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隐婚 最佳隐婚 第29章

作者:开心是福嘛 标签: 甜文 娱乐圈 天作之合 都市情缘 近代现代

  这是不打算公开的意思。

  枫哥不便多说什么,拍拍他肩:“你心里有数就行。”

  ……

  关于“裴嫂“怀孕的舆论,裴昱行个人工作室发表了声明,表示完全是无稽之谈,对于谣言已经取证,不仅如此,网爆”裴嫂“的相关内容也已截图,将交由警方处理。

  没有赘述过多内容,十分简单粗暴。

  言蹊是洗完澡后刷到这条微博的,评论区热热闹闹,信疑参半。

  总之,没有怀疑到一个男人头上的。

  忽然觉得很安心。

  他给丈夫发表情包,一个开心跳舞的小人。

  Pei:还没睡?

  言蹊:之前枫哥来了,谈工作。

  言蹊:我恐怕不能和爷爷奶奶过完中秋了。

  说完其实有点忐忑,毕竟不想惹得老人不喜。

  Pei:没有关系。

  Pei:结婚证在我们手里。

  言蹊get了他的意思。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总不能重新再倒回米缸里,就算是裴华厚老先生,也无法怎么样。

  ……他相信男人年轻时真的很叛逆了。

第20章

  去见裴家长辈其实很忐忑, 因为裴昱行结婚的缘故,今年中秋节亲戚们回来许多,就连随父母在鹰国定居的两位堂兄都携子女订了机票特意飞一趟。

  裴华厚老先生与夫人育有五儿一女, 除了小女儿,其他几位叔伯都已成家,大伯父连孙子都满十八岁了,听说这次或许也会回国。

  两位老人的兄弟姊妹也不少,但尚在人世的年纪都大了不怎么见面, 逢年过节都是晚辈提着礼物上门拜访, 舅舅姑姑外甥表侄一大堆, 虽然这次中秋不完全会来, 可裴昱行带伴侣第一次回家,礼数总要来尽到。

  言蹊怕出错,让男人列了一个表。

  怎么说呢,完全两眼一黑的程度。

  言家人口比较简单,言蹊有两位姑姑和一位小叔叔。

  两位姑姑也已成家, 年年寒暑假带着表哥表妹过来玩几天。

  小叔叔读书不太行, 大学毕业就和朋友去行了商,现在事业有成, 只是常年在外出差不太回来。

  言蹊还记得小时候和小叔叔关系很好,小学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他照顾, 练舞累了,回家的路上悄悄背他,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才放下来。

  舞蹈学校离家并不远, 爷爷奶奶不许他疲懒, 短短一截路还要坐车, 惹得一身娇惯。

  爷爷奶奶问起, 小叔叔就不着边际地吹牛:“蹊宝自己走回来的,我要抱他都不肯,没见过这么懂事的,不愧是我哥的孩子,有这耐力将来定成大事……”

  白婉怡女士神色淡淡,看着小儿子唾沫横飞,眉心微蹙。

  时常怀疑在医院抱错了孩子。

  也或许是生小儿子时吃了太多苦,所以难免纵容,结果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话。

  白婉怡女士痛定思痛,决计不可以让孙子重蹈覆辙。

  母亲那边,有两位舅舅。

  平时联系不算多也不算少,逢年过节是有的,平日里偶尔发个消息关怀一下,联系不会断了。

  裴家这种情况,言蹊心里多少有些打鼓。

  裴昱行帮他把行李放进后备箱:“不用你事事亲为,打了招呼认了人就好。”

  言蹊“嗯”声应着,上车低头系安全带。

  嘴角被冰凉的唇吻了一下,他侧头。

  裴昱行含笑看着他:“不要紧张,我不会离你很远。”

  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裴华厚老先生与老夫人早些年从津城市中心的房子搬到了郊外迤逦山的老宅雍和园。

  说郊外也不准确,四十年前津城因为发展规划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搬迁,当时轰轰烈烈全国皆知,然而那时言父都还很小,对于言蹊而言更是往事云烟。

  现在的市中心算是新城,迤逦山是历史书上的见证人。

  车子从山脚大门进去,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连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行驶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下了车。

  差不多已经到了半山腰,抬眼望去,红日从山峦间慢慢坠落。

  言蹊问裴昱行:“到家了?”

  拒绝了安保提行李箱的动作,亲自挪着,牵着小丈夫的手:“进大门就是裴家。”

  言蹊:“……”

  裴老夫人身边的陈姨出来接的两人,直接带他们去屋子里见裴华厚老先生与老夫人。

  大院里种着两颗桂花树,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花开正好,香气馥郁。

  后来言蹊才知道,其中有一棵是裴昱行出生那年,裴华厚老先生亲手栽的。

  雍和园占地面积广阔,弯弯绕绕几多,宅子保养得当,倒没什么陈旧的味道,更多是沧海桑田的厚重感。

  穿过大院,过一个游廊,两人进了屋。

  只有裴华厚夫妇二人坐在里面。

  老太爷明年就满八十了,满头华发,法令纹很深,身子看着也硬朗,气质与旁人不同,十分强势果断。

  言蹊只知道裴华厚老先生以前当过官,具体是什么倒不清楚,听说退下来后,培养的接班人很像他。

  有凌厉手段,新官上任烧了几把火,名字上过几次时政新闻。

  裴老夫人就要严肃得多,穿着中式旗袍,披着淡雅素净的针织毛衣,身子纤细,背脊笔直。

  裴昱行握紧言蹊的手:“爷爷,奶奶。”

  言蹊跟着喊人:“爷爷好,奶奶好。”

  裴老夫人点点头,开口:“敬茶吧。”

  一个妇人端着托盘进来,站在老夫人旁边。

  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乌黑长发挽成一个髻,用珍珠簪子别着。

  妇人看着两人微微一笑,很和善的模样。

  陈姨拿了两个绒垫,放在老夫人脚前的厚地毯上。

  敬完茶,收获了两个超级大的红包。

  兜里塞不下,只能拿在手里。

  老夫人亲眼看见最疼爱的孙子,自然而然将自己那份搁在言蹊手中。

  她装作没看见,指着年轻妇人,对言蹊道:“这是你二堂嫂,你二堂兄和堂侄女在别间休息,晚上再见。”

  言蹊又喊人。

  二堂嫂将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嗓音温润:“新婚快乐。”

  言蹊说了谢谢,身段站得板正,语气不急不燥,非常有礼貌。

  裴老夫人嘴上不说,心里暗自点头。

  是个有教养的孩子。

  而后对二孙媳说:“在这陪了一下午也该累了,去休息吧,吃饭再过来。”

  这种场合,本该由媳妇孙媳接待,年轻人话题也多。

  然而裴昱行的情况不同,他带回来的是位男媳。

  裴老夫人亲自陪着,也正好有些问题要问。

  裴华厚老先生好不容易才等孙子回来一趟,用拐杖敲敲他的腿,让他跟着自己去书房。

  临走前,裴昱行轻拍言蹊的腰间,示意他不用害怕。

  陈姨沏了茶端到休憩间,言蹊扶着老夫人过去。

  屋子不大,中式的装修风格,摆设物品简单低调,看上去不是贵重的东西。

  实木椅上铺着薄绒坐垫,坐下后,裴老夫人拿出一个雕刻精细的木盒递给言蹊。

  是送晚辈的礼物。

  言蹊双手接过,先看了老太太一眼,对方没说什么,像是默许了,言蹊才当着她的面打开。

  是两只男士手表,仪盘精细,刻表用红钻点缀,表带满钻镶嵌,表背刻着两人名字缩写的花体字母。

  看得出十分珍贵,只是牌子不曾听说。

  裴老夫人道:“本想送一对正阳绿翡翠手串,想着你这个年纪也不用上,这对腕表是托了老爷子昔日同袍的关系请人定制,你要是不喜欢,回头让阿行重新给你做一对。”

  言蹊并不傻。

  牌子不是厉害的,可厉害的不一定有资格戴得起。

  他合上盖子,诚恳道:“喜欢的,谢谢奶奶。”

  “嗯。”

  接下来是老少间的闲聊,裴老夫人问什么,言蹊答什么。

  无外乎是家里什么人,做什么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什么规划。

  老夫人早已将孙夫的家庭调查清楚,爷爷言培礼算得上同事,奶奶是艺术家无可诟病。

  但只能算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