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风起长安 第143章
作者:于欢
“他之所以能够奏请圣人诛杀陆顺, 而拒绝了部下的提议, 只是因为圣人足够信任右相您,倘若他以大军相要挟, 圣人难道还会违背他吗?”
此时的张国忠,心急如焚,“局面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哥舒撼如今在潼关御敌, 无法召回, 况且一旦召回,他必知我杀他之心。”
“哥舒撼眼下不能动, 但是右相可以增长安兵马。”心腹献策道, “右相可以向圣人请命,以京师安危为由募兵训练, 再屯兵于灞上, 防备哥舒撼。”
张国忠便于次日上奏皇帝, 以京师无兵守御, 募兵三千于禁苑训练。
后又募兵万人,令心腹统领,借抵御叛军之名,屯兵于灞上,以防备哥舒撼。
而张国忠此举,也引起了哥舒撼的惧怕与不满。
此时地方战乱不止,常山与雍丘的唐军,面对数倍之多的敌兵,依旧坚守,而长安的朝堂上却上演着将相不和的明争暗斗。
二十万大军就驻守在潼关不出,宰相募兵,不为拒敌,而只为防备自己人。
雍王李忱在得知张国忠募兵屯于灞上之后,遂修书一封,命人送往了山南。
----------------------------------
——雍丘——
叛军主将林潮,原为雍丘县令,只会读书习文,并无领兵作战的才能,仗着麾下兵多,便轻视张荀,以为只要持续攻城,将守军的储备耗尽便能取胜。
面对四万敌军,张荀一刻也不敢松懈,与麾下将士同吃同住,甲不离身。
燕军日日来攻,于是张荀每趁燕军松懈之际,亲自领兵出城突袭,受伤之后,仅用布裹伤,而后继续作战。
至夜深人静休息之时,又派轻骑偷袭敌营,如此下来,雍丘守军坚持孤城整整一月。
唐军越战越勇,而燕军的士气却越来越低下,明明有着绝对优势,却始终无法取胜拿下雍丘的林潮,越发暴躁与恼怒。
休整过后,不甘失败的林潮再一次进攻雍丘,并且是亲自领兵,想要效仿张荀身先士卒。
“拿下张荀首级者,赏千金。”林潮大声喊道。
然而燕军士卒早已因为连日作战而疲惫不堪,面对杀红了眼的唐军突袭更是惧怕得往后撤退。
燕军连连败退,死伤的人也越来越多,林潮有些惊慌,害怕无法向陆善交代,只得连忙下令撤兵。
见燕军撤兵,张荀当机立断,亲率骑兵追击,不仅俘虏了两千余人,还一箭将林潮射下了马,差点活捉,唐军士气大振。
林潮从马背上跌落,头盔陷进了泥里,披头散发,狼狈不堪。
副将想要携他撤退,他却忽然不肯离去了。
“张荀,欺人太甚!”林潮回头,双目通红,他重新爬上马,勒令停止撤退,想要进行反攻。
然而燕军却不听从林潮的指挥,在俘虏了几千人后,张荀也停止了追击,并将俘虏带回城内。
林潮骑马追到城下,唐军向他射箭也不后退,“张明府。”
张荀走到城墙边,低头看着似乎没有进攻之意的林潮,笑道:“林县令难道是想通了,要做一个忠良之臣吗。”
然而林潮却是来劝降的,“我与你同僚一场,交情也不算浅,深知你的大才,实不忍见你命丧于此,如今燕军已经攻取了洛阳,不日将破潼关,直抵长安,大唐气数已尽,而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
听是劝降,张荀笑眯眯的反讽道:“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而今之举,忠义何在?”
林潮听后,面露惭愧,然而他却依旧不死心的说道:“我有四万人马,攻破雍丘是早晚之事,你曾经是唐太子的属官,却因忍受不了朝廷的黑暗而来到这谯郡,朝廷的腐朽,你比我更加清楚,如此君王,如此宗室,你还要愚昧效忠吗?”
“我张荀,忠的是国家与社稷。”张荀说道,“即使天子年迈昏聩,但宗室之中,依旧有明主,我始终坚信,大唐会有拨云见日的那天。”
“明主?为何我见不到呢。”林潮冷笑,“曾几何时,我也是满怀抱负,一腔热血的踏入了官场,寒窗苦读数十载,最终等来的是什么呢。”
“中原闹饥荒之时,你雍丘县的苦,难道不是宗室子弟所解?”张荀质问道,“那一车车救命的粮食,你怎能忘记?”
雍丘与真源为邻县,张荀初到任上时,与林潮相识,二人皆因不满朝廷黑暗而至地方,颇为投缘。
“张明府不会觉得唐廷会让一个废人登上那张宝座吧。”林潮说道,“即便有天纵之才,然以残废之躯,又岂能挽救社稷于垂危。”
张荀听得林潮如此羞辱,气得张弓搭箭,将林潮的马射杀,林潮也因此载倒在地,“你这种忘恩负义的东西,也妄谈社稷。”
“这天底下有太多的人,四肢健全,却失去了做人的良心,没有了忠义。”张荀又道。
“你给我等着。”副将扶起林潮,林潮指着城楼说道,“我誓要夺回雍丘。”
-------------------------------
天圣十五年,三月下。
朔方节度使苏仪进军代州,李光必苦守常山。
——常山——
李光必坚守常山四十余日,两军相持不下,燕军便将常山粮道切断。
得知苏仪已至代州,李光必遂派遣士卒前往代州求援。
天圣十五年四月,苏仪率军十万出井陉,于是月九日抵达常山,至常山与李光必会合,蕃汉步骑共十万余。
十万大军至常山,燕军见唐军势众于是退守九门,苏仪入城。
连续作战四十余日,此时的常山守军,早已疲惫不堪。
“末将拜见将军。”李光必见昔日长官亲自来救,遂领部下出城迎接。
苏仪下马,将其扶起,“你我现在同为节度使讨贼,不必行如此大礼。”
苏仪瞥见城池残破,于是说道:“以少对多,还能坚守孤城多日,苦了你了。”
“幸而有太原的三千弩.手。”说罢李光必看向苏仪身后跟随的部将,比起身材魁梧的几个男性将领,苏荷在其中,并不显眼,“也多亏王妃的先见之明,我才得以守住常山。”
“攻取常山与坚守都是李将军的功劳。”苏荷说道,“叛军所率皆为精锐,常山郡能守至今日,也全靠将军的智勇。”
李光必将众人迎入城,苏荷入城后,见士卒面瘦肌黄,已挨饿多日了,于是扭头吩咐士卒,将行军带来的粮食抬入城中,生火做饭。
苏仪则与李光必以及诸将进了议事的营帐,商议进军之事。
“李将军。”几刻钟后,苏荷亲自端了一碗膳食入帐。
为让左右与麾下士卒吃饱,守城时,李光必便将自己的口粮分与众人,苏仪抵达常山时,他更是忍着饥饿跑出城数十里迎接。
直到苏荷端来一碗饭食,城内燃起了做饭的炊烟,众人才反应过来。
“还是女儿家的心细啊。”苏仪摸着长须道。
“近日战争频繁,粮饷的消耗太大,所以军中现在只供这些。”苏荷说道。
李光必连忙接过粥碗与胡饼,虽不是什么佳肴,然对饿了多日的人来说,一张胡饼一碗稀粥,胜过山珍海味,“多谢王妃体恤。”
苏荷旋即又端起一碗,递给了李光必身后一位年轻的将领,看模样,不过双十年华,却已居中郎将之位。
“阿进。”苏荷亲切的称呼道。
中郎将浑进,是朔方节度留后、宁朔郡王浑释之子,虽才至及冠之龄,却早已满身功勋,此次苏仪领军出征,浑释留守朔方,便让其子随军。
浑进双手接捧,“苏荷姐姐。”
“听说你跟随李将军守常山,又立功了。”苏荷说道。
浑进的脸色看起来并没有战胜的喜悦,只听得他十分喃喃的小声道:“就算我立再多的功勋,也没有办法挽救陆将军的死。”
浑进父子与苏仪李光必一样,原先都是朔方节度使陆顺的部下。
苏荷听见他似在抱怨,于是安抚道:“陆将军的死,我们都很难过,阿进,你想想,如果没有这场叛乱,陆将军与我们现在便都会在朔方好好的,陆将军的死,归根结底,是叛乱所致。”
眼下苏荷只能如此劝解,若是大唐军中内部再生嫌隙,那么这场叛乱,将真的无休止。
“你不是想要成为陆将军与你父亲那样的人吗,为将者,手中的刀剑代表的不是杀伐,而是守护,你明白吗,喝了这碗粥,饱餐一顿,明日你才有力气杀敌,去守护这大唐的百姓。”
浑进瞬间开怀了许多,他拍了拍胸脯道:“有了姐姐这碗粥与苏将军的支援,下次上战场,我要请命为先锋,献上敌将的首级。”
浑进家族归顺大唐后,世守朔方,苏仪继陆顺担任朔方节度使,浑进便也成为了他的麾下。
苏荷笑了笑,“那我可等着哦。”
“一定。”
“诸位将军忍饥挨饿镇守常山,如今大军已抵达,短时间内敌军不敢再犯,所以先吃饱肚子再议也不迟。”苏荷又朝众人道。
“七娘说的对。”苏仪点头道,于是命人将粥与胡饼端入,“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御敌。”
除了让守城将士饱餐之外,城内受困的百姓也受到了朔方军的接济。
苏荷出帐,又命士卒在常山附近的官道设置粥棚,救济因战争而受难的灾民。
先有燕军屠戮城池,残害与奴役百姓,而唐军的救济之举,无疑是驱逐黑暗的光明,很快,此事便在河北道各郡传开。
燕军失民心而朔方军得民心。
---------------------------------
三日后,朔方军休整完毕,苏仪与李光必率军十万进攻九门县。
两军大战于南门,朔方军攻势迅猛,施寺明眼见不敌,于是命麾下大将李利杰领兵抵挡,拖延争取撤离的时间。
苏荷领一队人马身先士卒,见敌军主力欲逃,于是对身旁的浑进说道:“阻拦我们的是李利杰部,敌军主力恐怕要逃。”
而后指着正在厮杀的叛将李利杰问道:“阿进,你可有把握在此一箭射杀。”
中郎将浑进看了一眼距离,一边杀敌,一边点头,“百步之内,不偏毫厘。”
苏荷遂带兵将浑进护住不让叛军靠近,浑进当即抄起一把强弓,调整呼吸。
一声箭响,只见弦上已无利箭,而敌军叛军李利杰中箭身亡。
李利杰一死,阻拦的燕军瞬间溃散,燕军大败,几个将领各率部逃离九门,施寺明领残兵逃往赵郡,蔡熙则带麾下逃奔至钜鹿。
唐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眼看赵郡无法固守,施寺明便逃往博陵,然而此时的博陵郡闻唐军已入河北,便杀了叛军守将,归顺唐军。
施寺明见城墙上挂着唐廷旗帜,一怒之下率兵攻入博陵,将郡中官民屠尽。
由于燕军的屠戮,百姓们苦于的叛军残暴,于是纷纷团结起来拒敌,组成的兵团,多则数万,少则也有一万。
十七日,苏仪与李光必攻克赵郡,得知唐军一路上都在救济百姓,各地民兵纷纷响应,前来投靠。
作者有话说:
哥舒翰诬杀安思顺(朝廷杀安思顺,这一点其实不太好,因为中原战场的主力是朔方军,而安思顺在朔方节度使上担任了好几年,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他的部将,后来郭子仪还替安思顺平反了,但是不杀又怕哥舒翰不乐意,毕竟二十万大军。)
第157章 长恨歌(一百一十一)
天圣十五四月, 东都洛阳传来颍川太薛愿与庞坚的死讯。
正月时,南阳节度使鲁炯奏请朝廷以薛愿为颍川太守兼本郡防御使,又以庞坚为副使。
上一篇:钓走男主的白月光影后
下一篇:被迫继承老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