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第129章

作者:蜀江春水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猪肉,赵家两个满工分,一个八工分的,因此分到的猪肉不少。只要肯干,工分越多的家庭,分到的肉就越好越多。

  相反,那些没有工分的,或是工分很少的家庭,分到的肉就很少,还全都一些边角料。

  他们心里再不满,也不敢说出来。

  自己赚得少,分到的自然也就少了,说出来也是他们没理。

  孤儿寡母的家庭,有村子补贴,虽然只有一斤肉,可全是肥肉。炼出来的油可以吃好久了,油渣也能用来炒菜。

  因此他们家这个年过得也不错,起码比另外几家过得要好。

  赵四儿家粮食不够,用自己的名额和人换了粮食,就要了一斤五花肉,一大堆人过年就吃一斤肉。

  见到的人,谁不笑话赵四儿一家啊!

  “那个有人在家吗?”

  就在赵家人忙着煮团圆饭时,赵四儿提着肉上门了。

  “四大爷,你有什么事吗?”

  听到声音赵想手上沾着油从厨房走出来,他刚才正在做滑肉,因此手上除了油还有淀粉这些东西沾上。

  “就是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和我换些粮食,要白面。”

  赵四儿尴尬地看着赵想,他不敢和村子里的人换,因为他们全是大嘴巴,不出一个小时,全村都知道了。

  赵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嘴严,只要自己来的路上没被人发现,就不会传出去。

  “可以。”

  赵爷爷走出来,从他手中拿过一斤五花肉,正好家里的两斤五花肉不够吃,这一斤五花肉来得很及时,可以多做点红烧肉了。

  “给你。”

  不一会儿赵爷爷提着三斤白面出来,递给赵四儿。

  “谢谢幺爸”

  赵四儿向赵爷爷弯腰道谢。

  一斤五花肉,换了三斤白面。

  “爷爷为什么同意和他换?”

  赵想不明白。

  “你不是喜欢吃红烧肉吗?咱们家的两斤五花肉你分了一半出来做酥肉,剩下的一斤做成红烧肉就少了。”

  赵爷爷慈爱地看着大孙子,只要是赵想喜欢的,他都想替大孙子满足上。

  “谢谢爷爷。”

  赵想举着手抱了一下赵爷爷,这才回厨房继续忙去了。

  “唉,赵四儿一家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赵奶奶在厨房,把五花肉洗干净切成块,和他们原来的放在一起。

  “不知道说什么就不要说了,今天这事我们要烂到肚子里,绝对不能从我们嘴巴里说出去。”

  赵爷爷叮嘱老伴和大孙子。

  “知道了。”

  赵想和赵奶奶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们向来不爱说闲话,不用赵爷爷叮嘱他们也不会这么做。

  赵想明白赵四儿他们的打算,一斤五花肉,他们一大家子一人顶多吃半块。换成白面包成饺子或是擀成面条,大家也能多吃一点。

  没有肉吃肯定难过,可是饿肚子更难受。

  因为和自家无关,祖孙三人浅浅提了一下就闭上了嘴。正好这个时候张百草他们来了,赵家出去迎接客人。

  因为开饭的时间是十二点,所以快十二点时,张百草带着牛棚从人来到赵家,他们也没空着手,而是提了十几个鸡蛋过来的。

  这鸡蛋是村民给张百草的诊费,他攒了好多天才攒够了十二个。

  幸好天冷了,鸡蛋也能放,换成夏天放久了鸡蛋会坏。

  “大爷大妈,新春快乐。”

  大家一进门先说吉祥话。

  “万事如意。”

  “恭喜发财。”

  “事事顺意。”

  “兔年大吉。”

  “同喜同喜。”

  赵爷爷赵奶奶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师父,除夕快乐。”

  赵想把手洗干净,出来先抱了一下师父。

  “除夕快乐。”

  张百草把鸡蛋递给赵老爷子,这才抱了抱徒弟。

  “阿想,新年快乐。”

  赵老师他们也一个个上来和赵想拥抱。

  “大家新年快乐啊!”

  这么多长辈聚在一起,正好又停药,可不得多喝一点酒嘛。

  赵家准备好一大桌子菜,有炖的风干兔肉和风干野鸡肉,还有菌菇炖鸡,蒜苗炒鸡杂,煮腊肉,红烧肉,糖醋鱼,炸酥肉。

  再加两个素菜,一个是猪油渣炒豆芽,一个是醋熘白菜。

  再加上一个滑肉豌豆苗汤,八仙桌被摆得满满的。

  本来是十菜一汤,为了凑够双数,赵想还把煮肠肉的萝卜和干豇舀起来凑了一个菜。

  总体来说,应该是近些年,或是赵家村最丰富的一个团圆饭了。

  今天别的不说,肉是管够的。

  “今天是除夕,大家有幸在一起吃团圆饭,不要跟我客气,吃好喝好。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意,身体健康。”

  赵爷爷举杯,所有人都举起了自己面前的杯子。

  “谢谢赵大爷赵大妈请我们来家中过年,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张百草代表牛棚众人也说了话,不过没说什么感激涕泪,来日必报的话。

  不过他的意思大家还是懂的,现在他们没有能力报恩,等到他们有能力时,肯定会回报赵家的。

  “唉,这些话就不说了,一切都在酒里。”

  赵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不太懂什么大道理。

  儿子和大孙子都说大家是好人,还是非常厉害的好人,所以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大家。

  幸好他和老伴没有帮错人,大家确实都是好的。

  “爷爷,师父不要说了,再说菜就冷了。大家新年快乐,干杯……”

  赵想举起自己的杯子,和两人碰了一下,当然他杯子放的位置比二人的杯子矮上一些。

  赵想和赵奶奶的杯子里白开水,一个是年纪小不能喝,一个是不会喝。

  “干杯。”

  所有杯子碰在一起。

  农历七五年翻过,七六年来了。

  新年的第一天,赵想穿着军装,穿着新鞋子,吃着奶奶和爷爷一大早起来包的腊肉豆干汤圆,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阿想,今天你就不要学习了,休息一下吧!”

  吃过早餐后,赵爷爷对大孙子说道。

  “……好。”

  本来想继续回去学习的赵想,收回了迈进屋子的腿。

  “那我去找三石他们玩。”

  赵想在村子里玩得比较好的也就那几个。

  “好,去吧!”

  赵奶奶给他兜里揣了一包瓜子和花生,他们要在家里等小孩子来拜年。

  瓜子和花生是买的,赵家没有种。

  小孩子来拜年时,就给他们兜里抓一把。

  “爷爷奶奶新年好。”

  一进门小朋友们先磕头。

  “好好好,新年好。”

  瓜子花生揣进了小朋友们的兜里,有的小朋友还特意背了一个小书包,这样可以多装一点。

  看到背书包的小朋友,那些没有背的就懊恼极了。

  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回去拿。

  于是村子里的小朋友们都背着书包去村民家中拜年。

  赵家只有赵想这个少年,他没有和小朋友们掺和,因此赵家最吃亏。给出的瓜子和花生有去无回。不像别的小朋友,自己家给出去了,自家的孩子也会再捞回来。

  不过赵家人不计较,赵想更不会为了一些瓜子和花生,就不要脸到和一群十岁以下的小朋友们一起去别人家里拜年。

  “阿想,你家的花生哪里买的?怎么比我家的吃起来要香?”

  一群少年人坐在中央坝子边上的石头上,相互换着零食吃。过年他们也能耍几天,不需要在家里干活。

  “我奶在镇上买的生花生,然后回来自己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