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渣攻们重生以后 论渣攻们重生以后 第131章

作者:玲子Sama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甜文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家里那瓶开水壶里的热水没了,寇松一会儿又要去出工,他估计是想着江逢秋自己在家里复习喝不上热水怎么办,于是出工前都得烧点热水给壶里添上。

  “我又不是不会烧热水…”江逢秋也曾这样无奈的解释,但只被寇松一句话就堵住了后面的话,“你不会。”

  是的,这时候还没有离开寇松出去独自讨生活的江逢秋的确连火都不会烧。

  听着厨房里传来的灌热水壶的声音,江逢秋也知道他那边快忙活好了,他在堂屋的书桌上做着题做着题,都忍不住抬头去看。

  在他第五次还是第六次抬头看的时候,正和从厨房里出来的寇松对上视线,他朝着他笑了笑:

  “没事儿,我中午早些回来,你在家好好复习啊,要是饿了锅里温着一点粥,你到时候自己去吃。碗的话放在一边就行,我回来洗…”

  “噢…”江逢秋应了一声,总觉得自己这样像个被大人嘱咐再三的小孩一样,“我又不是小孩子。”

  “是是是。”寇松带着斗笠就出门了,差不多出去了没几步,他又突然折返回来,按着江逢秋的后脑勺亲了一口,“好了,我真走了。真舍不得你…”

  江逢秋:“……”

  *

  往后的日子依旧没什么波动,葛建国每个月会按照他之前给单子拿些货来,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

  而那时的江逢秋因为有了三个小孩的帮忙,自己也不用整天那么忙碌的想着怎么卖不去,空下来的时间他就开始复习。

  恢复高考的通知早下来了,通知下来的当天,各个大队考虑到知青们要忙着备考忙着复习,也不会再派什么活了。

  江逢秋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整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做各种各样的题,又或者默写默背一些可能会考到的政.治知识点。

  偶尔感觉头昏脑胀的时候,他也会出去走一走,去看看外面湛蓝色的天,去吹一吹田间的风,脑袋都会清醒很多。

  *

  江逢秋之前替那一个多月的验分员也并不是什么都没积攒下来的,那会子他几乎就和村里好多人都打了照面,哪怕原来的验分员腿好后重新回来了,江逢秋出去的时候也还是会有人和他打招呼。

  “是江知青啊…”

  一个有些面熟的婶子主动和江逢秋打招呼,问他吃晌午饭没有,她家刚做好,“我刚过来的时候看到你大哥了,他应该快回来了…”

  江逢秋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婶子口中的大哥就是寇松,虽然寇松在屋里总是时不时亲亲他什么的,但在外面考虑到人言可畏,还是收敛得很好的。

  因此别的人也只觉得他们俩像关系很好的兄弟,就是……稍微腻歪了点。

  目送着婶子离开后不久,寇松的身影一点点出现在路那头,他还没走到家门口呢,江逢秋就过来接他了。

  他主动接过寇松手里的帽子和水壶,两人并排走着,江逢秋问寇松今天地里怎么样,寇松也问他今天复习得如何。

  你一言我一语中,两人进了屋。

  *

  虽然两人私底下赚不少钱了,但无论是江逢秋还是寇松,都没有过要声张的打算,从外面看都和平时差不多。

  就算是想吃点不一样的,也不会在院门口吃,都是偷偷躲起来自己吃的。

  以前的江逢秋压根不懂什么财不露白,富不露相,都是后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好多年才慢慢学会的。

  至于寇松呢,他大抵就是在他那群亲戚那里学会呢。以前不管有什么,都被抢走,后来他干脆学会藏起来了。

  “今天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来找你?”江逢秋关着门在屋里吃着炸肉条,一边猜测着,“肯定没有了吧?”

  江逢秋不是要考试了嘛,然后他让寇松去找他那两个哥哥借钱,就说江逢秋读书需要用钱,等以后他考上大学了就还。

  这怎么可能借得到,不过江逢秋想的本来就不是能不能借到,而是为了告诉其他人寇松身上没钱了,别打他的主意了!

  “嗯,今天没有过来我这边搭话了,估计以后也不会了吧?”

  寇松的语气稀松平常,仿佛说的根本不是自己的亲哥哥一般,还顺手给江逢秋夹了一筷子菜:“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第65章 好逸恶劳知青攻重生以后10

  不知不觉,江逢秋已经重生一年了。

  记得他刚刚重生那会儿,正是农忙时节,还没搞清楚适应死而复生这事,就先跟着稀里糊涂的跟着干了个把月的农活。

  等农忙时节干完,不管他到底适应不适应的,也都已经接受了。并且还顺便身体力行的将以前不怎么好听的名声缝缝补补了一通。

  这应该是他重生后的第二个农忙时节,这次他依旧也没有很闲,不过还是有一些差别。上一次是忙着干农活,这一次是忙着备考!

  这是自打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第二次高考,时间是7月20日一直到7月22日。

  由于各个地区的差异,考生的数量不同,考试的地点也不一样。

  民胜镇上没有设考场,考场设置在县里,他们村里的知青们如果想参加考试,就得在考试时间开始前拿到村支书的文件,提前到县里。

  寇松也是担心到时候两个人慌里慌张找错路,因此在考试的前一个月就自己去先看了一下位置,在前半个月又特意带着江逢秋去熟悉了一下路线。

  考试前一周直接带着江逢秋进县里了,在考场附近的招待所里开了一件房,就是为了免得前一天才急慌慌进城,坐车耽误第二天的考试状态。

  到了考试当天,寇松比江逢秋还要紧张。头一天晚上把要准备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检查一边,确保没有漏下一样。

  江逢秋本来也有那么一点点紧张的,但看到床边的寇松一遍遍理他的衣服,整理他的笔和尺子,不知为何,心里那点没由来的紧张突然就烟消云散了。

  “哈哈哈哈到底是你考试还是我考试啊?”江逢秋还能这样笑着调侃寇松,“你怎么比我还紧张…”

  *

  进入考场之前,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搜身检查,确保考生不会夹带小抄。江逢秋排着队进行检查,很快进了考场。

  在走出去几步,他突然回头,看到了在考场之外的寇松,并朝他挥了挥手…

  那天寇松为了来送考,还特意穿了他最干净得体的衣服,还重新剪了头发,看起来也精神了许多。

  晨晖下的高大的男人背着光,面目有些模糊,但那怕这样,江逢秋也能在心里勾勒出他的样子…

  自己重生之前和重生之后的差别这么大,他难道看不出来吗?不可能吧?

  之前的江逢秋很少考虑这个,但就在备考这段日子,大抵为了宽慰他,寇松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没事的没事的,这一次你肯定不会有事的…”

  江逢秋当时突然就抓住了关键词“这一次。”因为他当时也正好在心里想着上一次如何如何,这一次一定不会再重蹈覆辙,因为心里想着这样的事情,又刚好听到寇松说的话,他就难免起就疑心。

  不起疑心还好,一起疑心,江逢秋才发现过往的自己身上几乎全是破绽。

  江逢秋不免想起自己刚重生那会儿,总是能感觉寇松好像在看他,但等他转头的时候,又发现他没有看,正在做别的事,他还觉得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似乎那会子的寇松也时不时问一些以前的事儿,就好像是在试探什么?

  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在问了几次后,就再没问了。在不再问那些事以后,寇松开始对他更好起来。

  在投机倒把那件事上,江逢秋那会子还以为寇松会拒绝,又或者犹豫一下,结果他也是没有一点犹疑,直接就跟着他一起干了。

  他似乎…太过于相信他了。

  而同样像寇松很相信江逢秋一样,江逢秋也同样相信寇松,他并不着急寇松和他说什么,就算他现在有什么不想说的,那一定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那些都是不重要的。

  *

  江逢秋心里在没走进考场之前的那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忐忑在真正拿上笔之后消散得无影无踪,前面半年多的备考,也并不是全无用处的。

  江逢秋在打开试卷以后,便抛下了所有杂苗,开始全身心的投入考试,等他做完以后,离交卷还有一些时间,他又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

  认认真真的答题,每一个笔画都写得无比工整。无他,这是他上辈子想了那么久的画面,他当然得郑重一点对待。

  等从考场出来之后,寇松一直在外面等着。外面那么大的太阳,他居然都不知道,去阴凉一点的地方等他吗?

  “我怕你出来看不到我。”

  寇松说着赶紧把手里的汽水递给他,玻璃瓶的外壁上还挂着露霜,一看就是刚从冰块里拿出来不久。

  这种北冰洋汽水并不算便宜,他们镇上都很少看到有人卖,还是县里才能看到。喝完后的瓶子再还给人家,好像还能抵回一半的钱来着?

  江逢秋喝了一口,冰冰凉凉的。那会儿下午还要考试,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们那天吃饭都是在附近的饭店吃的…

  也是他们那会子赚了钱,不然就要像更多的考生那样舍不得下饭馆子,只能在考场外面的空地上吃家长带来的盒饭。

  *

  考完最后一场试后,寇松为了庆祝,依旧带他下了馆子,因为前面两天中都来过,所以店员都记得他们俩了。

  江逢秋突然问了一句:“寇哥,万一我这次要是考得不好怎么办?”

  寇松:“不怎么样,我之前不是说过吗?这次考的不好,那就下次再考,你不用太紧张,我总还是能养得起你的,而且…”

  寇松说到这里的时候,凑过来在江逢秋的耳边说着悄悄话,“而且你现在可比我有钱多了。”

  江逢秋知道在他说什么,认真道:“那不是我的,那是我们一起的。”

  *

  考试是在7月22考完的,

  录取通知书是在8月10号拿到的。

  江逢秋那次的发挥比他自己想象中还要好一点,他知道自己这次一定能考上,但在录取通知书还没送到之前,还是经常故作忧愁的对寇松说:“怎么办?寇哥,我觉得这次我没考好。我跟你一起去打工吧!”

  刚开始的时候,寇松还会耐心安慰他,告诉他没事,考不上还有下次,他可以赚钱,让他在家安心备考。

  后来江逢秋“抱怨”的次数多了,他也渐渐明白过来,江逢秋这是在打趣,他就会默默的去给他弄点吃的:

  “行了行了,起来吃饭。”

  *

  他们那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连录取通知书也比别的地方到的慢一些。

  在通知书抵达的前两天,江逢秋和寇松还去山上挖了好些野蘑菇。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按照惯例,摘蘑菇之前都是要拍一拍的,村里把这个动作叫醒蘑菇,江逢秋负责在前面拍,寇松负责在后面摘。

  那天他们两个人摘了好些,回去的路上,江逢秋故意问寇松,问为什么摘蘑菇之前要拍一拍?

  寇松哪里知道这个,反正别人摘都要拍一拍,他也跟着拍咯。他先说不知道,又思索了一会儿,想起那些大人哄小孩的话,于是认真的给江逢秋说:“…嗯,可能把蘑菇拍晕了,它就不跑了?”

  江逢秋顿时被这个回答笑得前仰后合,笑了好一会儿,他又一脸正色的和寇松科普正确知识:

  “我跟你说吧,实际上是因为蘑菇科植物的繁殖需要通过孢子传播,在摘之前拍一拍的话,就能帮助蘑菇释放孢子,来年同样的地方就有菌子吃了。嗯…这都是我在书上看到的…”

  虽然寇松压根没听懂孢子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夸着江逢秋:“小秋,你懂的真多,果然还是得多读点书啊。”

  *

  江逢秋已经习惯了,反正不管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是主动盛了一碗饭,在寇松眼里都是顶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