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响 玉响 第36章
作者:尼蒙非布恩
吟游诗人神秘地眨眨眼,回答:“因为上面承载着远方的故事呀。”
科里尔闻言笑了下,“……既然如此,我便可以放心的走了,有这些故事想必他也不会觉得无聊。”
说着,科里尔最后深深看了眼好友的墓碑。当回忆起玉响递给他风筝线的那一刻,那张脸和小时候稚嫩的模样相重叠。
“……小时候奔跑嬉闹,我曾被微小又可恶的石子绊倒。当时摔得很痛,我保持着摔倒的姿势趴在地上,迟迟没有起身。不是因为我站不起来,而是害怕我会再次摔跤,害怕下一次摔得更狠。
我被小石子绊倒,却害怕前方可能存在更加庞大而可怖的东西。那一刻,我曾一度希望就这样一直趴倒在地上,不要起身面对恐惧。
但玉响朝我伸出了手,表情坚定、瞳中有光,似乎任何困难都无法将他打倒。我看着那双眼睛,因此生出了勇气,握住他的手,重新起身前行。”
“对我来说,他是拉起我的人,是深井里降下的绳子,是我的竹马、兄弟,我……最好的朋友。”
说完,科里尔握紧了腰间的佩剑,转身走向属于他的冒险。
每走一步,盔甲碰撞发出清脆、庄严的声响。在即将离开墓园时,科里尔扭头对温迪说:“虽然他本身就是一束光,但或许你曾照亮了那束光……谢谢你。”
……
那一天,是寻常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科里尔奉骑兵队长的指令,去寻找消失了大半天的玉响。由于玉响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由先前的城外侦察队又调回了城内,但科里尔找遍了整座蒙德城都没见着玉响的影子。
最后是在风起地找到了他。偷闲的骑士盘腿坐在大橡树下,身体放松,整个人都陷入了树干的怀抱。
科里尔远远唤了玉响一声,没有应答,他便抬腿走近,最后在距玉响一米处停了下来€€€€这位骑士手掌上放着摊开的书本,眼睛却已经合上了。
一只黄白色的鸟儿窝在熟睡的骑士头顶,藏身于他淡黄色的头发里,因为颜色相似,如果不细看都发现不了它。他肩头还站着另一只蓝色羽毛的小鸟,歪着头轻啄他安详熟睡的脸€€€€这个平日睡眠浅的人,如今被鸟儿这样惊扰却都没有醒来。
意识到这一点后,科里尔僵在原地无法动弹,喉咙再不能发出声音,只能无言看着最后停留在好友脸庞上宁静的表情……阳光自叶间倾落,落到玉响的指尖,科里尔的目光被他手中的书本吸引。
从玉响的指缝间能窥见书的封皮€€€€熟悉的蓝色封面,是玉响常读的清泉之心。书已经被翻到最后一页,科里尔记得尾页有一面本是空白,如今那面空白被人用水彩画上了图画。
画中,已经苍老的少年微笑着与回到清泉的精灵对视,画的中间夹着一朵塞西莉亚花的标本。
第 24 章 后记
前排提示,后记是我的一些絮絮叨叨,内含剧透。若你还没看完正文,请视线上移点击退出。期待你看完全文后,能与你再会于此。
,
,
,
,
,
好了,首先感谢看到这里的人,感谢你不嫌弃我拙劣的文笔看到了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正式地写文,这篇不成熟的处女作,我自知写得不如人意,也曾多次发愁大家会不会看得不满意。
即便如此,我也从未想过就这样半途而废。一则哪怕只剩一个人愿意继续读下去,我也要对读者负责;二则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故事,即便笔力不足,我也想把它完整地表达出来。当然,后续我还会回来基于原本的剧情进行完善,争取描绘出理想中的吟游诗人与骑士的故事。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创作时的体会。
“在日本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如《万叶集》,玉响一词被用来形容短暂而美好的时刻,就像勾玉相碰的声音一样稍纵即逝。”我偶然看到这个词的介绍,这便是名字以及故事灵感的由来。
其实玉响的绝症从开头到结尾曾有多次暗示,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虽然结局以玉响的死亡告终,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悲剧。
汤米€€巴特勒曾说:“我们太迷恋结尾了。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伟大的生命和美好的爱可以见证和体验,但是只要结局不尽如人意,我们立刻觉得这是悲剧。或者正好相反,只要结局有一刻的救赎,一生的不公和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
一篇故事并非只有结尾,自然不应该单由结尾决定整篇故事的性质。
其实起初动笔时,我想表达的是短暂的美好,因为分别是普通人和神明之间的必然结局,所以我心里也曾默认自己在写一篇过程温馨的悲剧。但是写得越多,思路越完整,我就越是觉得并非如此。后来我恍然明白,短暂的只是生命,而美好是不会消失的。
诗人和骑士之间有过迷茫和不解,但他们的感情一直美好纯粹而不留遗憾。身体终有一天会归入尘土,而神明亦无法挽留生命的流逝,即便如此,那些真实存在的美好会一直保留在风里。
这从来不是悲剧。
再次感谢你看完我€€里八嗦的一堆废话,我的处女作便就此正式结束了。我个人偏爱原创主角和主攻视角,所以之后的同人文大多也是如此,当然,若有灵感也会写写原创。总之期待我们能在下篇文里再会。
上一篇:谁说前锋不能带猫猫啊
下一篇:某科学的天与暴君