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第128章
作者:不曾阿
郭员外背着手在院中的树荫下溜达,打算消消食。
郭家孙子辈的孩子,如今适龄、可成婚的只有老大家的郭信勤和老二家的郭信恳。
但郭信勤已定亲,且是他大儿子家的老二,不能继承砖窑。
至于将来执掌砖窑的大孙子郭信锄,只继承了他的仁善,没继承他的杀伐果断。而且,郭信锄的媳妇也是个面团性子。
所以,老大这一房,他虽头疼,可暂时也想不到解决之法。
至于他那不着调的二儿子郭厚,他也不指望了。
一大把年纪了,不脚踏实地,整日瞎琢磨写什么传世之作,呸!连收租子这种好事都懒得管,真是该天打雷劈!
多少人想当地主啊。
多少人想每日啥都不干只等着收租子啊。
可偏偏他家老二对此事没兴趣,真真要气死他。
对于这个不干实事的老二,他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三十多岁的人了,他总不能跟小时候那般拎着棍子追着打吧?他老了,跑不动了,他有那个精力,宁愿去教导郭信恳。
郭信恳才十七,使劲掰一掰,还是能将他那个爱干净的臭毛病给掰回来的。
不过,信恳这孩子虽刻苦,但资质实在是有限,不管是私塾的夫子,还本县的教谕,都不怎么看好他。
科举指望不大,那只能回来继承良田千亩了。
可这孩子跟他爹一样,都脚不沾地,他爹是务虚,不肯脚踏实地。这孩子是真正的双脚不肯踏上泥土地!身为地主老财却嫌土地脏,这其实也是个该遭雷劈的主儿!
他脑壳疼。
他真的脑壳疼。
父子俩都是不着调的,他便想寻一个靠得住的孙媳。
不然的话,等他没了,又如何守得住郭家的产业?
他不打算再购置田地,砖窑那边也不准备扩大生产,目前这规模就很好,再大的话,万一今后碰上贪官,他也不在了,那郭家说不定就会被当做肥羊给宰了。
因此,他想寻一个能守得住家业、聪颖、强势的孙媳。
那日他到了周立家,瞧见坐在门槛上没有一丝惧怕的周康宁,他心中很是赞赏,他郭家就缺这样的人物!
他当即决定将周康宁纳入孙媳的备选之列。
周康宁出自乡下,对农活颇为熟悉,够强势,也豁得出去,绝对能镇得住场子。
他不在意周康宁的结巴,这又不影响管家。
于是,他当日和稀泥,顺着周康宁的话语,不肯认下周康宁废了周耀祖一事。
事后,又舍出去他这张老脸,与县令大人打了招呼,让周定连县衙都进不去。
这事离奇,若真上了公堂,那周康宁可就要凶名远播,成为小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可。
万万不可。
不过,他虽保全了周康宁的名声,可看他家信恳这脚不沾地的性子,他想撮合两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上午时,周立特意向他澄清,当晚只是个意外,周康宁性子虽强硬,但并不极端,分得清轻重,得知这个真相,他就更中意周康宁了。
拎得清,识大体,多好啊。
他的确也不想选个只会拼命的二愣子。
而且,周康宁识字!
周康宁学完了《三字经》,已经开始学《论语》了,乖乖诶,乖乖诶!一个乡下小哥儿,能有这份学识,这多难得啊。
一般富商人家的小哥儿,大多都是略识几个字,将来不影响管家即可。
所以说,他对周康宁是一百个满意。
越看越喜欢!
可怎么撮合这两个孩子呢?
愁啊。
周康宁不知他已经被郭员外列入考察名单,完成了感谢郭员外这件大事之后,他当真是一身轻松。
如今他爹一日是三十文的工钱。
他哥一日是十五文。
他一日是十二文。
他们父子三人,一日就可以挣五十七文!
一个月就是一千七百一十文!将近二两银子哇。
干上一年,那就是二十两五钱。
二十两五钱!
如今他们父子三人的全部家底,加一起也才二十两出头,当然,要刨除那两亩地。
他们父子三人若是在秦家待五年,那就能挣百两银子哇!
有这么些银子,还怕他哥娶不着媳妇或夫郎吗?他之前定的二十岁让他哥娶亲的目标,绝对能完成!
郭家庄那边已没了上等田、中等田,可五里沟这里有,五里沟没有大地主,官府手里还留有一些上等田、中等田,到时候将郭家庄的那两亩田地卖了,在五里沟这里重新置地。
哪怕只买上五亩,但只要他们父子三人月月有工钱,那绝对有人愿意嫁给他哥!
什么叫有奔头?
他们眼下的日子就是有奔头!
感谢郭员外。
感谢秦东家。
郭员外离得远,他只能日日在心中感谢,秦家离得近,他可以将谢意化为行动,干起活来,只要累不死,那就往死里累!
咳,说实话,他算明白这个账之后,他心里可太虚了。
叶哥一年不仅要给他们父子三人发二十两的工钱,还得管着他们父子三人的吃喝,虽说秦家生意好,可二十两银子也忒多了。
这搁谁身上不心疼?
因此,为防止叶哥和秦东家心中后悔,他铆足力气干活,唯恐会被赶走。
叶妙不知道周康宁心中的小算盘,随着周康宁干的活儿越来越多,他阿爹就不怎么下地了,他阿爹也是闲不住的性子,几乎将家中一切家务全包了。
像是磨面粉,捡柴,喂鸡、打扫院子等,他都不用沾手。
他平日也就做个蛋卷,做个饭,而且做饭时不是有周康宁帮忙就是有他阿爹帮忙,另外洗一下他和他劲哥的衣服。
他终于可以不用顾忌家中活计,轻轻松松的陪着他劲哥一起去大集上摆摊。
但虽已入秋,日头却依旧毒辣,甭管是他劲哥还是他阿爹,都很少让他去。
无所事事之下,他干脆拾起针线做衣裳。
他们家的新衣柜,有一半位置都是空的,他要将衣柜填满。
忙忙碌碌中,秋收到了。
春玉米先熟,先收玉米。
有周家父子三人在,今年不需要秦兵三兄弟过来帮忙,秦兵三兄弟比他们更忙,他们要收红薯。
去年淀粉做得少,以至于家中生意彻底断了将近两个月,现在红薯终于熟了,秦兵三家憋着一口气,将小小年纪的思哥儿都带到了田地里,让他帮着捡红薯。
李梅也将她娘家兄弟喊了来,好帮着自家收红薯。
收回来的红薯太多,老院放不下,其中一部分就放到了安哥儿的院子里。
从去年的情况看,只靠着一个石磨,有些耽误活计,毕竟三家一起做淀粉,有时候王秀芹和秦老头也会帮忙。
今年秋收开始时,他们三家还凑钱买了头黄牛。
今后有黄牛拉石磨,那效率要比去年高不少。
等过了年,秦方就十五岁了,秦兵打算今年就让他帮着做淀粉。
做淀粉的人太多,因此三家就又凑钱买了个大石磨。
两个大石磨同时开工,秦兵三兄弟干劲满满,热火朝天,经常忙碌到深夜。
秦劲家收完了春玉米和那一亩红薯,家中就没有急活儿了,秦劲就让周家父子三人去帮着秦兵三兄弟收红薯。
三兄弟种的红薯太多了,而且,第一批红薯运送到老院后,他们就一分为二,一部分下地收红薯,一部分留在家中做淀粉。
趁着天气好,气温高,淀粉干得快,他们要多多的做淀粉,不然入了冬,连日阴天,他们再想晾晒淀粉,那就得动用火炕。
太奢侈了!
周家父子三人去给老院帮忙,秦劲家就有些冷清了。
下午睡醒之后,秦劲要么和叶妙一起扒玉米,要么和叶妙一起做淀粉。
今年他们也要多存些淀粉。
夏日的大拉皮可太美味了。
而且,安哥儿今年没了田地,寻了个阳光充足的午后,他们夫夫套上牛车去谷家给安哥儿送玉米、红薯。
不能只让安哥儿往他们家拎东西,他们是安哥儿的娘家人,得给安哥儿撑一下面子。
到了谷家,安哥儿一脸憔悴,面色也有些蜡黄,这可将两人吓了一跳。
叶妙让秦劲将牛车上的东西搬进院子,他自个儿拉着安哥儿快速进了屋子,小声询问他这是怎么了。
“你和谷捕头吵架了?”
“……没有。”安哥儿简直羞于启齿。
这不秋收么。
其实,秋收前衙役们就会与小吏一道前往各个村子核对粮食产量。
上一篇: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下一篇:青苗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