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第60章

作者:蜀江春水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毕竟媒人就是干这一行的,两家的亲事没谈成,外人也不会多想。这样的事在媒人这里多了去了,说亲嘛不就是这么过来的。

  相反,你自己上门就不行了,谈成了还好,没谈成可就是闹笑话了。

  不过媒人上门的事赵家祖孙三人都没放在心上,主要是赵想本人无意,两位老人也觉得孙儿年纪还小,这事根本不急。

  因此,谁都没在意。

  直到第二天媒人露着个大笑脸上门。

  “……”

  赵家三口坐在一起,脸都有些木木的。

  昨天下午才提,今天早上就上门,就隔了一晚上的时间啊!

  你们这是连二十四小时都不给我们啊!

  “老赵,你们两口子听到没有?”

  媒人说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等她说完停下来喝糖水歇一口气,结果发现赵家祖孙三人都在走神。

  “听、听到了。”

  木木地点头,他们知道媒人的嘴巴能说,但是没想到这么能说。

  从女方的家世,到她的父母,再到她的兄弟姐妹,再到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舅舅夫妻,再到表哥表姐,一直到说外八路的亲戚。

  先不说这合不合理吧,就说这些亲戚你是认真的吗?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家就算了,那些外八路的亲戚和说亲有什么关系吗?

  究竟是怎么扯到一起的?

  一个早上他们光是为了理清这些人物关系,脑子都开始发胀了。

  “那你们两口就没什么想说的吗?对女方有什么要求?你们放心,女方父母说了,只要亲事成了,以后女方出嫁三十六条腿都备齐,不管是聘金还是聘礼,全都由女儿带回来。”

  媒人觉得这世上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亲事了,女方家有诚意,那可是三十六条腿啊。

  就连城里也没有谁能准备这么齐全的,要不是女方家就她一个姑娘,还是最小的姑娘,也不会准备这么多嫁妆。

  “王媒人,你也知道咱家阿想还小呢!我家暂时不打算给他说亲,所以这亲事啊还请你回绝了。”

  赵奶奶伸手摸了摸大孙子的头,拒绝了这门亲事。

  亲事是好亲事,如果女方本人没问题的话,估计未来也找不出这么好的亲事了。

  可是赵奶奶还是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因为她和赵爷爷算是自由恋爱,当初是他们先看对了眼,然后家里再请媒人上门说的亲事。

  因此两位老人也希望儿孙也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样家庭和睦,对后代也好。

  只是大儿子没成亲就走了,阿想是他们过继来的。

  不过大孙子才十三岁,说亲真不急。过继来的,也有权利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不是吗?

  因此不管女方家的条件再好,他们也不答应。

  “为什么啊?”

  媒人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条件别说在他们镇上了,就是在市里和省里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家了。

  “我和我老伴,结婚几十年,我们两口子从没拌一句嘴。”

  赵奶奶提起老伴脸上出现了甜蜜,让王媒人看愣在了当场。

  “这,有什么关系吗?”

  愣归愣,问题还是要问清楚的,不然她回去不好和女主家交代。要知道女方可是给了她十块钱,让她上门说这门亲事的。

第37章

  “这结婚啊, 要两人相互喜欢。只有相互喜欢,哪怕以后的日子再苦再累,提起来也是甜的。如果双方不喜欢, 就算结了婚,天天吃的是白米饭, 那日子也是苦的。”

  赵奶奶用过来人的身份和媒人说道。

  她是在战乱年代嫁给老伴的, 那年头的日子比现在的日子还苦。

  但凡她要嫁的人不是自己喜欢的,她的生活就像是泡在苦汁子里一样,哪有什么甜蜜可言啊!

  他们自己在婚姻上没吃到的苦头,自然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孙也吃。

  国家都说了恋爱自由, 他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只要是儿孙自己喜欢的, 人品没有问题的, 他们都同意。

  所以提前定亲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会这么做。

  哪怕女方家的条件再好,他们也不答应。

  王媒人听了赵奶奶的话在心里哀嚎,她的十块钱要退回去了。

  不过心里也认同赵奶奶的话,她们是同村,赵奶奶这几十年过得怎么样,没有人比她们这些同村的媒婆知道得更清楚了。

  正是因为清楚, 所以没办法反驳她的话。

  那些不喜欢的男女结亲后, 大多数日子过得磕磕绊绊,一天一小吵, 两天一大吵,吵起来整个村子都知道。

  肯定有人会说, 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可是当你见过了赵家老夫妻的相处,就很难再要求自己降低水准了。

  这个理由王媒人接受了, 她无奈地离开,回去后把这门亲事给拒了。她人品不错,没有因为亲事不成,没拿到钱就胡编乱造,而是认认真真把赵家拒绝的理由告诉了女方家。

  “这赵家确实是门好亲事,可惜啊时间不对。”

  不曾想女方家不仅没生气,反而还很欣赏男方家。

  有明事理的太婆婆太公公,还有能干好看的小伙子,这样好的亲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可就是双方的年纪太小,让人给拒绝了。

  “他真有你们说得这么好看吗?”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这次说亲的女主人翁,小姑娘趴在娘怀里,忍不住问王媒人。

  “好看,好看极了。”

  王媒人说起赵想,双眼都亮了起来。

  “我说亲几十年,还没见过这般好看的小子。那模样,比戏里的书生还要俊呢!”

  小姑娘的话就像是打开了什么话匣子,王媒人滔滔不绝地说起赵想的事。

  “那也是个苦命孩子,在过继前啊……”

  女方一家都听王媒人说男方家的事,虽然他们事前都打听过,但不像王媒人是同村,知道得更清楚。

  一个小时后,大家对男方家世了解得更加清楚了,更加可惜这门亲事了。

  “多好的孩子啊,可惜年纪太小,家里不同意。”

  女方妈妈送走媒人后,回来跟丈夫和公婆说道。

  “谁说不是呢?”

  一家人都觉得遗憾。

  “不要紧,他现在年纪小,我们家这么好的条件赵家都不答应,其他条件不如我们的就更不会答应了。过几年等他成年了,我们再上门提亲。不过你们几个小子要多留心,在赵家小子成年前,盯着他们亲,如果有人想提前偷跑,你们要把人及时拦住,让咱们家先去提亲。”

  小姑娘的父亲叮嘱自家几个儿子。

  既然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赵想一天没有喜欢的人,他们家姑娘就有机会。

  别的不说,他家姑娘长得也不错,虽然比不上赵家小子,但是比起别家的姑娘要漂亮多了。

  谁家娶妻不想娶个好颜色的呢!

  除开家庭条件,他们家姑娘的长相也是优点啊!

  “是,父亲。”

  家中兄弟几个齐齐应道。

  于是赵想在未来的日子中,身边总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自己打招呼。

  而这些人,他都不认识。

  话分两头,赵家拒亲的事经过王媒人传开了。

  见女方家这么好的条件都被拒绝了,其他不如小姑娘家的也不敢上门提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赵家确实没有给大孙子提前定亲的意思,也就不自寻烦恼地上门让人拒绝了。

  正是第一个上门提亲的条件太好,让大家暂时打消了给赵想说亲的念头。

  于是在赵想成年前,他都不会被人盯上了。

  也不对,他一直在被人盯着,只是这一次大家不会上门说亲,只是在暗地里盯着。

  这些赵想都不知道,他又和村子里的叔伯族兄们下田干活,拿着满工分。

  不去田里干活时,就认真学习,晚上偷摸着去牛棚。

  “咱们的阿想来了。”

  牛棚大家也听说了媒人上门给赵想说亲的事,一个个都用打趣的眼神看着他。

  “嗯,我来了。”

  赵想放下背篓,拿出自己晒干的笋子。大家打趣的眼神他不是没看到的,只是他能稳住不受影响。

  见赵想和平时一样,大家也就不提媒人上门的事了。

  “这个可以用来煮着吃,也可以用来炒着吃。”

  牛棚只有几个陶罐,没有铁锅,所以最后笋子还是用来煮着吃了。

  “今天你师父运气不错,在山上抓了只野鸡,我们已经偷偷收拾好了,炖了一下午就等你来了。”

  赵老师给赵想盛了一碗鸡汤,用的是赵想师父的饭盒。

  “谢谢赵老师。”

  赵想接过饭盒,把里面的鸡肉夹回了锅里,他只喝汤。

  “怎么不吃肉?”

  两个鸡腿一个给了顾老,一个留给了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