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风起长安 第210章
作者:于欢
小黄门慌慌张张走到林辅国跟前, 贴耳小声说道:“太子殿下砍伤了禁军,正往大内赶来。”
林辅国听后大惊, 皇帝疑心极重,若是知道太子出手伤了禁军, 必然又要生疑。
“怎么了?”李怏问道。
“陛下,”林辅国走到李怏身侧,小声道:“太子殿下出了东宫。”
就在林辅国的话音刚落, 太子李淑便怒气冲冲的来到了紫宸殿。
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子被宦官所劫持时, 眼里的怒火更加盛了,“阿爷这是要做什么?”
“放肆!”抱病中的李怏怒斥道。
“太子妃是儿的结发妻, 阿爷这样做,是对儿不满,还是说想要废了儿?”李淑怒瞪着父亲。
“你知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对于太子的无礼, 李怏强忍不快。
“儿子当然知道。”李淑强硬的回道, “我不管阿爷想要做什么, 但是崔氏是我的妻子,谁也不能动。”
李怏被长子气得差点破口大骂, “为了一个女人, 你连储君之位都不要了吗?”
“若是因为储君之位,连结发妻子都要舍弃, 那儿宁愿不要。”说罢, 李淑上前将几个宦官斥退, 并摘去了崔瑾舟封口的白布, 又为其松绑。
“拿下他!”李怏大呵道。
“谁敢!”李淑朝上前来的宦官怒目吼道,旋即看向父亲,“如果阿爷执意要动太子妃,那么先就从儿子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李淑的这番举动让他身后的崔氏一惊,平日里二人相顾无言,李淑也从不过问她的事,没有想到生死关头,李淑竟会以命相救。
太子的作为,差点让李怏气昏,他大骂李淑,“愚蠢!”
“陛下。”林辅国看着剑拔弩张的父子二人,于是走到李怏身侧,“一个女人而已,怎比得上国本之重,切莫因一时冲动而伤了父子和气。”
立下太子后,李怏便没有想过要更换,虽是偏爱王氏所生次子,可他明白,赵王李溪懦弱不堪,并非帝王之才,况且朔方还有实力强劲的镇北王,若是连有收复社稷之功的李淑都无法震慑,那么李溪便更不可能。
太子李淑作为皇长子,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有极高的声望,这是次子永远也比不上的,这一点,李怏深知。
“滚!”李怏指着殿门,怒吼道。
李淑见父亲妥协,也一改之前的强硬,重重跪在地上,叩首谢恩道:“臣李淑,叩谢陛下。”
而后便带着崔氏离开了紫宸殿,没有了要挟,李忱自然不会答应李怏送家书前往朔方。
“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国家焉能长久,陛下的长子,远胜陛下。”李忱看着李怏说道。
“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亲近信任你。”李怏冷冷道,“我在他的身上,甚至看到了,他的信任,可以将这天下拱手让给你,这是帝王不该有的仁慈。”
“如果你是真心想要辅佐他,那么就不应该让你的妻子继续拥兵在河朔。”李怏又道。
“如果陛下真的信任我们,就不应该在利用完之后再提此要求。”李忱说道,“陛下这样做,便说明陛下并不信任。”
“李忱的命,并不值钱,但李忱不愿妻子一同受累,国朝对待功臣,不该如此。”李忱又道。
“你走吧。”李怏挥了挥手。
-------------------------------------
——雍王府——
李忱回到雍王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叫来了十一娘。
“郎君。”
“去把我的字画通通烧了,还有印,把印藏起来。”李忱着急的吩咐道。
“全都烧了吗?”十一娘惊讶道。
“嗯。”李忱点头,“今日我未能妥协,陛下一定会想办法伪造我的书信送往朔方,王妃不通文墨,但却看得懂印章。”
“奴明白了。”十一娘听懂了后,便转身回了内院。
就在李忱吩咐之时,一名侍女躲在暗处,并稍稍跟随十一娘到了书斋,半个时辰后,这些消息都被传回了大明宫。
阴谋未得逞的李怏,心烦意燥,于是召来元渽商讨对策。
元渽一向圆滑,得知皇帝在为朔方之事而忧,于是献言道:“陛下,臣听闻雍王妃虽精通兵法,却不懂文墨,是个纯粹的武人。”
“是。”李怏点头,“镇北王一心在武。”
“若真是如此,那么陛下可以找人模仿雍王的字迹。”元渽回道。
李怏似被一下点通,“朕差些忘了,家书也可以伪造。”
“陛下。”林辅国踏入殿内,弓腰将细作传回的消息告诉了李怏。
李怏于是知晓了雍王藏章之事,“不愧是十三郎啊,连这种事情都可以料到。”
“元卿,”李怏又问元渽,“雍王的字,曾受多家名师指点,造诣极高,想要模仿…”
“雍王的字是蓬州长史严真清所教,常山之战后,严真清的祭侄文稿名扬天下,”元渽说道,“臣不才,学得一二。”
李怏听后大喜,“卿若能写成假书,朕便派人寻来真章,想那苏氏虽不懂文墨,但刻章却不能作假。”
“愿为陛下效劳。”元渽叉手道。
李怏遂向林辅国招手,“寻章之事,就交给你去办。”
“喏。”
“去将正旦时雍王上的贺表找来。”皇帝又朝几个宦官吩咐道。
“喏。”
“拿纸笔来。”
元渽比对着李忱的字迹以及口吻,开始有模有样的仿写起了家书。
---------------------------------
——雍王府——
是夜,侍女来到后厨,趁十一娘忙时,主动提出帮忙送汤药到内院。
除了十一娘,外院的侍女极少进入内院,只有在值守打扫之时才能进入,因而对内院的路并不是很熟悉。
借送药的机会,侍女摸清了书房的位置,而今夜李忱在正房,并没有呆在书房。
咚咚!
“进来。”正在擦拭笛子的李忱并没有注意门外进来的不是十一娘,“放哪儿吧,等凉了之后再喝。”
“喏。”
听见声音不对,李忱这才抬头,“十一娘呢?”
“十一娘子还在厨房做糕点,她说郎君的晚膳都没有吃几口,怕郎君晚上饿。”侍女回道。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李忱挥手道。
“喏。”
侍女退出去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悄悄潜入书房,趁着月光,在书房内翻寻。
然而翻遍了整个书桌,侍女也没有找到李忱的印章。
就在她听见人声,惊慌失措时,却意外打翻了一个上锁的木盒。
那盒身被摔碎,一块玉石滚落了出来,侍女慌忙拾起,发现竟是雍王的私印,于是便藏进袖口,将书房还原,匆匆离开。
刚到长廊就撞见了十一娘,“娘子。”
“你怎么还在这儿?”十一娘疑惑的看着侍女。
惊慌之下,侍女急中生智道:“郎君留我问了一些话。”
十一娘半信半疑,最后还是放侍女离开了内院。
雍王府的正房内,侍女走后,李忱还像往常一样,等过了一会儿才伸手去端药碗,但等她喝的时候才发现汤药已经凉透了。
李忱放下药碗,并没有喝下。
“郎君。”十一娘端着一盘新出炉的糕点入内,“奴去给您换一碗。”
“不用了。”
“明天,找个机会将她送出雍王府吧。”李忱拿起一个糕点送入嘴中说道。
“喏”
翌日,管家的十一娘以王府内宅失窃为由拷问下人。
因一直没有人认罪,于是一怒之下便将几名女使同时解雇,其中就有昨夜那名盗窃印章的侍女。
-----------------------------------
——大明宫·紫宸殿——
雍王的私章通过巡逻的金吾卫送到了察事厅,林辅国又将其呈给李怏。
“陛下,雍王的私印到手了。”林辅国将印章奉上,“只不过为了此章,察事厅安插在雍王府里的眼线…今日一早雍王府就因书房失窃在训斥下人,由于未能查到任何,便将外院的侍女都驱逐了。”
“雍王府定是为私章丢失而着急,”李怏大喜过望的接过印章,“眼线没了就没了吧,有了这章,假书也能成真。”
加盖完私印后,李怏又仔细端详了一遍,并拿来与贺表对比。
“兄长你看。”
林辅国接过仔细端详,“元中丞的字与雍王的字可谓神似,就连老奴都无法看出来,更何况是镇北王。”
“好。”李怏很是满意,“等事成之后,朕要好好嘉奖元卿。”
“恭喜陛下,喜得贤臣。”林辅国谄媚道。
“将此信以雍王府家书的名义,通过驿站送往朔方。”李怏吩咐道。
“喏。”
作者有话说:
第228章 风定长安(二)
——朔方——
雍王府的家书很快便抵达了朔方, 如今朔方以北的边陲地带已经脱离朝廷,曾经出生入死的部将皆以苏荷马首是瞻,苏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镇北王, 割据一方。
上一篇:钓走男主的白月光影后
下一篇:被迫继承老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