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第240章

作者:蜀江春水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孙建业吃一口炒泡菜,又吃了一口米饭,觉得用来下饭真是极品。用油炒过的泡菜,特别是泡豇豆炒过后比平时的吃起来更香。

  “对吧,信我没错。”

  翟民得意扬扬地说道。

  虽然赵想今天中午做了肉菜,但是最受欢迎的居然是那道炒泡菜。

  “里面还有辣味,吃饭的时候盛一舀和米饭拌着吃,我能吃两大碗。”

  顾生又夹了一块红烧肉和炒泡菜一起吃,“你们快尝尝,这样吃太解腻了。”

  “不行,阿想你回头教一下我们这泡菜怎么做,我得给我爹做一点,他肯定也喜欢吃。”

  别人不清楚,顾生还能不清楚他爹的家乡嘛!作为一个蜀省人,泡菜他爹肯定是从小吃到大的。

  “好,回头我弄好了,你直接抱回家,只要不让坛子边上的水干,可以一直泡下去。不过要记住,坛子里面不能沾生水。”

  赵想提醒他。

  “记住了。”

  顾生点头,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

  “我也要。”

  卫国赶紧开口,怕赵想把自己忘记了。

  孙建业和翟民没出声,一个是住在宿舍,没地方让他放泡菜坛子,一个则是经常和赵勇军回四合院,谁缺泡菜他都不缺。

  “好。”

  赵想全都答应下来,做泡菜在蜀省是最常见的事,每家每户都会做,除非真的做不好,不然家里都是有泡菜坛子的。

  既然答应了大家,下午赵想回城后,就去旧货市场弄了几个泡菜坛子回去。

  用热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过。确定没有漏洞后,把坛子晾干。

  晾干后往里加放凉了,用大料泡好的白开水。然后再把各种蔬菜放进去,最后再倒一碗老坛水,这样一坛泡菜就做好了。把盖子盖上,再给坛沿子浇上水封密,这样就不会坏了。

  当然送顾生和卫国的泡菜坛子,让他们搬回去自己给坛沿子加水,不然容易洒出来。

  赵想和赵奶奶一次性泡了五个坛子,其中两个送人,三个自己吃。

  白天在医院给病人看病,晚上回来和奶奶一起弄泡菜坛子,赵想忙得团团转。主要是洗菜晾干,坛子里是一点生水也不能沾,不然就会起花。

  当然起花也能挽救,只要在里面放紫苏就行了。赵家现在的紫苏是夏采摘的叶子晒干后储存起来的,用的时候用水泡开,然后晾干水分,加入泡菜坛子里就不会生花了。

  “阿想,你家的泡菜弄好了没有?”

  某天,张百草在休息的时候问徒弟。

  “……好了。”

  赵想脑中顿时冒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那你搬一坛子去我家,给你师母。”

  果然,张百草接下来的话印证了赵想的预感。

  “好。”

  赵想还能说什么,当然是老老实实答应了。

  轮休的时候,赵想一早去外面去叫了一个拉车的,把坛子拉到张家。他是有力气,可他抱着一个大坛子不好走路。所以干脆还是叫个人力车算了,几块钱他还是拿得出的。

  “师母。”

  赵想敲门。

  “阿想来了。”

  开门的是张玉兰。

  “张姐姐,你在家啊!”

  赵想没想到是张玉兰来开的门。

  “瞧你说的,我在家有什么问题吗?”

  张玉兰瞅了他一眼,不高兴地问道。

  “没有,就是你不值班?”

  赵想好奇地问道,他今天在家是因为前些天是他值班,今天正好轮到自己休息。那张玉兰呢?他记得前几天她才休息过吧?还去医院给师父送饭。

  “别提了,我一个同事有事,和我换了班。”

  张玉兰挥了挥手,不然她也不会在两天后又休息。

  “哦。小侄儿小侄女今天也不在吧?”

  赵想把拉车的钱给了拉车人,然后抱着坛子进了张家。

  “没,他们一个在幼儿园,一个在小学,都上课呢!”

  张玉兰怀疑赵想是故意,今天又不是周末,小孩子都要上课。就算离放假只有几天了,只要没放孩子们就得去学校。

  “哎,张姐姐你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我是真没想起这事来。”

  赵想反应过来赶紧解释道。

  “你也知道最近都很忙,快过年了病人也多。”

  赵想此话一出,张玉兰信了。

  “谁说不是呢!最近我们科室的病人也比往常要多了。”

  张玉兰叹气,一个个都忙成了陀螺。

  “没办法,临近过年,再加上冬天又冷,生病的人也多。”

  赵想把坛子放在厨房里,给坛沿子加上水后,就跟张玉兰出了厨房。

  “这样就可以了?”

  张玉兰没想到这么简单。

  “不然呢?最难的我都在家里做好了。”

  赵想白了她一眼,没让她动手当然简单了。

  “好吧!我说错了,我道歉。”

  张玉兰可不敢跟赵想摆脸色,这家伙有状是真告,而且父母都还偏心这个徒弟,她和大哥反而成了没人要的可怜虫。

  “对了,阿想。”

  张玉兰突然喊住他。

  “怎么了?”

  赵想回头。

  “我哥和我嫂子最近在闹离婚,你要是在路上碰到我嫂子,记得避开点。”

  张玉兰提醒他。

  “……我知道了。”

  赵想看着张玉兰,他们兄妹的婚姻生活都出现了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师父家的风水出了问题。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他们结婚的时候还处在混乱时期,找的人都是当时看着不错,但实际上和张家人不管是三观还是其他方面,双间之间都有很大差距。

  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的。

  “你别往心里去,这事和你没关系。”

  张玉兰害怕赵想多想,赶紧说道。

  “我知道,三观不同嘛!”

  赵想没往自己身上揽,他又不是傻子,把不关自己的事也往身上扯。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没他早晚也是有这么一遭的。

  “没错,就是三观不同。”

  张玉兰点头。

  比如他们父母的财产,作为子女她和张岐黄都没说什么,作为他们的伴侣一个个跳得比谁都高。

  有时候看到他们上蹿下跳的样子,还真是挺可笑的。

  “张姐姐,你以后还结婚吗?”

  赵想听周护士她们说,有几名男医生在追求张姐姐。

  “暂时没这个打算,我现在不缺钱,又有女儿,说实话对婚姻没太大的需求。”

  张玉兰早就看明白了,不结婚的好处大于结婚。

  “行吧!”

  赵想没再问,他师父那里应该可以交待了。

  “阿想。”

  解英红从外面回来,看到赵想站在院子里和女儿聊天,赶紧走过来。

  “师母,您回来啦!”

  赵想早在来张家时就发现师母不在家了,不然开门的人不会是张玉兰。而且他来这么久,师母也没从内室出来。

  这些都足以证明,师母是不在家的。

  “是啊,我去市场买了点菜和肉。正好今天我买了一条羊腿,所以阿想中午就留下来吃午饭吧!你师父今天还得上班,就我们母子三人吃羊肉锅子。这草原上的羊肉和我们平时吃的大不一样,没那么重的膻味。”

  解英红在赵想把篮子接过去后,活动了一下手腕。

  别说,那羊腿还挺重的。

  “今天市场有草原羊吗?那我也得去买一点,中午就不留下吃饭了。师母,张姐姐我先走了,回头我有时间再来陪你们吃饭。”

  一听市场有羊肉,赵想就想买一些回家。

  “好。”

  解英红听赵想这么一说,也没再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