面的事,陆杨要学学。他从前没想过这个层面的事。
他听完,追问一句:“如果是真水匪,他们势力会大吗?”
谢岩摇头:“不会大。沿岸有水兵,水匪成患,就离死不远了。我之前说过,这些人能上岸,就有人养。真水匪就是这一类,各家都给他们好处,他们收钱干活。假水匪,则是各家暗地里养的一批人,时不时出船劫货,两头吃。给水匪干的是脏活,自家吃的是软柿子。”
陆杨听着眼睛一亮一亮的,“我也想去府学读书了。”
谢岩经不起夸,一说就笑成个傻子。
“这些事书上不会写,你喜欢听,我以后多看看,同窗辩论,我也常去听。”
陆杨不急这个,让谢岩按照原有的读书规划来。
他知道了真假水匪,知道这件事的波及范围就够了。
今年要扎根,扎根要稳当。
陆杨不会刚来就大刀阔斧的干一番事业,他今年以陪考为主。
距离乡试还有半年,这半年时间,任何事都没谢岩的学业重要。
他会去码头,但他们的生意,不会着急外扩,保持现有的规模,维系好人脉,再一点点的打听别的事,搜集些线索,好在洪家真内讧的情况下,能做出正确决定,不被牵连。
另一边,码头。
黎峰等人刚到地方,找到小洪管事,问问铺面的事。
二月了,他们今年要租商铺,以后每回过来,都有落脚的地方。
洪老五早吩咐下来了,差不多到日子,商铺就清空,门前的摊位是一天天的往外租,铺面是空置的。
他们过来,今天摆不了摊,等人卖完货,他们才能接手。
小洪管事呵呵笑道:“有铺子了,你们就不急这一天两天的。码头卖山菌的就你们一家,你们几个月没来,城内酒楼都要断货了,我听我叔叔们说,好些酒楼都没菌子菜了,对外都说还没到季节。唯独登高楼,打着名菜的旗号,挣得盆满钵满。我家家主年节摆酒,都上了好几道菌子菜。他们做的素汤,家里老太太喜欢喝,今冬气色比往年好。五叔说,你们来了,让我把菌子都留一些,家里要买。”
他喜气洋洋的,看不出一点被抢了船的愤怒模样。
这头交货给钱,再给钱租铺面,两样事办完,都没能见着洪老五。
黎峰为表诚意,自己先问了当管事的事。年前洪老五想要他来训护卫的。
小洪管事挠头:“五叔另外请了人,现在都训了一个多月了,我瞧不出名堂。改天你们见了再问问?”
黎峰听闻,不强求。
他还没安家,现在答应,反而麻烦。
正好对此有犹豫,能缓缓最好。
他再打听打听劫匪的事,问问城内捉匪的事。
“我们兄弟几个捉了几批匪徒了,他们不会找来报复吧?”
小洪管事很肯定不会:“这些人能有几分兄弟情义?能来两批都让人惊讶。你们又不是软蛋,他们犯不着找死。”
黎峰略有失望,“还想挣个赏银。”
小洪管事:“……”
黎峰这次过来,带了一根人参。
这是他们去深山猎区采的,是他送给洪老五的。
年前回家,洪老五给他家两个孩子送了两个长寿锁,这算回礼。
小洪管事又一次笑起来,“难怪五叔老惦记你。行,我把东西带回去,这阵子我五叔可能没空来,你们忙着吧。”
如小洪管事所说,他们的山菌在府城算稀奇货,别家都是零散小货,他们带来的是一车车的好货。
因得知城内饭馆酒楼断货的消息,黎峰没在码头叫卖,当天就带人去登高楼以及两家干货铺子问问。这是最初做生意的几家人,优先问他们要不要货。
将近一年时间的沉淀,再是府城酒楼饭馆成群的特殊性,两个干货铺老板要货极多,每人要了一千斤。这些散着送到各饭馆酒楼,卖不了多久。
余老板给他们转送了两份礼,是收了年礼的游商的回礼,一份是茶叶,一份是是丝绸手帕。
余老板问他们怎么进来的,“我还说等着你们来,我给你们担保的。”
黎峰如实说了。
余老板听说是谢岩拿出文书,得以放行,还笑了声。再聊两句,知道他们要搬来府城安家读书,就打听了一句学业问题。
“半年后乡试,一年后会试,紧接着就是殿试。谢秀才可有把握?”
黎峰看谢岩挺有把握的,乡试就在省城考,他在府学都是拿第一,要是谢岩没考上,府县里的其他书生怎么考?
他们安南省就两个府,取中举人的定有谢岩。
这是黎峰的猎户脑袋想的事情。
都说文无第一,他是不信的,没有第一,分什么魁首。
要是考不中……
那就是谢岩不中用!
对着余老板,他则说谢岩很认真,一切就看老天爷开不开眼了。
在城内出了一批货,黎峰再回码头,剩个八百多斤的货,他们有了铺面,真不用急。黎峰决定先回家。
陈酒马上要生了,王猛跟着跑一趟,挣个小马钱。他也要给他家娃娃买小马。
出门在外,时日不好算。黎峰在码头再停留两天,依然没能见到洪老五,就找小洪管事告辞。
二月二出发,初十抵达,月中旬返程。
此时的山寨里,陆柳在房里坐着绣肚兜。
他早做好了样子,一直没好意思穿。拖着拖着,黎峰就去府城了。
他想着,他跟哥哥的体型差不多,就把送给哥哥的肚兜也做好。
要送人,这还是贴身穿着的,花样太素,陆柳左看右看,都觉着拿不出手。
哥哥没孩子,说今年准备要孩子。要孩子就要努力播种。
陆柳把家里画册都拿出来翻看,看画上的人都是什么打扮。他把这东西当做生子教科书。
播种的动力之一,源自伴侣的吸引力。哥哥的吸引力不用多说,但能多一点,肯定更好吧?
于是陆柳真就仔细看,哪怕是看不清图样的画,肚兜上都有绣样。
他又不知道这上头是什么,就琢磨着绣个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