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第114章

作者:蜀江春水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翟叔叔,上次你战友不是送我了军装吗?怎么这一次又送?”

  赵想觉得很奇怪,这都送了好几次东西给自己了。

  “上次是上次,送的人不一样。”

  翟民眨着眼睛说道。

  “哦。”

  以为是另一位战友送他的,赵想就没再多问。

  他老爹和翟叔的战友都很神秘,几次来都没见到面。赵想也没多想,以为是他们不方便露面。

  因为后世有些军种和警种是不能让人知道他们身份的,所以赵想能理解他们不露面的原因。

  然而真实原因,翟民他不能说啊!于是赵想又错过了知道真相的机会。

  等到后来他回想起来时,赵想后悔到肠子都青了。

  可恶,他还是太年轻了,没想到翟叔会骗自己。

  不过现在他不知道,所以就也没有所谓的后悔不后悔了。

  “阿想,等下把这套也换上,看合不合身。”

  翟民努力推销他手中的这套军装。

  “啊?为什么啊?”赵想不解,赵想疑惑。

  军装不都是一样的吗?

  “试试吧,要是不合身,回头让大妈给你改一下。”

  翟民感觉自己的后背都快被盯穿了。

  “好吧!那我去换上试一试。”

  赵想接过军装进屋换去了。

  “咦,翟叔。这一套也太合身了吧?”

  赵想穿着合身的军装走出来,之前那一套就大多了。虽然奶奶给他改了改,可成年人的尺码还是让他穿起来显得特别大。

  但是今天这一套就不一样,仿佛是量着他的身高做的,穿在身上特别合适。

  “合适就好,合适就好。”

  翟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下子他总该满意了吧!

  “这是专门给我做的军装吗?”

  太过合身的军装让他不由得问道。

  “嗯,我那个战友在送军装前,问过其他战友,知道你的身高年龄,所以是特意制作的。”

  翟民没有迟疑地说道。

  “其实也不特意定做,只是在买军装的时候,在说了你的身高和体重,对方直接拿了一套适合你的军装。”

  “原来如此。”

  赵想知道,军装是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衣服,因此不仅有成年款式的,也有儿童版的,还有少年款的。在专门卖军装的地方买,什么样的尺码都有。

  “就算是专门买的,那位叔叔有心了。”

  赵想摸着身上的军装,他这一套穿出去,能把大半个镇上的人都羡慕死的。

  要知道军装现在可是流行服装,一般人都买不到。

  除非家里有人当兵,不然一套军装还真不好弄。

  像这种合身的少年款军装,更是难弄,没点关系都不行。

  “你就别夸他了,这是他应该做的。”

  翟民瘪了瘪嘴。

  “嗯?”

  赵想不明白翟叔叔为什么要这么说。

  “不说了,你今天就穿这套军装吧!”

  翟民不愿意多说对方,打量起了赵想了。

  别说,这套穿在身上比刚才那套还要精神。刚才那套始终有点大了,赵想穿在身上就像是小孩子穿大人的衣服,怎么都不合身。

  “可以啊!”

  赵想虽然不知道翟叔叔为什么一直让他穿上军装,但是自己满足了他的要求。

  “对了,我去煮饭,翟叔我们中午吃凉面好不好?”

  虽然已经过了立秋,可白天还是比较炎热的。

  “我都可以,你问过大爷大妈了吗?”

  翟民本人是没什么意见的,就是赵大爷赵大妈会不会想吃点别的?

  “没事,我爷奶还挺喜欢吃凉面的。”

  赵想对自家爷奶的口味还算了解,他们前两天都在说什么时候煮凉面来吃。

  “我先去地里摘点黄瓜,已经是最后一茬,后面就没有了。”

  赵想提着篮子就要去地里。

  “我跟你一起去吧!”

  翟民想出门活动活动。

  “可是翟叔,谷子要人守着啊!”赵想指着坝子里醒着的谷子,这里可不能离人。

  “……好吧,那你去吧!”

  差点忘记自己的任务,翟民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那我先去了。”

  赵想提着篮子跑了。

  他身上的军装没有脱下来,还背着水壶就这样去自留地摘菜。

  绿色的军装在村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的人都羡慕坏了。

  特别是村子里的年轻人,他们偶尔在镇上会看到有几个人穿军装,每一次都让大家羡慕不已。

  没想到他们村子里也有人能穿上军装,可不得引人妒忌羡慕恨啊!

  “看到没有,是军装哎,什么时候我也能弄上一套军装穿啊!”

  不管男女,都一脸渴望。

  “看到了,还有军用水壶。”

  又是一件让他们妒忌的东西。

  “那赵想命是真好,苦了十几年,一朝被过继,成为村子最让人羡慕的人。”

  年轻人恨不得把赵想身上的衣服扒下来换到自己身上。

  “你说什么胡话,赵想要是命好,在老赵家也不会活成那样子。”

  旁边年纪大点的人对年轻人说道。

  “额,我错了。”

  被年长者说了,年轻人很快就知错认错。

  “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嘴瓢了。”

  “下次可要注意了。他能有现在的生活,也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年长者比年轻人多吃十几年饭,他看得比年轻人要清楚得多。

  赵想自从过继后,对老人孝顺,家里的事也从不推诿,抢在老人前面做,把两位老人照顾得妥妥当当,这足以说明赵想的本性就是好的,在赵家很快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认同。

  这一点和老赵家、老宅他们完全不同。

  都说歹竹出好笋,这话以前是没人相信的。可是自从看到了赵想,村子里的人对这话倒是信奉了起来。

  两个十好几口人,只有这么一个好的。偏偏这唯一的好笋,都让他们主动推了出去。

  要是换成他们,不知道多喜欢这个儿子,只有老赵家和老宅从根子上就歪了,所以最不喜欢身为好笋的赵想。

  不是说同类相吸,异类相斥吗?说明赵想和老赵家、老宅那边就不是一类人。

  实际上原主和他们还真是一家人,大家认识的赵想并非原主,只能说赵想被原主占便宜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穿成了原主呢!

  村子里那些酸言酸语赵想没听到,来到自留地,在黄瓜藤里找了又找,除了留种的老黄瓜,其他黄瓜都摘了,还摘了几根秋丝瓜和秋豇豆。

  看到地里有草,也顺手拔了。

  掐了一把红苕藤,晚上回家煮红苕叶子稀饭。

  除了现摘的蔬菜,家里还有发好的黄豆芽,都可以用来拌凉面。

  黄瓜切丝,豆芽焯水,凉面煮好抹上菜籽油扇冷。

  红油是早前奶奶煎好的,吃的时候直接舀出来淋在凉面上就可以了。

  做好这些,等爷爷奶奶他们回来就可以吃午饭了。

  “阿想。”

  爷爷奶奶回来了。

  “爷爷奶奶,今天中午我们吃凉面,我都弄好了。”

  赵想给爷爷奶奶送上凉了的凉茶。

  现在是秋季,喉咙容易干,人也容易上火。所以家里煮了张百草配的凉茶,这种凉茶即可以解火气,也不伤老人的脾胃。

  “我们家阿想真能干,全村没有人比得上。”

  赵奶奶接过凉茶也不急喝,而是先夸了自家大孙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