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第33章

作者:山间柳 标签: 古代架空

  林樾摆摊的位置好,就在这条街的街口,卖锅碗瓢盆的就在斜对面那条街,不过片刻,林樾就找到了那个摊子,上头的幌子和沈淮之说的一模一样。

  听沈淮之说这幌子是他同窗做的,不过林樾瞧着没有沈淮之做的那个好看,虽然他现在写字不好看,但也能看出来这幌子上的字没有自家的好。

  摊子上陶罐陶碗摆了一圈,林樾一眼就瞧见角落那几个小坛子,大小样式都合适。

  见摆摊的是个中年男子,林樾便笑着问道:“敢问可是赵书生家的摊子?伯父,不知这坛子多少钱一个?”

  这会儿没生意,赵父正打盹儿呢,一睁眼就瞧见一个俏生生的小哥儿站在面前,等回过神立马笑着道:“你就是我家那小子同窗的夫郎吧?小沈还去过我家呢。”

  “这坛子是近期才烧的,算是最好的一批了,你要是只要一个,那直接拿去用就成,若是要得多,伯父就送不起了,得收你四文钱一个。”

  林樾来镇上经常在各个摊子前转悠,什么东西什么价钱他都是有数的,一听这个价就知道没什么赚头,甚至还会亏本,明显是看在沈淮之的面子上给的。

  林樾扬起笑脸,脆声道:“伯父,我们是晚辈,哪能占您便宜,您平时卖什么价钱,今儿就什么价钱,不然我可不能买。”

  赵父爽朗一笑,摆手道:“就这个价,我也不亏本,只说要几个就是,我这就给你装起来。”

  两人谁也不让谁,愣是说了大半晌,林樾才略胜一筹。

  “罢了罢了,说不过你,算你九文钱两个,若是再说我可就不卖给你了。”

  林樾笑眯眯的蹲在摊子面前,从怀里掏出二十七文钱递过去,“那就听伯父的,摊子上这六个坛子我都要了,劳您给我装起来。”

  “这还差不多,我这就给你绑起来。”

  说话间赵父从后头抓了一把稻草,三两下就把几个坛子绑成一串递给了林樾。

  两人又聊了许久,一个说自家儿子,一个说自家夫君,倒也聊得开心,最后还是林樾开口道别,“伯父,今儿有些晚了,我们得先家去,赶明儿再来找您说话。”

  “去吧去吧,路上走慢些。”

  “知道了,多谢伯父。”

  林樾拎着坛子原路返回,和沈凌之一起把摊子收拾了就往家赶。

  刚到半路,就遇上迎面而来的沈淮之。

  林樾朝他挥了挥手,疑惑道:“你怎么来了?”

  沈淮之上前推着货架,随后才道:“今儿下学得早,见你们还没回来就来接你们。”

  林樾挠了挠头,“今儿第一次卖菌子,是耽搁了些时候,明儿就不会这么晚了。”

  沈淮之见货架上还剩一些菌子,迟疑道:“可是没卖出去?若是不好卖,可要试试别的生意?”

  林樾先是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大多卖出去了,剩的不多,晚上拿来做菌菇酱,不过是要再添一桩生意,卖菌子空闲时候多,租的摊位也不小,支一张桌子卖吃食正好。”

  今儿卖的点心,杨梅汤和菌子加起来,刨去成本,差不多赚了一百五十文钱,若是再添上一些吃食,想来一天赚二百文钱没什么问题,比去干苦力强多了。

  在做生意方面,沈淮之和沈凌之几乎一模一样,都听林樾的,只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会不会忙不过来?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林樾本想直接说没有的,但看沈淮之一脸想帮忙的样子,沉吟许久,才开口道:“再做几个竹筒吧,除了装饮子,还能拿来装米凉虾。”

  米凉虾和凉糕的做法一样,只是凝固的时候有些差别,凉糕直接倒碗里就行,凉虾则用漏勺漏出来放进水里,不过二者吃起来滋味还是有些差别的,像林樾就更喜欢吃米凉虾,红糖水泡得更入味一些。

  沈淮之立马应道:“回家我就去砍竹子,之前做的应该还有几十个,我放在堂屋了。”

  “也不急,你有空再做,现在剩的还能用好几天呢。”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起劲,后头跟着的沈凌之愣是没插进去一句话,只能默默撇了撇嘴,从路边揪了一把草叶子玩儿。

  三人到家的时候宋寻春已经在做饭了,见没有要帮忙的,林樾和沈凌之就蹲在院子里洗菌子,沈淮之则拿着刀去了竹林。

  吃过饭,林樾就开始做菌菇酱。

  刚洗过的菌子全部切丁备用,热锅烧油,把姜蒜末倒进去炒香,再加入剁碎的辣椒和两勺酱,随后加菌子翻炒,炒至八成熟,再加酱油,糖粉,辣椒面,一勺酒,一把花生碎和白芝麻,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盛出来的菌菇酱林樾没急着装进坛子,而是倒在大汤碗里,坛子的价钱不便宜,愿意花钱买菌菇酱的又大多是镇上的人,许是会有不少人选择回家拿碗,摆摊的时候再装一坛子备着就成。

  林樾炒酱的时候放的油不多,就刚好够炒的量,不过这会儿锅壁上还是有不少油,林樾又把剩下的米饭倒进去炒了炒,留做沈淮之明早的早饭。

  林樾在灶房里忙活的时候沈凌之几人也在外头干活,等一家人忙完又各自洗漱后,天已经黑透了。

  翌日,林樾和沈凌之照常上山。

第45章

  林樾和沈凌之上山都是捡菌子和摘杨梅一起的, 可惜今天摘到的杨梅不多,树上连没成熟的杨梅都基本没了,虽说少了杨梅汤的生意, 但山上另一种野果成熟了,那就是甜酸角。

  甜酸角可以去皮后直接吃果肉, 泡水,也能熬酸角汁, 酸角酱, 做酸角糕和酸角果脯, 做法多,味道也好, 是当地的特色, 爱吃的人很多。

  但也有一个问题, 摘酸角得靠抢的, 因为摘下来的酸角放一个多月都不会坏,所以大家都只摘一次, 一次一大筐, 要是去得晚了, 连酸角皮都看不见。

  林樾今天本来没想摘酸角, 但路过酸角树的时候就走不动道,连竹筐里的半筐柴火都倒出来了,沈凌之也没继续捡菌子,两个人吭哧吭哧地摘了满满一筐并两篮子。

  回家的时候还特意在筐上铺了一层叶子, 一进家门就往灶房冲,把筐里的酸角都倒出来后两人又各拎着一个筐往山上跑。

  这回就不巧了,刚到树下就瞧见树上有人在摘酸角,树下也站着两个人, 万幸酸角树有好几棵,沈凌之拉上林樾就去了另一边。

  “哥哥,我们去那边摘,那边有两棵酸角树,只是没有这棵大。”

  林樾已经开始小跑了,“走走走,咱们快些去,争取装满两筐。”

  两人运气不错,这回去的树下没有人,两人只摘了低矮处的酸角就把筐装满了,最后又装了一麻袋。

  麻袋是林樾跑出来的时候顺手拿的,本来是装红豆的,因为林樾要做点心就把麻袋搬到了灶房,林樾出门前把里头的豆子全倒进盆里了。

  因为跑了两趟山上,今早收菌子都差点迟了,还好收菌子的时候很顺利。

  有了昨天那件事儿,今天来卖菌子的都提前把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林樾和沈凌之放下筐就开始称,前前后后总共半个时辰,就收了四十来斤,除了临水村人,还有郝雨兰弟夫所在的清溪村和榆水村都有人来卖菌子。

  人虽然多,但大家有商有量的,都不用林樾和沈凌之上前维持秩序,想来明天来一个人收菌子就够了,另一个人留在家里做吃食,这样也能早早去镇上。

  宋寻春和沈正初正在忙地里的活计,空闲的时候就上山砍柴,两个人都腾不出手来帮忙,所以摆摊还是只有林樾和沈凌之。

  林樾再三考虑,还是决定今天就不沿街叫卖了,正是热的时候,凉丝丝的井水浸过的米凉虾和凉糕必不可少,再配上一勺红糖水,口感清爽,香甜顺滑。

  有了甜口的,那咸香口的自然也要有,豌豆凉粉就很不错,色泽姜黄,豆香味十足,口感也细腻,再搭配林樾秘制的油辣子,大蒜水,酸汤,葱花香菜,花椒油和酱油,一口下去,香辣开胃,堪称夏日必备佳品。

  唯一麻烦的就是得洗碗,这也是林樾决定今天只摆摊的原因之一。

  虽说新上的吃食不错,种类也算丰富,但林樾还是做了一种点心,以免熟客来了失望。

  不仅如此,今天做的点心是之前没卖过的,据说还是从北方传过来的,名叫驴打滚,林樾总觉得这个名字和点心本身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驴打滚做起来也不难,糯米面加温水,一勺糖,揉成光滑的面团,锅里铺上蒸布,面团稍微压平后上锅蒸熟,案板上撒炒熟的黄豆粉,把面团放上去擀平,上方抹红豆沙,再往里卷成卷呈长圆条状,切成几段,至此,驴打滚就做好了。

  熬红豆沙的活儿是沈凌之做的,林樾则负责炒黄豆,再把黄豆磨成黄豆粉。

  因为家里还有一桶浆水,所以林樾没煮酸角汁,想等着明天再煮,再做一个酸角糕,加上凉粉凉糕,就是明天小吃摊上的吃食了。

  今天的饭桌上自然少不了林樾刚做好的豌豆凉粉,之前林樾做过一次,一家人都喜欢吃,这次也是一样,饭桌上四个人,每个人都吃了一整碗凉粉。

  看他们吃得开心,林樾也很满足,提议道:“等下回做一个荞凉粉,和豌豆凉粉混在一起吃,滋味儿更好。”

  荞凉粉色泽偏白,口感上更接近凉糕,都十分爽滑。

  宋寻春笑着点头,开口道:“正好,今年的荞麦差不多要收了,到时候磨新的荞麦面做凉粉。”

  沈凌之从碗里抬起头,问道:“娘,什么时候收荞麦啊?高粱是不是也要收了?”

  “七月份收,还有十来天,收完荞麦就收高粱。”

  林樾想了想,回道:“那我们到时候就不摆摊了,回来一起收荞麦和高粱。”

  沈正初搁下碗筷,沉声道:“你们忙你们的,今年种的不多,我和你们娘去收,背不完的等淮之下学回来去背,三四天就能干完。”

  沈淮之一年有两回假,一次春耕,一次秋收,秋收假得八月才放,平时的活计就只能傍晚下学的时候干。

  宋寻春也点头,“听你们爹的,你俩平时摆摊本来就不得闲,家里洗衣做饭,喂鸡洒扫的活计也是你们在干,收荞麦就不用去了,等收苞谷和水稻的时候再去。”

  林樾还是拒绝了,从种完水稻,家里的农活他就基本没沾过手,像除草浇水这些沈家父母能忙得过来就算了,收割这种赶时间的活计哪能不去。

  “爹,娘,我们摆摊是下午才去,七月份的时候也没菌子了,早上跟你们下地,下午再去镇上也来得及。”

  再者,他们跟着去就能多背两筐回家,不然都等着沈淮之背,他哪背得完那么多。

  林樾都这样说了,宋寻春也没再说别的,至于沈凌之,往年也是跟着下地的,无需特意说什么。

  饭后,林樾和沈凌之就忙活开了,水桶,浆水,吃食,菌菇酱,调料,碗碟等都放在货架上,另有一个推车,上头是装着菌子的竹筐,桌子和长凳。

  等林樾和沈凌之到镇上的时候已是午时三刻了,今天租的摊位还是昨天那个,因为在路口,稍微往外多占一点儿也没人管,正合适卖吃食。

  今儿天气好,万里无云,太阳也格外刺眼,林樾特地租了一把伞遮阳,就怕客人嫌热不愿意坐下吃东西。

  等把东西一一摆出来,又是两刻钟过去了。

  今天是沈凌之看着摊子,林樾出去吆喝,他没带多的,就一篮子驴打滚,边走边喊,

  “北门街街口摆了个新摊子,凉粉凉糕米凉虾,样样齐全,菌子浆水菌菇酱,种类丰富,今儿第一天开业,花费满十文就减一文钱,或者送一杯浆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介绍完摊子,林樾又换了一句话吆喝,“北方来的新鲜点心驴打滚,香甜可口,两文钱一块,三文钱两块了。”

  林樾吆喝的时候一直担心沈凌之一个人顾不过来摊子,一路快走一路吆喝,匆匆转完镇子就往自家摊子赶。

  由于走得太快,还错过了两个想买点心的客人,林樾前脚吆喝,后脚就转头去了另一条街,那客人从家里出来就不见他人影,嘟嘟囔囔道:“这人怎么回事儿?卖点心还跑那么快,大热天的谁想去北门街啊。”

  可惜,林樾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儿,等他见着摊子,就看见沈凌之忙得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放菌子的竹筐面前蹲了两个人,货架前站着一家三口,桌边坐着个吃凉粉的,还有一个小孩儿在叫唤,“哥哥,哥哥,我要一杯凉虾,能不能快些给我啊?”

  林樾脚步一顿,随即扬起笑脸,大踏步走到摊子后头开始忙活,人越多越好,早点卖完早点回家!

  “这位客人,您的凉粉给您放桌上了。”

  “两杯凉虾,四文钱。”

  “您要结账是吧?好嘞,两碗凉粉,一杯凉虾,一共八文钱,咱们今天满十文钱就能减一文,您可要再来一杯凉虾,或者一碗凉糕,一块驴打滚也成。”

  ……

  两人好不容易忙完,没等坐下歇一口气,又有一个拎着篮子的妇人过来了。

  “小哥儿,给我来五碗凉粉,能送到北门街里头那间布庄吗?”

  那间布庄林樾知道,距离他们摊子不远,当即就点头答应了,“可以送,一共十五文钱,本来是满十文减一文钱,但要送过去的话就不能减一文了,您看能不能接受?”

  那妇人想了想,当即点头答应了,“可以,送过去吧。”

  沈凌之拌凉粉的时候,那妇人已经转悠到了另一边了,“这菌子不错啊,可惜了,家里没人敢炒菌子。”

  林樾眼珠子一转,立马道:“您可要看看菌菇酱?新鲜菌子做的,油也是用的镇上刘记油坊里上好的那种,三文钱一勺,二十文钱就有满满一坛子。”

  林樾带的勺不大,五勺刚好能装满一坛,加上坛子本身的价钱,定二十文能赚个四五文左右。

上一篇:容皇后

下一篇:别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