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第16章

作者:不问客 标签: 穿越重生

  仔细想想,新知县哪是好相与的?

  来前,他找府里消息灵通的人打听过韶远县近况。

  前一个月,白督抚拿下乱党,查抄县中四家,将人下狱后一直驻扎在城外,没再管过那四家人的死活,全凭知县做主。

  韶远县,可是新知县当家!

  没甚根基的人,用抄家得的银粮养活流民、压制流民暴动、安抚民心。

  虽有平乱军在外驻扎的缘故,那也得新知县自己能立起来,心里有主意不是!

  周县丞看得分明,新知县心有成算,不会喜欢有人仗着资历对他指手画脚。

  等到县衙,就知道新上官性子,不过杨林的算计,大抵是不能成了。

  “周兄,您觉得那新知县怎么样?”杨林见人不吭声,特意喊了一句问道。

  按理说,三人下拨韶远县,与知县是同条绳上的蚂蚱,不说帮忙,起码要不拖后腿。

  但韶远县的新知县赴任,带四个师爷。打眼一瞧,这不是摆明要争权夺利,好控制县衙嘛!

  把他们管县衙的县丞、主簿,置之何地?

  周县丞打着哈哈敷衍,“不出意外,咱们要做三年同僚,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知县一任三年,时间还长,着急什么?

  典史王西没那么多想法,他其实是初上任,什么不懂。

  家中老父去世,推出他来继承父亲狱卒职位。

  情况在当下很是常见,胥吏死了,职位由他的儿子兄弟继承。当然,也有可能被天降一人挤走名额,端看运气好不好了。

  王西是运气好的,府衙无人争抢狱卒的名头,落到他身上。

  赶上韶远县用人,知府充数,指他出来。

  能看出,三人在府衙中实属没受过重用,个人有个人的小算盘,还有一个万事不懂充数的。

  江无眠的计划怕是有一半能落空。

  马车一路行到县城外,三人迫不得已下马车,前头流民太多,马车根本行不开。

  给清点人的官兵看过路引和知府写的委任书后,三人才狼狈地进到外城区。

  主簿杨林恨恨想:一群刁民!等本官到了县衙,一个都别想进城!知县大人懂什么,流民放在城门口,有什么用?!!

  同行两人无心关注主簿的心思,他们在震惊于城外营地的规整。

  提前打听过消息的县丞周全有做好心理准备,神色很快调整好,不露半点心绪。

  典史王西没他的养气功夫,伸头探脑四处巡看,恨不能跑到营帐前一探究竟。

  竟然有这么大的帐篷?搭得整整齐齐,在一条线上!营帐外边还有一圈细密栅栏,住的比他家都好!

  王西几乎是凭着本能跟在县丞身后,愣愣地看着有一个异常突出的营帐,附近还有一间木板房。

  他还看到不少穿着满是补丁衣服的人,扛着一圈栅栏穿过营地,来到四角钉好木板的空地上,把栅栏放在一边,拿起土布、木板、绳子,三两下绕成看不懂的模样,紧接着一个和其他营帐相差无几的帐篷立在空地上。

  农家防雨用的稻草、茅草和芭蕉叶往上一搭,顿时变成偌大营地中一个不起眼的营帐。

  王西心中觉得神奇,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

  要说都是干活的场景,他见得多了,自己更是参加过。

  农忙时候抢收、跟父亲出海捕鱼、跟着老人上山进林捡野菜……干的活太多,一时都说不完。

  但眼前景象,说不出去的……奇异?

  县丞周全了解更深,他看得不仅仅是营地,而是这里的人。

  身为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流民,他们干着活没有麻木,脸上没有丧失一切的死气沉沉,反而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

  那是寄托希冀的眼神。

  不提别的,单看流民与营地,便知这位新知县是心有百姓之人。

  想来是位不太难以相处的上官。

  ……或许,恰恰相反。

  三人穿过流民营地入城,抵达县衙先去拜见江知县。

  彼时,江无眠正在与林、张二位师爷商议开矿细则。

  闹事流民的详细处罚决策已定,劳动改造一月,不发工钱,只有三顿饱饭。

  矿工不仅是苦力活,还是有点技术的技术活。

  韶远荒矿大多掩盖在土层下,不是露天矿,需要找人打矿井挖掘,这一手技术称之为“点矿”。

  “新户籍里登记的职业,无人能点矿,工程队里可有人能点矿?”江无眠合上户籍,对眼前局面早有准备,倒不失望。

  韶远县什么人才都缺,缺个会寻矿脉的不稀奇。

  不过,也不全是他缺识字能用的人,整个大周都缺。

  前朝初期出现纸张,中期才改良好,价格下降,但仍然是一笔大支出,不是一年到头只能赚二三两银子的农户负担起的。

  想提高识字率,普及知识,必须降低纸张价格。

  等到今年冬月,韶远县流民彻底安置下来,一切走上正轨,改良纸张、扫盲计划也该提上日程。

  江无眠想着,注意力又转回眼下。

  张榕把工程队的情况从头到尾过一遍,末了摇头,“大人,他们了解附近的虫蛇草蚁,很少有人了解矿石,点矿更不消说。”

  毒虫蛇蚁有毒,咬一口人等不及医治便撒手归西,认识了就能提前躲开。

  各种野菜野草,青黄不接时能填饱肚子救命,能吃的都不会错过。

  矿石有什么用?

  不能吃不能喝的,最多知道哪块山上石头多,拉回家铺路。

  林师爷给了主意,“卑职倒有几个江南好友,不说会寻矿脉,炼丹也比卑职技高一筹。”

  张榕听林师爷提到自己的炼丹本事,笑容一僵。

  林少迟啊林少迟,提别的也就算了,炼丹一事,你还有脸提!

  江无眠手一顿,忍不住道:“林师爷,你当日炼丹,鼎鼎全炸。”

  别说来专业人士,蒋秋都比您老水平高!

  林师爷炼的丹倒不是入口用的,是用来探究大道衍化之法的一种方式。

  当年他和江无眠如此解释。

  江无眠弄明白缘由,肃然起敬,这是耗尽家财去填材料的天坑。

  后世材料研究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拉投资申请经费,林师爷以一一己之力研究材料学,不是真心爱好,也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不过……技术水平,堪忧。

  林师爷被揭穿老底仍维持住风度,强撑着原先话题道:“贫道几位好友所擅方向不同,庚金乙木、草石水火,一应皆全。”

  换句话说,都是研究化学、材料学的人才啊。

  且道士基本功是识字,根据发展方向,还有辨认草药、研习医术、寻脉点穴等手艺,不然如何研习经书,追寻大道?

  当然,也不缺少打着道士旗号招摇撞骗的真骗子,这种大周一抓一大把。

  但能和林师爷聊一起的,还能聊得有来有往的,那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知识人,几个州府里都凑不出半个。

  韶远县缺人缺的厉害,请!快请!

  是骗子也不要紧,跟着去矿山开矿劳改,不缺这一个名额。

  不过江无眠不相信林师爷的炼丹技术,但相信他的识人眼光,听完这番推荐,只问,“现在请人过来,有几个能来韶远县?”

  林师爷清了清嗓子,“大人,有几位好友沉迷丹道,需卑职走上一遭。”

  沉迷丹道。

  江无眠立刻懂了,经费和材料到位,能拉几个是几个。

  具体矿产尚不清楚,铜矿、铁矿一定给薛文负责,其他矿产看珍惜程度。

  不过炼丹多是用非金属矿,倒是能批。

  江无眠想了想,让林师爷带上衙役,去青州府码头,乘船走水路去江南。

  等他人出发了,江无眠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

  刚要唤衙役寻来其他师爷,他要统筹安排韶远县县衙事务,就听衙役通传,“县丞、主簿与典史三位大人到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江无眠心中闪过一句话,他眯了下眼睛,一正衣冠,面容严肃对衙役道:“请几位大人入内。”

  三人进去,还未看清上首坐的何人,齐齐行礼道:“拜见知县大人。”

  等直起身,方才看到上首青年一席浅绿色知县官服,面色苍白,双眼如点漆,落在毫无表情的脸庞上,显得格外没有生气。

  三人和知县对上视线,心底悚然一惊。

  知县大人年轻是年轻,但看着就不好糊弄!

第015章 荒矿

  衙门侧厅里窗棂大开,耀目日光顺着延伸,停在堂下人与书案之间。

  隔着一段阳光,三人望去。

  书案后坐着的江知县,病态白皙的下半张脸上唇角平直,掩在阴影中的眸光冷淡,落在三人身上,激起阵阵凉意。

  心脏重重一沉。

  事情不妙。

  张榕师爷和江无眠轻轻一对眼神,继而对堂下三人笑道,“三位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入座。”

  尽管是位师爷,以官职来说,三人完全没必要给他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